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主观快乐感及父母教养方式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SCL-90)量表、主观快乐感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自陈量表,对5所中学350名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八种教养方式、主观快乐感和心理健康相互间有较多的显著相关.特别是虐待、严格、干涉和放任型的教养方式与主观快乐感多个维度显著相关;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与快乐感多个维度显著相关;放任、虐待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均显著相关.结论:不良的教养方式与学生心理健康、主观快乐感有关,学生对快乐感的主观体验与心理健康相关,应优化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正确疏导学生不良的情绪、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190名未成年犯罪人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问题解决取向量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人格障碍倾向问卷作为工具,考察未成年犯罪者社会问题解决取向的状况及父母教养方式、人格障碍倾向对社会问题解决取向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在社会问题解决的五个维度上,未成年犯罪人得分与普通青少年群体的分数有显著差异,在建设性问题解决方面,未成年犯的分数显著低于普通少年,而在功能不良问题解决上,未成年犯的分数显著高于普通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对社会问题解决取向的预测作用显著,人格障碍倾向与功能不良的社会问题解决取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研究初中生学业倦怠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了吴艳等编制的《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兰州市某中学的300名初中生进行施测,对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业倦怠的各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文章认为,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倦怠关系密切,改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业倦怠。  相似文献   

4.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的关系研究 张璐斐、吴培冠/社会心理研究.2 001,(2). 提要:在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中,父母严厉的教养方式、不良的学校环境与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有相关关系,而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则不显著。本文在调查结果的基  相似文献   

5.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内地西藏班(校)3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以考察其主观幸福感的现状。结果表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及正性情感水平较高,负性情感水平较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不存在性别差异,预科生比初一、初二学生体验到较少的正性情感;城市生源学业成绩中等者总体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成绩类型的学生,农村生源学差生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成绩类型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了解网络成瘾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为预防和干预网络成瘾提供参考。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四所学校的68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并选取部分网络成瘾学生进行访谈。结果显示:高中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4.7%;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行为;单亲家庭的高中生比非单亲家庭的高中生具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高网络成瘾倾向组与低网络成瘾倾向组存在显著差异;父母亲惩罚严厉、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和母亲情感温暖可以作为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指标。因此,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适应是指身处异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或群体有意识、有倾向地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融入异文化的过程,分为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两个维度。前者以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和交往适应为标志;后者以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为指标,内地西藏班(校)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是喜少忧多,在诸多方面适应不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是文化中断。从外部加强社会支持、缩短文化距离,消除歧视与偏见;从内部确立合理的评价与应对方式,增加与文化相关的知识技能,是应对跨文化适应不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了解边缘女青少年不安全性行为现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通过抽取福州某青少年特训营116名女学员为被试,采用修订后的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YRBSS)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边缘女青少年在不安全性行为上具有普遍性和高发性,且具有性别、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型的差异,部分不安全性行为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不安全性行为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及保护、母亲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不安全性行为的预测力也有差异。结论认为应针对边缘女青少年的特点,对其进行恰当、系统、科学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9.
了解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为大学生顺利有效的做出职业决策提供帮助.方法采用自拟调查表,父母教养方式和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对316名学生进行测试.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在性别、是否参加过职业辅导、是否兼职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相关;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有预测作用.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处于中等水平,应从多方面引导,降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  相似文献   

10.
结合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羞怯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羞怯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大学生羞怯特点的研究包括性别、专业、年级、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等,羞怯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包括相关关系、不同羞怯水平父母教育方式、羞怯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回归等。这两方面的研究及结论有助于对大学生羞怯问题及相关心理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女性吸毒人员的心理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武汉市劳教局戒毒所29例女性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教养方式进行测查和深入访谈。结果发现:(1)女性吸毒人员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等方面的健康状况要比全国常模差穴P<0.01雪;(2)女性吸毒人员的早期家庭教养方式与对照组相比,其父母更多的表现出偏爱和拒绝否认被试;(3)深入访谈的结果表明,生活经历、不良家庭、学校和社会背景是女性吸毒人员早期挫折重要的影响因素。由此研究者提出了整合的吸毒防范与戒毒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104名犯罪嫌疑人作测量,结果发现: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为34.95%;心理健康状况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和离婚事件,是影响犯罪嫌疑人心理健康的主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随机选取某高校108名优秀毕业生,调查其主观幸福感和自尊水平.结果发现优秀毕业生的满意度水平(19.79)居中,积极情感(3.56)高于理论中值,消极情感(2.39)低于理论中值;与非优秀毕业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几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自尊水平的优秀毕业生在情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学校可以通过引导毕业生提高自尊水平,使其体验更多的积极情感,进而增强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昆明铁路局针对云南铁路职工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组成课题组,历时一年多的时间,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其间,他们随机抽取了云南省昆明、曲靖、开远、楚雄4个地区3178名铁路职工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方法,开展了关于职工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状况,包括人格特征,症状自评,状态-特质焦虑,总体幸福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特点,评价自尊状况,人际信任,父母教养方式等10个内容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云南铁路职工的思想相对传统,比较封闭和保守,职工们对…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了解女大学生的躯体自信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笔者采用躯体自信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5名女大学生进行了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躯体自信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自迈克尔·戈特弗里德森与特拉维斯·赫希的自我控制理论提出以来,已有大量研究对此加以证实。然而,很少有人在犯罪学领域探讨父母教养、自我控制与未成年人犯罪三者之间的关系。父母教养以对子女行为的监督、对偏差行为的认知及对偏差行为的惩处为主要方式,影响未成年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毋庸置疑,自我控制能力低下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内在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控制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我们需要从父母教养入手,落实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职责,改进父母的教养方式,同时通过抑制留守儿童的犯罪动机、增强其意志,来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选取《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山东大学2006级全体新生(6976人,男4378人,女2598人,年龄17—20岁)进行了测试结果分析,探讨两量表间的相关性。经研究发现心理健康量表的12维度与人格量表中的活跃、坚韧、处世态度、重情相关性较大;从典型相关所提取的七对典型变量来看,这七对的典型相关系数都是显著的,且前三对典型变量贡献率较大。《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与《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等主修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及自编的人口统计学量表,对流动人口子女较集中的某初级中学的257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验。测验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流动人口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及恐怖倾向、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上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流动人口子女,尤其是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方面。(2)女生在恐怖倾向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3)父母职业、文化程度、期望与是否流动人口子女无显著交互作用。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我们从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自尊心、自我概念、自信心量表考察了父母离异青少年自我心理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 ,父母离异学生自尊心的发展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学生的发展水平 ,父母离异的男生与女生自尊心的发展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 ;在自我概念的发展上 ,父母离异学生与正常学生在主体自我、镜像自我的发展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自信心的发展上 ,父母离异学生与正常学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和分析了当今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困惑与烦恼,以及学校心理辅导师资队伍现状,尝试性地从"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关注家庭教养模式的影响与更新、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合理奋斗目标的定位"三个方面,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