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顺县摆所镇城伍村将基层党建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使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保障和促进了全村脱贫攻坚工作顺利进行。为了增强村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城伍村以"村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要内容的"1+3"党组织引领发展模式,在发展产业时,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流转土地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增加产业收益,带动大家共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团镇自主经营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总体经营规模较小、带头人引领作用不明显、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大团镇党委为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探索实践"支部+合作社+农户"党建新模式。通过"插管式"组建、"双向式"运作、"扇面式"服务,合作社党建不仅增强了合作社党组织的凝聚力,同时充分利用政策、资金帮扶等有利资源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合作社建章立制、健全管理、完善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解决农户实际困难,实现了农村党建、合作社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共赢。  相似文献   

3.
正仁怀市大坝镇簸箕坝村以"三聚焦三强化"深入推进"千人帮千社,千企带千社"工程,实现产业发展、利益联结、增收致富三位一体持续推进,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聚焦组织建设强化统筹引领。从夯实基层党组织,建强合作社机构,完善联系指导机制着手。坚持党建引领,采取"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组织方式,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发展产业作用。  相似文献   

4.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7):F0003-F0003
<正>近年来,上海浦东大团镇党委积极探索实践"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新模式,以帮助农民创业、增收、致富作为农村党建的主要目标,切实加强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引导和服务、实现了农村党建、合作社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共赢  相似文献   

5.
正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利通区现辖12个乡镇,106个行政村,22个社区。现有基层党组织473个,在册党员12903名。近年来,利通区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农村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主线,以建设星级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以实施基层党建"强龙工程"为抓手,通过先行试点,探索创新,大力推行乡镇"联合工委""支部+产业+合作社+农户"等基层党  相似文献   

6.
随着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细胞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基层管理与服务已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传统的由农村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方式已有许多不适应。本文以浦东新区大团镇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及时创新党建工作新理念,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以实践“支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党建新模式为载体,加强对农户的组织、引导和服务为范例,探索基层党建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一个公司刚刚打电话来,订购1.5万公斤椪柑。早在一个月前,成都一个公司就下了30万公斤脐橙的订单。"马蹄乡甜橙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先华底气十足地介绍今年的销售情况。李先华的底气,源自背后有产业党委的大力支持。2013年以来,为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引领和服务产业发展的作用,古蔺县创新建立了"党委+产业+领军人才"党建工作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凌源市保护地、畜牧业、林果业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依托农业主导产业优势,凌源市狠抓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把党支部建在生产要素最集中、生产力最活跃、生产关系最紧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凌源市积极探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的基层党组织新模式,推行"合作社里建支部,党员带着社员富"的新路子,实现了农村党建与富民的相融共进、互促双赢。  相似文献   

9.
<正>凤冈县永和镇党湾村距离集镇五公里、距离县城三十余公里,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曾经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党建扶贫、精准扶贫,实践和探索出了"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扶贫路径,党湾村党建扶贫取得显著成效,脱贫攻坚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福泉市探索出"双公司+双订单+双保险"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形成紧密联系的产业发展联合体,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发展。近年来,福泉市把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因地制宜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探索出"双公司+双订单  相似文献   

11.
祁连县找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的融合点,把党建工作融入产业培育和生产经营中,通过延伸组织触角、强化组织带动、发挥组织作用,有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畅通,使党建工作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延伸组织触角,党建引领发展。注重在产业集群链中建立党组织,通过织密组织、部门联动、人才下沉的方式,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组织覆盖强发展。积极探索“党支部+产业党小组+群众”“支部联姻+党群结对+群众”的党组织建设,培育发展“党支部+专业合作社”189个,“党支部+电商”产业党小组46个,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产业发展优势、地区振兴优势,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信阳市站在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把党的政治优势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协会)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着力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培养“双强”村干部为引领、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协会)为纽带、以特色农业人才示范基地为平台的农村党建工作新模式,解决了过去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实现了党的建设和农村发展双赢,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实际的党建工作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小伟 《当代贵州》2013,(26):60-60
黔南州紧紧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按照"激发自身活力、借引外部动力"的思路,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现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双促双赢。抓好组织引领。黔南州依托农业产业化"185"工程,发动支部按照"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牵头组建农村经合组织,开展党员群众"1+X"结对帮扶活动,大力发展畜牧、蔬菜、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产业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3,(22):40-40
今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按照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依托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市场和龙头企业,围绕主体生产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延伸党建触角,积极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该区各乡镇党委在对产业发展规模、产业地域分布和从业人员情况进行摸底的基础上.按照“支部+产业链+农户”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5,(4)
<正>五原县依托"农字号"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积极打造有机绿色品牌和"绿色党建"品牌,以产业品牌塑造党建品牌,以党建品牌激活产业品牌近年来,五原县委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发展"理念,以"县域大党建工程"为抓手,开创了"五化联动、互促共赢"的农村党建工作新模式。产业拉动推进党组织组建模式多元化针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按照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有利于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15,(6)
<正>近年来,肇东市委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核心,以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适应农村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新变化,探索、总结和推广了"支部+合作社"特色党建新模式,使党建工作成为合作经济组织的"金字招牌",推动了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健康开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全市依托村党支部,以农村党员和各类能人为主体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512个,建立党支部327个,党小组816个,共引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涉县县委提出"创新、求实、从严"的党建总思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以创新为驱动,力求基层党建工作有亮点创新实施"党建+项目"新模式。在承办邯郸市首届旅发大会工作中,涉县积极创新"党建+项目"新模式,把坚强的支部建在项目上、鲜红的党旗插在工地上,县委第一时间成立了旅发大会临时党委和38个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仅用100多天的时间办成了一届精彩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5,(10)
<正>近年来,中共依兰县委以强组织、配班子、强队伍、育人才为重点,不断凝聚发展力量,激活发展要素,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的领导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水平。一、强化党建工作,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创新党组织设置,建立完善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组织体系。一是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积极构建符合现代农业特点的设置形式,采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产业+服务"等方式,  相似文献   

19.
另一种收获     
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尤以古镇龙岗(现为社区)的龙岗芡实专业合作社发展最为迅猛。该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同步成立了党组织,靠抓党建闯出了芡实产业发展的新天地.成为抓党建促发展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16,(8)
正曲水县地处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南,共有基层党组织84个,党员3477名。近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健康净土产业、深化拓展"双联户"等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夯实了基层发展稳定基础工作目标,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研究制定"1+2+1"工作制,着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县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安排部署全县党建工作;县委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