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军西行见闻录》是陈云同志(当时署名廉臣)于1935年写作的一篇记录自己长征经历的文章,是一篇比较珍贵的资料。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年后重读此文,仍觉受益匪浅。陈云在长征途中陈云是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和中央白区工作部部长参加长征的。长征开始时,他又被指定为驻红五军团的中央代表,以后又担任军委纵队的政委,参加过遵义会议等重要会议,是长征的领导者之一。1934年10月18日,陈云随红五军团从曲利出发踏上长征的征途。当时,红五军团奉命担负全军后卫的重任,但只有红十三师和红三十四师两师…  相似文献   

2.
正在关于长征的史料中,很少提及陈云。长征途中,陈云先后担任军委纵队政委、渡河(指金沙江)司令部政委等要职。但在1935年6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不久,即将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陈云却突然"消失"了。于是,部队里出现种种传说——有的说陈云已经牺牲了,更多的人说陈云"失踪"了。陈云在长征途中为何悄然"失踪"?他究竟到哪里去了?红军长征开始后,蒋介石一方面调集部队对红军主力围追堵截,另一方面疯狂破坏白区党组织,致使上海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当时,苏区临危受命绝密行动  相似文献   

3.
1935年6月中旬,陈云接受党中央的派遣离开长征队伍,前往上海恢复党的白区工作,并设法恢复同共产国际的联系,同年7月到达上海.此前,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鉴于上海地下党组织屡遭破坏,来信指示取消上海临时中央局,并将我党在上海的一些人员接到莫斯科.9月下旬,陈云一行秘密到达莫斯科.  相似文献   

4.
1933年1月,陈云同志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之后,主要负责工会工作和白区工作,担任过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和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部长。他在延安担任中央组织部长时,兼管过国民党统治区(大后方)党的工作。在这一卷的《陈云文选》中,陈云同志关于党的白区工作问题的论述,主要有《建立白区工作的几个重要问题》、《巩固党在大后方及敌占区的秘密组织》、《大后方党组织的彻底改组和扩大党外的活动》、《改进大后方秘密党的工作》。在这些论著中,陈云同志提出了白区党组织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工作方法和斗争策略,一贯坚持了党在白区的正确路线,彻底纠正了长期存在的孤立自己的关门主义和暴露自己的盲动主义,把唯物辩证法具体运用于当时党的地下工作,正确地指导了白区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陈云与上海财经会议的重大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9年7月底至8月中旬,由陈云主持,在上海召开了有五大解放区①财经部门领导人参加的财经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新中国经济稳定的奠基石,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陈云逝世已经5周年了,特写此文,记述陈云为这次会议作出的卓越贡献。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会议议定,在全国胜利的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全党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同时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参照有关长征的史料,重温60年前陈云同志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署名廉臣),受益非浅,记之如下: 1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30年代中叶谱写的一幕最威武雄壮的史剧。陈云同参加长征的十余万红军将士一样,亲身经历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是这幕英雄史剧的参与者和创造者。陈云还不只是长征的普通参加者,他是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和中央白区工作部部  相似文献   

7.
上海财经会议的深远意义和陈云的杰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7、8月间,在陈云主持下,于上海召开了有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五个地区的财政、金融、贸易部门领导干部参加的财政经济工作会议(简称上海财经会议),历时20天。这是陈云主持中财委工作后所进行的首项工作。这次会议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召开的?它的召开有何意义、起过什么历史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回首这段历史,重新加以审视。这次会议,是中财委全面贯彻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在支持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全国进军夺取最后胜利与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新中国即将建立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领导克…  相似文献   

8.
1994年.上海党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这个新局面主要表现在党史资料征研工作抓住了新时期这个重点,扣住了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这个主题,以邓小平同志的理论为指导,真正起到了为现实服务的重要作用。党史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党历史上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比如上海的党组织成立后尽管在白色恐怖下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和摧残,但没有停止过一天的斗争,并且是很有力地同敌人作斗争。又如,1936年,党中央召开了白区工作会议,批判了“左”倾错误,拨正了白区工作的路线,使上海的党组织得到了重建和恢…  相似文献   

9.
英勇的西征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最早向国内外报道红军长征英勇事迹的人,便是陈云。1935年6月,陈云奉中央之命,从四川经上海后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1935年10月15日,陈云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会议上作了关于红军长征的报告。这份报告,当时被人整理成《英勇的西征》,署名"施平",于1936年初,在共产国际主办的《共产国际》上发表。本文为《英勇的西征》节选。  相似文献   

10.
1935年5月,陈云在长征途中奉党中央之命到达上海。我也牵党组织之命从无锡赶到上海参加掩护陈云在沪安全的工作。陈云到达上海后,住进法租界天主堂街(今四川南路)新永安路新永安旅馆,当即打电话同时任上海浙江实业银行副总经理的章乃器联系,并通过章乃器找到意秋阳。章秋阳即章郁庵,章乃器的三胞弟,中共党员,同陈云一起在商务印书馆工作过,这时的公开职业是上海东方信托储蓄公司高级职员,兼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经纪人。章秋阳立即将陈云接到在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358弄尚贤坊21号的家中。当时,我潜伏在国民党的无锡新监担…  相似文献   

11.
李新市 《党史纵横》2010,(10):38-40
1935年1月在贵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陈云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陈云没有和红一方面军战友继续走完长征,而是在走了长征全程近一半的时候悄然“消失”,很多人不知道陈云究竟在那段时间去了哪里。只有少数的中央领导人知道陈云的去向,而陈云则深深感到自己肩负着党和中央的重托,为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自己未来的行程将更为艰难、危险……  相似文献   

12.
<正>红军长征在四川是气势磅礴的长征史诗上最光辉灿烂的篇章。千百年来,四川许多地方在广袤的土地上一直湮没无闻,红军长征却使他们奇迹般地名扬四海。赤水河、金沙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惊涛骇浪中奋勇拼搏的见证;大渡河、泸定桥,是红军勇士彪炳史册的记录;爬雪山、过草地,是启迪今人激励后代去创造未来的象征……2015年,时值红军长征入川80周年之际,为了缅怀老一辈革命先烈、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四川各地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  相似文献   

13.
白区工作主要是指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所开展的工作。受国民党情报机构的打击,再加上自身的政策失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大城市的白区工作遭受重大损失,但与此同时,苏区附近的白区工作却取得了一定成绩。白区工作部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专门领导和指挥在苏区附近的白区开展工作的部门。陈云有着丰富的白区工作经验,他在1933年来到中央苏区后不久即担任新成立的中央局白区工作部部长。在此期间,陈云对白区工作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指示和要求,全面发展了他的白区工作思想。陈云领导下的白区工作有利于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同时又锻炼了组织、积累了经验。当然,白区工作与军事斗争是互为影响的,加上左倾思想的干扰,中央白区工作部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14.
1941年9月11日,陈云在延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言说:过去十年白区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在刘少奇、刘晓同志到白区工作后才开始改变,现在检查起来,刘少奇同志是代表了十年来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陈云还郑重提出:有关于部位置摆得不适当,要正位,如刘少奇同志将来的地位要提高。任弼时在第二天的发言中也说:我党的毛主席、刘少奇同志能根据实际情形来工作,所以犯主观主义少些。会议后,毛泽东写了《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和《关于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的长篇文章,里面多处肯定…  相似文献   

15.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召开过许多重大的会议,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四川境内召开的。这些会议上有深入的分析,有激烈的争吵,也有经验教训的认真总结。正是这些会议,让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让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6.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摆脱国民党军的包围追击,红军主力部队离开中央苏区,先后从江西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了长征。红军踏上征程后,冲出敌人在桃江、韶关、粤汉铁路、湘江沿途重兵把守的四道防线,先后取得突破乌江、攻克遵义、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大渡河等胜利。1935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在泸定县城召开会议作出决定:派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去上海恢复党组织并设法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向共产国际汇报红军长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陈云曾随红五军团踏上长征路.1635年6月,他受党的委派离开长征队伍,由上海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在赴苏前的日子里,陈云在上海写下了追述红军长征的文稿--<随军西行见闻录>.  相似文献   

18.
姚群民 《党史文汇》2002,(12):30-30
在众多有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早期报道中,陈云同志撰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是最早以亲历亲闻角度向世界介绍红军长征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与红军领袖的文献。文章于1935年秋写成,次年在中共主办的巴黎《全民月刊》上发表,同年在莫斯科出版单行本。此后,传入国内,以多种版本出现,流传很广。1934年10月,陈云作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的中央代表,参加了长征。1935年1月,他出席遵义会议。5月,受党中央的委托,陈云离开长征队伍,前往共产国际。他先到上海,8月,从上海启程,20日到达莫斯科。当时,苏联、…  相似文献   

19.
红军长征在四川的重大战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水河畔的奇兵、嘉陵江上的搏击、泸定桥边的呐喊……红军长征,在四川的一次次战役中所谱写的凯歌,是不朽的长征史诗中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也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最光彩夺目的丰碑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认真研究了上海的形势,决定在上海召开金融贸易会议,研究解决上海和全国财政经济问题。同时委派陈云带领东北财委和铁道部负责人出席会议,"希望会议能找出一些支援战争与稳定沪、汉经济阵地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