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今年春节,在车上,我看见一个香港青年背着一个军书包,就是我们文革时背的那种,洗得发白,还绣着毛绒绒的“为人民服务”的字样,我都想不起这字当年是谁题的了。车上的人看见都有点惊讶。回来后,我和几个北京朋友说起这事,他们说今年北京又流行军大衣了,因为据说今年巴黎的冬季时装里,有一款是我们北京人常穿的军大衣呢! 我相信,我真的很理解这些人不仅仅是赶时髦的追求。我认识的几位朋友都很喜欢购买那些乡土味十足的物品,象草编、陶罐、剪纸之类。我曾经从凤凰镇带回来八只当地农民手制的煮药的陶罐,造型有点象奶壶,不过却粗糙得多,几  相似文献   

2.
当市长,得处理很多很多复杂的矛盾,譬如“批条子”。我是一九八三年到广州工作的,上任之初,办公桌上竟堆放了不少纸条。老同事、老朋友、老关系……都找我“批条子”,希望我解决喝牛奶难的问题。当时,广州市总共有奶牛七千多头,上市的牛奶每天仅有六万瓶。你说照顾谁喝好啊?!我忙着解释,小孩、老人、病号……都得优先照顾的,其他的就让一让吧。我怎么“批条子”?没有,从来没有批过一张。我想,要解决喝牛奶难的问题,靠“批条子”是不行的,非把牛奶产量提上去不可,关键是,市里的牛奶生产要统一起来。过去由于牛奶紧张,各个部门  相似文献   

3.
乔安娜 《法制博览》2010,(10):54-54
世界上有很多以热情、友好而著称的国家,中国就是其中之一。来中国之前,我便听说中国人很热情、很善良,相处起来十分容易。当我真的有机会来中国学习和生活后,我更是亲身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心与真诚。无论是去超市购物,去餐馆吃饭,还是去银行办理业务,我这个“老外”总能得到格外的照顾与帮助。从汽车司机、超市收银员到学校里的同学,几乎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很热情,甚至有些热情得让我受不了。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2)
正近来,有一篇网文《请严肃地告诉孩子:学习肯定是辛苦的!全世界都一样!》在中小学生家长群流传。该文称:"……谁不是一路考试拼搏上来的,谁小时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业,有时做得不好还要被老师批评两下?……有些家长以为国外教育就是快乐的,其实在国外,优秀的学生一样要很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无论哪种情况,他们首先是有一个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付出,这个过程是谈不上快乐的。快乐是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我去参加女儿班的家长会,老师们也异口同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的很多事情,你必须表现得态度坚决!就拿和中国朋友在餐馆吃饭来说,结账时你必须上演一场“争着付账”的游戏:“我付吧。”“不,我来付!”“不,还是我来吧。”“不,不,这次由我来付!”“一定得我来付!”“必须我来!!!”……双方就这样争执不休,直到有一方“被迫地”、“很不情愿地”放弃。这就像做戏似的,但为了表示礼貌,每次面对这种情况时,你还得“故伎重演”。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我整理手头的一摞名片,发现原来有些人的姓名诗情画意得不得了:“梦雨”、“散儿”、“江南藜果”……我向其中两位名片的主人讨教道:你们的父母大概不姓“梦”不  相似文献   

7.
李睦 《工会博览》2014,(27):32-35
近些年,随着《空镜子》、《东北一家人》、《谁来伺候妈》、《我和老妈一起嫁》等电视剧的热播,演员彭玉也被不少观众称为“国民母亲”.彭玉是个很有观众缘的演员,也许是因为她塑造的都是一些平民百姓.而和她合作过的导演、演员,对她的评价都是“认真、开朗”,今年已经80岁的彭玉说:“只要一演戏,我什么病都没有了,年轻得都忘了自己多大的年龄.”  相似文献   

8.
沾生活在广州的光,我每次到内地,总有朋友奚落我:全中国再没有比你们广东人更薄情的了!他们说,老熟人、老同事,久别重逢,寒暄以后,主人将客人邀至家中,或品茗叙旧,或家宴款待,以尽地主之谊,这本为人之常情。可在广东(主要指广州、深圳),却常情不常。许多内地人来这里,人地生疏,本欲从故人处得到一点照应,但得到的常常仅是。哦,来了!”这样一句轻描淡写的寒暄或一个点头之礼。要想受堂入室以至获家宴优待,实属万难。每念及此,言者常常是愤懑之情溢于言表。颇有意思的是,同属内地来广东之人,有的人(尽管是少数)对广东人情味的体验却与前者迥然相异。一个朋友曾洋洋自得地告诉我:“人们都说你们广  相似文献   

9.
王安忆 《法制博览》2010,(18):67-67
上海女性的硬,不是在攻,而是在守。男女交手的情景是有些惨烈,还有些伤心…… 上海的女性心里都是有股子硬劲的,否则你就对付不了这城市的人和事。不知道的人都说上海话柔软可人,其实那指的是吴语,上海话几乎专挑吴语中硬的来的。用上海话来说爱几乎不可能,“喜欢”比“爱”这个字还温存些,可见上海的“爱”是实在的“爱”。上海话用来说侠义倒是很好,都是斩钉截铁,一锤子定音的,有着一股江湖气。  相似文献   

10.
“没有微笑的面孔谁也不愿瞧! 没有微笑的生活谁能受得了? 你也微笑我也微笑架起友爱之桥……”广州的一家音乐厅里,歌迷们啜着饮料,正在听熟悉的歌星演唱。一位身段苗条、穿着入时、面带微笑的女郎款款而入,在一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也许是姑娘甜蜜的微笑引起了旁边几位青年男女的注意,也许是现代青年们之间特别容易沟通,他们很快就交谈上了,并开始自报家门。轮到这位姑娘了,她轻轻地说: “我在民航局工作。”“空姐!”一个小伙子竟大声嚷了起来。姑娘颔首微笑,示意对方小声  相似文献   

11.
陪外国人看戏,可能有人认为是一件好差事,其实并不。由于业务关系,在这件事情上我就吃过一些苦头。远的不说,单讲去年那两次,一次是陪中东某国的三位戏剧家,一次是陪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位大剧院的经理。他们都是中国剧协根据文化协定安排到广州访问,并通知我们出面接待的。真是“天作之合”,两次都碰上大暑天。如果看话剧,剧场的条件会好一些,可他们不爱看,提出要看新歌剧,而我们却“欠奉”,没办法,只好“独沽一味”,请他们看我们的土特产——粤剧了。  相似文献   

12.
“乱世出英雄”,所以有些“英雄”有很喜欢“乱世”的。像俄罗斯的这几位大亨便是如此。据说,他们几乎有能力买下整个国家。又据说,在中国也大有一批十分仰慕他们的“后备英雄”。  相似文献   

13.
据说,财产在5,000万港元以上的人,今天的香港有几千个。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是如何发的迹。是祖荫?是机会?是奋斗?总之,每个大富豪的背后,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无疑,今天的吴兆声,财富和头衔是惊人的。可谁能想象,他现在如日方中的事业,竟是从一部非洲电影开始的。非洲首饰同世界上大多数白手起家的殷商富贾一样,吴兆声有很不幸的童年。父母早亡,使他从小就开始在香港这个弱肉强食的人生战场上挣扎。15岁那年,他做成了一生中第一桩“生意”:利用课余时间为低年级同学补习功课换得了薄酬。当口袋里有了2,000港元后,吴兆声开始梦想着用它来做大生意,一下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国内,如果买了一件商品回家后发现并不合用,往往要遭爱人或子女埋怨,局面就会很尴尬。留着,也许今后还要不断听到有人叽咕;去退罢,又得准备一篇“陈情表”,还得有勇气面对营业员那张不太好看的脸。但是,在国外有些商店退还商品大都很方便,尤其是一些有名的大公司。营业员依然笑容可掬。甚至不询问什么原因,对商品也不仔细检查。而实际上,如果进行检查,就是对顾客表示怀疑。这是不尊重顾客的表现,尽管你可以解释说“我要对老板负责”,但  相似文献   

15.
奇遇“119”听说上海街头的出租汽车已达八千辆,从绝对数上说,在北京、广州之后,国内排上老三。可我面对街上五颜六色,装着“TAXI”顶灯的出租汽车,仍不敢贸然招手,据说有些司机不太道德,上了车就连蒙带骗,大敲竹杠……。不久前的一天,虹桥机场有个客人要接,时间紧迫,我拉开了一辆“山达里克”豪华轿车的门:“上机场!”司机开口了:“你知道去机场多少钱吗?”我摇摇头。“告诉你,二十五块。”二十五块?那么贵?这……?我迟疑了,心想那司机暗算我了,下车吧。呼地一声,汽车发动了,我忙叫:“不坐了,你让我下了车再  相似文献   

16.
“泡沫名人”是喜欢“乱世”的,因为“乱世出英雄”。美国小说《飘》里的主人公说“天下大乱时,是发财的好机会”,香港一位经济学家说“市场经济的精神就是以乱对乱”,这些话都是“泡沫名人”们所喜欢的。要是谁能论证出“市场经济就是泡沫经济、投机经济”的话,“泡沫名人”真恨不得立即为他申请诺贝尔经济学奖。“泡沫名人”是标榜自己很有钱其实却欠了银行很多钱的人。他喜欢说自己有多少亿资产,哪怕早已债主盈门资不抵债了,他仍然可以做到大言不惭,心跳而面不改色。“泡沫名人”是保证只要你把钱交给他就可以高枕无忧获得暴利的人。但实际上,他手里可能连一个像样的项目也没有。“泡沫名人”也钻研“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出名”,因为出了名就能  相似文献   

17.
“出头鸟”     
外地人到广州,都喜欢逛逛广州的鱼市,一排排清水池,一尾尾鲜活鱼,现(?)现卖,任你挑选。要头要尾,或截头去尾,整条拎走,或只取一段,卖鱼人都一样笑容可掬。甚至连老妈妈养猫用的“猫鱼”,也一小把一小把,随处都有得卖。这种景象,过去在内地是很少见到的,要么买冰鱼,要么买死鱼,还得凭一把一把的鱼票,大老早去排长队……更令内地人惊叹的,是今年副食、水产全面开放之后,北方不少城市鱼价大涨,市民纷纷叫苦,而唯独广州市风平浪静,安之若素,鱼价甚至还略为下跌。难道广州的水产部门有什么法术?为何他们能稳坐钓鱼船? 原来,震动早就发生过了。广  相似文献   

18.
父子关系 我与父亲的关系不很亲密,我从小就不知道父亲会帮助我排除学习上的困惑与烦恼,他也从不陪我们去看电影或戏剧,甚至从不和我们一起玩耍.我们平时很少能看到他,他当时处境困难,因为他要领导整个国家与美国及联合国对利比亚的制裁进行抗争.  相似文献   

19.
刘宾雁是记者、作家,这谁都知道。报纸上还说他的迪斯科跳得不错。可是另一方面就不一定人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男中音,歌唱得好极了! 那是今年3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再有五天,刘宾雁就要离开祖国赴美讲学。这一走,要一年多才能回来。这天,他邀请了曾经指导过的几个研究生和青年朋友,到他家一起包饺子。上午10时多,人陆续来了。拌馅的拌馅,擀皮的擀皮。刘宾雁这天的兴致特别高,也参加到包饺子的行列中。他的夫人朱洪抢着要擀饺子皮,说她的速度特别快,果不其然,谁擀得也没有她快。她向大伙介绍说,这一手是在干校练出来的。在干校时她有次一天擀了4000个饺子皮,擀完后,手都不会动了。刘宾雁边包饺子边对大伙说,我很喜欢这样的活动,只是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我在上海地铁里看到一位女士在剪指甲,虽然并没有太多指甲屑在车厢里乱飞,也没有溅在其他人身上并落在地板上,但那种情形实在令人作呕。我有些讶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公共场合,做剪指甲这样的“私房事”呢?另外,我对他们整天都把指甲刀带在身上,并决定在像上海地铁这么拥挤的地方,把它拿出来为指甲“美容”的做法,感到非常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