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点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的由来建国以来,农村地区作为党和政府卫生工作的重点,在20世纪60年代已基本形成了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即村卫生所为前哨,乡镇卫生院为枢纽,县级医疗机构为中心,以县为单元组成的完整的医疗预防体系。这一体  相似文献   

2.
姚安县少数民族居住分散,没有民族乡镇。目前,在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39个村公所(办事处),有27个农村医疗卫生所(室)。为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在民族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县民委每年拿出2万元作为进一步改善民族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补助经费,专项拨到各村医疗卫生所(室)。同时,配合卫生部门每年选送部分乡村医生到省、州进行培训,提高医疗水平。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所(室)危房多、设备差等困扰农村卫生建设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为民族地区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  相似文献   

3.
将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卫生院建设,最关键的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如何提高的问题,尤其是医生的水平。乡村卫生院建设要把人才队伍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管理好乡镇卫生院的医生队伍,使他们能在农村留得下来,扎根农村,服务农村,这是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事业的重要阵地。经过50年的努力,我国广大农村已经形成了健全的县(市)、乡(镇)、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并通过其成功地对居住在农村的近10亿农民提供了有效的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保证了广大农民的健康,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为世界所瞩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一步一步的确立,传统的乡镇卫生院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县(市)、乡(镇)、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中坚力量,50年来为广大农民防病治病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历史功绩不容置疑。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80%在农村,花不多的钱为广大农民提供较完善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解决农民防病治病一靠健全的医疗网络,二靠较为完善的医疗预防服务机制。具体地讲,我国已建立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县(市)、乡(镇)、村二级医疗预防保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大姚县强化八项措施,实现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应救尽救”的目标。一是宣传到位。在全县乡镇、村(居)委会政务、村务公开栏上,公开医疗救助对象、救助条件、救助标准、申请程序、发放金额和举报电话等内容;二是领导到位。成立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领导组,  相似文献   

6.
去年末,梅河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家玉带领调查组,对全市农村医疗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首先听取了市政府副市长李欣作的《关于全市农村医疗体系建设及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情况的汇报》,并深入到山城镇、小杨乡的两所乡镇卫生院和五个村卫生室进行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挥乡镇宣传文化站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把乡镇宣传文化站建设成为广大农村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阵地、舆论宣传阵地、科技教育阵地和文化娱乐阵地,这是新时期进一步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积极构建文化乡镇、和谐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临桂县在乡镇宣传文化站的建设中,通过采取上级扶持一点、县财政配套支持一点、乡镇自筹解决一点等“三个一点”的方法,加大了对乡镇宣传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县13 个乡镇的宣传文化站的办公环境和文化设施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首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对促进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建设及改善环境质量作用的同时,对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环境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北京市环境优美乡镇创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首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短讯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河北省临西县民政局对灾民加大救助力度,统一发放定期救助卡。一是深入各乡镇村贫困户家中查看家庭收入,人口及贫困状况,作为重点救助对象;二是对1947户发放了灾民救助卡,5184人得到救助,凭卡可到所在乡镇民政办领到60元左右的救助;三是积极筹集资金31万元,及时下拨到乡镇民政办公室。(通讯员李树周)★江西省萍乡市三县二区全面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个人可享受全年累计医疗救助支付金额3000元以下。同时,医疗救助与新型医疗合作相配合,即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资助农村五保户,农村特困户中的重点户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资金,使其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享受  相似文献   

10.
税改后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与乡镇事业站所的服务供给严重短缺,已成为农村基层治理的主要矛盾。湖北咸安的乡镇站所改革,突破了原有的改革思路,实现“以钱养事”农村公共服务的机制创新,使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以明显改善,并有助于推动我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基层治理的根本转型。  相似文献   

11.
正在医疗制度改革中,面向农村的医疗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全面推进医改,提升服务水平,除开乡镇卫生院以外,村医也具有很重要、很关键的作用。"尤其现在农村中大多是留守中老年人和妇女儿童,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大。"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向和平说,区人大常委会十分关注医疗制度改革,专门针对村医现状开展了专项调查研究,发现村医面临的医疗条件保障、身份经济待遇和医疗风险防范等几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各级政府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乡镇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服务站已基本达到全面覆盖,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进一步得到了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也在逐步提升,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后,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医务人员短缺且整体素质不高,城乡之间享受的医疗资源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尤其是偏远地区。由于信息闭塞,宣传滞后,偏远地区村民  相似文献   

13.
刘建华 《小康》2021,(1):32-34
乡镇卫生院在控制传染病、提高农民卫生服务质量、保障农民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中枢,自产生以来,就担负着数亿农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乡村公共卫生管理的重任.面对重大传染疫情如新冠疫情,乡镇卫生院在防疫一线工作中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政报》2011,(9):14-16
苏木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牧区工作的基础,担负带领农牧民增收致富、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维护农村牧区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责。切实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苏木乡镇工作生活条件,使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对于促进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认真履行职责,服务广大农牧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近日,河南省方城县委统战部。县疾控中心联合开展送医下乡活动,组建了以党外医疗专家为主的医疗下乡服务队。他们冒着酷暑,深入到本县杨集、四里店等乡镇农村送医送药,两天时间义诊300多人次,免费送药价值4000余元,深受当地农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戴劲松  张双武 《半月谈》2003,(11):28-30
求解“三农”难题,任务最置在乡镇;改善干群关系,压力最大在乡镇;政府机构改革,问题最多在乡镇。乡镇体制改革己成为新时期农村改革的热点之一。面对现实中诸多困境,人们在思索,乡镇改革如何才能“突出置围”。今年初,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对改革乡镇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探索。改革犹如一场强烈的“地震”,冲击着旧的体制和思维,在干群中间引起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乡镇负债所暴露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因此,化解乡镇不良债务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要把化解乡镇不良债务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促进农村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确保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一、化解乡镇不良债务的对策化解乡镇不良债务的焦点是资金来源问题。大英  相似文献   

18.
正医疗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为准确掌握农村医疗工作状况,灵宝市人大常委会近期组织调研组,深入11个乡镇卫生院及35个村卫生所,采取实地查看、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市农村医疗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农村医疗现状及成绩目前,灵宝市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747个,其中,公办医疗卫生机构29个、民营医院14个、个体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9个、卫生所(室)635个。各类医院总床位2470张、医务人员2284名,其中,卫生专业人员1945名。2015年,门诊678717人次、住院92396人次。近年,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我国首先在中西部地区探索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要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救助体系,并将另外落实经费,支持县医院和乡卫生院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农村的行政区划结构顺应形势的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革。区划调整后,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改善农村工作,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这是摆在我们市镇两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乡镇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新建镇党委、政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不仅原来乡镇的一些常规工作,要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