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赵清阁与老舍的交往,是从抗战爆发后的武汉开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后,老舍为总负责人,赵清阁就与老舍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往。据说,周恩来曾安排赵清阁做老舍的秘书,两人还合写了《虎啸》、《桃李春风》、《万世师表》等剧本。也许,就是在这期间,两人萌发了恋情,以至于这段恋情牵挂了赵清阁一生。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桩旧案,透过该案,周恩来总理告诫:高干子争要严加管教。由于该案,周恩来总理察觉到枪支管理的混乱,于是,《枪支登记管理试行办法》(草案)出台了。旧事重提,于今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错误     
1973年,意大利外长梅迪奇率政府代表团访华,当时,"文革"仍在如火如荼之中。周恩来总理拟当晚扶病会见外宾。与梅迪奇同来的有该国《时代周刊》的记者洛蒂。洛蒂是知名的新闻摄影师,尤以拍摄重  相似文献   

4.
观鹳 《政府法制》2014,(5):16-17
1950年的一天深夜时分,一封来信惊动了周恩来。原来,是一位香港爱国人士写来的告急信,信中向周恩来总理报告说,中国最古老的纸本画作——唐韩滉稀世名作《五牛图》,将在香港被拍卖,  相似文献   

5.
张学良被秘密幽禁的50多年里,他和周恩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感情。尤其让人感动的是,与张学良分手25年之后,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仍在通过香港的种种关系设法为张学良隔海捎书。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8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30周年。不用召集,不用邀请,曾经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的秘书、警卫人员、医务人员相聚在周恩来纪念馆,缅怀这位人民的好总理,不禁思念万千,感慨万端。事关人民利益,不能马虎周总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对工作极端负责,一丝不苟。周总理审批文件特别细致:一字一句,圈圈点点,连文字、标点都反复推敲,红笔改过,蓝笔又改。许多文件都留下了他那刚劲、浑厚的墨迹,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心血。周总理有一个好习惯,凡是他起草或批阅的文件,在写完后,他至少再看一遍才送出去。在涉及人名、地名时,他更是认真细致,…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周恩来总理对党的政治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逐步形成了言传身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激励引导等独特的工作艺术.本文指出研究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艺术缅怀周恩来精神,也为我党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适应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提升人格魅力、放射理论光芒、彰显人文关怀和激发工作热情等方面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学良被秘密幽禁的50多年里,他和周恩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感情.尤其让人感动的是,与张学良分手25年之后,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仍在通过香港的种种关系设法为张学良隔海捎书.  相似文献   

9.
亦明 《政府法制》2013,(23):24-24
周恩来总理生前留下了许多照片,他的光辉形象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其中,意大利摄影家洛蒂为周总理拍摄的一张照片堪称传世之作,其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个谎言定格在永恒的瞬间 1973年1月6日,意大利外交部长朱塞佩·梅迪奇率团访华,作为《时代周刊》的摄影记者,焦尔焦·洛蒂也随团来访.这是洛蒂第一次来华,他特别想见到周总理,因为周恩来的伟大人格让他仰慕已久.  相似文献   

10.
华方 《中国监察》2008,(6):59-59
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中央纪委监察部电教中心、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和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共同策划、摄制了110集大型电视文献专题片《周恩来的故事》。该片每集以10分钟的长度讲述一个完整故事,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了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该片通过展示大量未曾公开的珍贵档案资料,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融历史性、故事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既有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又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是对全社会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是每年全国人代会的一项重要议程,体现了政府向人大负责的宪法精神。在全国人代会上,先后有六位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华国锋、赵紫阳、李鹏、朱镕基、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文献,政府工作报告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记载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如果把建国以来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串联起来,则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共和国成长记录。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时间跨度最长的总理周恩来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周恩来作形势报告,国内、国外讲了一个下午,讲的内容非常重要。记者采写时,稿子上有一句“周恩来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交给周恩来审阅时,别的地方都没改动,他就把那个“重要”二字圈掉了。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恩来总理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白面书生,如同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是绝对的文职官员。但令人感到稀奇的是,遵义会议以前,周恩来长期担任的是中央军事部长、军委书记,甚至创建并亲自领导"中央特科",专门惩奸除霸,这些可都是赫赫武夫才能干的事。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当选为国务院总理,他每天的睡眠多则三四个小时,少则一两个小时,然而精力总是那么旺盛。周总理的酒量更是大得离谱,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同志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其高风亮节,全世界景仰。其制定的十条家规是: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这十条家规是周恩来高尚人格的写照.也展示了共产党人处理家国关系的崇高境界。它不仅是周恩来的家规.也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5.
亦明 《政府法制》2010,(20):16-16
1966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新街口总政排演场审查出国节目时,对京剧《霸王别姬》中的项羽,从头至尾连用了六个"一"字开头的成语,这六个成语不仅把项羽的性格特征和失败的全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且妙语连珠,风趣幽默,画龙点晴,每句成语都运用得恰到好处,听罢令人既哑然失笑,又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6.
人物     
2006年1月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逝世三十周年的纪念日。各界人士以平静但深切的怀念之情缅怀这位新中国历史上魅力四射的伟大领袖。1976年1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的周恩来逝世。15日,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致悼词。当周恩来遗体送往八宝山火化时,上百万人伫立在十里长街默哀送灵。此后不久,新中国另外两位伟大的领袖朱德与毛泽东相继辞世。领袖的离去,标志着新中国的历史由“魅力时代”跨入了“制度时代”。生活在“制度时代”的中国人,不再把命运托付给领袖,而是把希望放在完…  相似文献   

17.
八年抗战中,据老舍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完成的《八方风雨》记载,他共写了“鼓词十来段。旧剧,四五出。话剧,八本。短篇小说,六七篇。长篇小说,三部。长诗,一部。此外还有许多杂文。”目前老舍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小说、话剧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研究,旧剧、鼓词、长诗等作品尚无人论及。其实这些作品都是老舍在战争中“以笔代替枪”,不顾“有失身分”进行创作的结晶,是老舍创作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老舍创作历程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8.
5 1963年11月下旬,首都北京已经进入了滴水成冰的冬季。 深夜,寒风呼啸,人们都已早早进入梦乡。中南海西花厅的总理办公室里,却还闪烁着灯光。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正在灯下审阅粮食部送来的一些表格,他的手边放着一把算盘,不时拨划一阵,算珠的撞击在深夜的静谧中形成一阵阵清脆的声响。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和二十九日,中印两国和中缅两国先后发表了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现在已三十周年了。赵紫阳总理在五月十五日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越加显示出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相互关系中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局势就可以稳定,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就可以实现,世界和平就可以维护。”为了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议三十周年,我想就下列几个问题谈谈体会。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总理首先提出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谁首先提出来的?有一本题为《中国外交政策中的法律:共产党中国与几个国际法的重要问题》的书中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首先是一九五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宣布的。”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赵建文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此,周总理“坚持不懈地用心血浇灌着这五项原则,使之在国际社会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