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法因果关系在刑法理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实践中由于各种相关事实因素之间相互纠结缠绕,任何理论学说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亦都有难以自团其说之处.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的条件说虽会导致刑法因果关系认定范围被不当扩大,但在我国的犯罪成立体系下,可以通过实行行为、危害结果、主观罪过有无的判断来合理限缩刑事责任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认定符合犯罪构成的危 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的重要前提。在刑法因果关系的理论中,相当因果关系 理论较有影响,也具有相当合理性的特点。借鉴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并将其引入到我国的刑法理论中,将对司法 实践中因果关系的认定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应当摆脱必然与偶然之争,借鉴国外因果关系的判断理论丰富我国的研究并为司法实践服务。以条件关系为基础判断事实因果关系,以相当因果关系说为基础评价法律因果关系,以客观归属论为借鉴为相当性提供明确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因果关系的判断在刑法理论上是一直颇具争议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对因果关系的判断也存在疑难。在危害行为引起危害结果的过程中,介入了被害人自己行为时,应当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站在客观的立场来判断刑法的因果关系。同时,需要对实行行为本身的危险性、实行行为和介入行为对结果的作用力、介入行为的异常性进行分析,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因果关系本身的相当性。  相似文献   

5.
刑法因果关系通常被认为是客观的、中立的,其实未必如此。在人类有限认知能力的禁锢下,无法排除刑法因果关系的价值评价。大陆法系主流的条件说、以条件说为视域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客观归责理论都难以脱离刑法因果关系的价值判断,均渗透了评价元素。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中立性深受初萌的自然科学实证主义影响,而该思想已经发生了改变。刑法因果关系中不可避免蕴含价值评价反倒是客观的,正如难以规避介入因素的犯罪、不作为犯罪、共同犯罪、环境犯罪等因果关系的价值说明。承认刑法因果关系价值评价的不可避免性,将使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在理论上达成统一。  相似文献   

6.
关于刑法因果关系出现了不同的理论学说,各种学说的实质是一样的,但判断标准却是模糊的,并表现出了较强的主观性,但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又是合理的。因此,我们有妊要对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共同性进行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7.
对特异体质介入的轻伤害事案的分析,可以归结于特异体质介入下的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和行为人是否应对加重结果即被害人死亡存在过失这样两个方面。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较判例一贯采取的条件说之立场,折中的相当因果关系说更具妥当性。此外,从责任主义的角度出发,肯定行为人对加重结果即被害人死亡存在过失,也应当是合理的。最后,从我国刑法第264条对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罪刑配置来看,既有的司法实践做法不利于被告人人权的保障,故而亟待改变。  相似文献   

8.
客观归责论借鉴之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中较值得为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借鉴的有“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理论”与“客观归责论”。条件说有扩大因果关系范围之虞,不过多数情况可以综合主观方面对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限制。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的“相当性”过于抽象,且有异化为法官认识的可能。客观归责理论从刑法规范出发,以危险增加为判断标准,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风险社会理论激发了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忧虑,促使新安全观的形成,安全问题成了风险社会理论与刑法体系之间的纽带。环境刑法不再完全恪守传统的罪责刑法理论,更加重视环境危险行为,理论调试应成为必然趋势。法益理论首当其冲,环境法益的独立化和前置性保护促使传统的法益侵害说不断融合发展。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的谨慎适用填补了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的空白地带。严格责任理论的例外适用弥补了传统过错原则的不足,适应风险社会中对环境问题的宏观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0.
明晰因果关系范围、介入因素的内容是开展介入因果关系判断的前提。因果关系与介入因果关系之间是普通与特殊的关系,判断因果关系时所采用的方法亦是判断介入因果关系的方法。理论界对介入因果关系的判断模式有统一整体看待说、综合因素判断说、"定罪、量刑二分说"和自我答责,这些判断模式并没有超出归因—归责、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双层判断模式的范围。双层判断模式应当成为判断介入因果关系的方法。条件说解决事实因果关系的判断问题,基于行为人罪责自负原则的考量,应当坚持以主观相当因果关系说作为判定法律因果关系的方法。最后,双层判断模式对解决介入因果关系问题具有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1.
医疗纠纷因果关系的认定,一直是困扰司法实务界的难题。长期以来,我国侵权法理论坚持苛刻的必然因果关系^①作为认定侵权因果关系的标准。这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患者来说,是极为不利和不公平的。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新证据规则颁布为契机,通过一案例对医疗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进行全新诠释,提出了“相当因果关系”理论,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理解与分析,应采取归因与归责的相分离模式,在归因阶段采取条件理论作为判断标准已达成共识,而在归责阶段则主要存在修正的条件理论、相当因果关系理论以及客观归责理论。本文认为在归因阶段应采取合法则的条件说,在归责阶段则通过对实行行为、违法性阻却事由等犯罪论理论的运用具体判断是否进行归责。同时认为,应在归因判断时强调事实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对刑法因果关系,学界存在争议,主要有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说两种观点。由于因果关系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是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的,因而把刑法因果关系分为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是值得商榷的。刑法因果关系的发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为了正确地认定某一具体的危害行为对其引起的危害结果应负的刑事责任,有必要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根据和条件予以区分。  相似文献   

14.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理解与分析,应采取归因与归责的相分离模式,在归因阶段采取条件理论作为判断标准已达成共识,而在归责阶段则主要存在修正的条件理论、相当因果关系理论以及客观归责理论.本文认为在归因阶段应采取合法则的条件说,在归责阶段则通过对实行行为、违法性阻却事由等犯罪论理论的运用具体判断是否进行归责.同时认为,应在归因判断时强调事实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论相当因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中 ,我国法学界先是承袭前苏联的“必然因果关系说”和“必然、偶然一体因果关系说” ;改革开放接受世界先进法律文化后 ,又采纳了大陆法系的“相当因果关系说”。相当因果关系说是自然法哲学和实证主义法学思想的产物 ,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相当因果关系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 ,其内容无论在事实原因、法律原因的判断标准上 ,还是在因果关系的中断和证明方面 ,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充实 ,形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论。深入研究相当因果关系说的相关问题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侵权法理论  相似文献   

16.
论传染病犯罪的因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法则为根据的传统因果关系理论,难以胜任传染病犯罪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因而必须借鉴域外的疫学因果关系理论来推定该类犯罪的因果关系。疫学的因果关系论,是以疫学统计为根据,以流行病学为基础的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对被害人为不特定的案件,应根据“疫学4要素”来认定因果关系;对被害人为特定的案件,应根据“密室犯罪原理”来认定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阿奎利亚法的体系性、惩罚性和刑法特征决定了片断D.9.2.11.3.中的因果关系不能依假设因果关系理论来论证.二者在因果关系认定、行为定性和责任承担上有差别.阿奎利亚法上区分“介入因素”性质,对责任认定和范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确认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的问题上,我国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面临一定的挑战。借用日本及欧美各国的相关理论和原则,在危害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上,应当引入推定原则。有限地运用与合理地延伸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是对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86条明确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与《侵权责任法》第24条相比,删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依照法律的规定",其目的在于解决因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导致公平责任规则滥用问题,但深入考察公平责任规则在司法审判中的适用现状后,发现仍存在问题,比如依据法律规定适用公平责任规则,仍需对公平责任规则构成要件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认定,目前司法实践对其如何认定存在差异。文章围绕公平责任规则中因果关系的问题进行分析与阐释,明确公平责任构成要件包括因果关系且采"相当因果关系说"理论,并以此为基础,解读公平责任规则在"特殊体质""见义勇为"和"紧急避险"案件的适用。  相似文献   

20.
因果关系是刑法领域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纯正不作为犯是刑法当中的非常有争议、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样,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也是众说纷纭。笔者通过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学说的分析,提出认定不纯正不作为犯因果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