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南瓜老板又来蔡家了,大伙儿都赶紧来上车啦!"近日,宜宾县白花镇蔡家村村民们挑着箩筐迎接收购南瓜的老板到来。"以前,这里是全是泥巴路,收购商的车根本进不来,只能眼睁睁看着成熟的南瓜烂掉。现在好了,水泥路打到了家门口,村里也成立了专合社,南瓜不愁销。"光辉组贫困户刘帮财一边摘南瓜,一边乐滋滋地说,"今年,我种植南瓜赚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0,(3):38-39
<正>在依兰县道台桥镇永丰村村委会宣传栏内,题有一行醒目的黑体字——"在黑土地上,盛开着最美丽的花朵"。这句话,永丰村的男女老少都能一字不差地说出来,并且,每说起这句话,人们的脸上总会流露出由衷的信任与敬佩。这句话是永丰村党支部书记朱景树在村委会办公楼建成时特别为妇代会主任蒋晓萍题写的,它凝聚着永丰村党支部和全体村民对蒋晓萍最朴实、厚重的情感,它的背后,是一个最普通的基层妇女工作者对妇女事业最  相似文献   

3.
正纳雍县昆寨乡靠山吃山,规模化在山上种植药用银杏树、山腰种植桑树、山下种植玛瑙红樱桃树,实现全区域覆盖;林下种植中草药、葛根,长短结合,优势互补,助民增收拔"穷根"。在纳雍县昆寨乡建新河畔,一片片玛瑙红樱桃已挂果,即将成熟;半山腰的桑树在春风中新枝吐绿,茁壮成长;路两旁的药用银杏树已长出嫩芽,长势喜人。再过1至2年,这里的玛瑙红樱桃就可以规模上市,桑树叶可以养蚕,银杏果也开始出售。  相似文献   

4.
张立君  陈松  韩建平 《奋斗》2020,(3):34-35
临近春节,一箱箱、一吨吨、一车车,承载着村民们致富美好愿望的有机农产品,不断从肇东市里木店镇永丰村运出。目前,“小米、大米、黏豆包、大煎饼、黄金玉米、杂粮等有机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此外,村里每年还能做一些农产品出口。”被采访的村民们介绍。近十年来,该村依托寒地黑土生态资源,种植特色有机农产品,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精品化”市场营销,正进行着一场村庄内的“粮头工尾”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初夏的余庆,不时下起一场场阵雨,滋润着构皮滩镇红飞村、葛旁村的中药材基地,更滋润着药材种植户们的心。望着一大片长势良好的钩藤、丹参、太子参、白芨、温莪术等中药材,想着丰收的场景,红飞村钩藤种植大户、名誉村长熊文贤满是期待。"这片、那片,还有山后边的坡地都是我的。"走进钩藤种植基地,望着满坡的钩藤,熊文贤兴奋地说。  相似文献   

6.
正"又甜又糯的道真南瓜很受上海市民喜欢,南瓜去年销量近1万吨。"道真兴农公司工作人员郭勇介绍,"道真南瓜在高山露天种植,自然授粉,不喷洒任何农药。一藤两瓜,一年两季,从结瓜到采摘不低于50天。""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的土壤和优质的生态环境,是孕育优质蔬菜的基础。"遵义市农业农村局果蔬站副站长刘元士说,"我们的蔬菜是露天种植,温度低、生长周期长,产出的蔬  相似文献   

7.
<正>走进开鲁县麦新镇永丰村宋丽娟的农家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碧绿的菜畦、整齐的猪舍和整洁的农家小院,这一切虽然朴实无华,但处处透着温馨和谐。宋丽娟,一个高高的个头、瘦瘦的身材,浑身透着一股精明干练劲的普通农家妇女,用无私的爱、无限的真情默默地为这个"复合式"大家庭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相似文献   

8.
初次看到,在贵州古代建筑和传统民居上用石灰雕塑白菜、南瓜之类的造型,试想建筑物与白菜、南瓜,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这些建筑却形成了贵州别具一格的"菜文化"、"瓜文化",颇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寒冬,大多数土地已经进入休整期,但位于施秉县城东部的甘溪乡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挖掘机、锄头轮番上阵,在一大片松树地下进行作业。"前期我们在这片林子下规划了1500亩,现在已经种植了800亩。"说话间,甘溪乡党委副书记李阳蹲下身,轻轻扒开铺好的松叶,露出土里的种子——一代生魔芋种。自农村产业革命实施以来,甘溪  相似文献   

10.
正张旭旺今年35岁,担任永丰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多年磨一剑,不断探索和完善永丰村发展思路,准确找到了集体、村民和企业共同发展的最佳契合点,加快了集体增收、企业增效、农民致富的步伐。他带领干部群众把永丰村这一负债300余万元的空壳村,打造成了一个产业齐全、多元增收、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农村建设标兵村。开好头,定准调,力寻致富新佳径张旭旺担任村干部之前,做过多种小生意。2009年,他参加一个婚礼。正值雨季,永丰村道  相似文献   

11.
正蜜本南瓜味甘、粉,口感细腻,是中国南瓜栽培种中品质较好、适合烹调和深加工的品种之一。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在推进产业富民过程中,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民种植蜜本南瓜,发展优质、生态、高效的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2.
正2月2日,贵州大地银装素裹。站在关岭自治县普利乡月霞村的观景台上,整个月霞村一览无余,高低起伏的山坡上,一株株构树披上了雪白的"新装",白茫茫的一片,煞是好看。"我们在以前的荒地、荒山、荒坡上都种植了构树,现在全村已有1万多亩,要是你春天来这里,构树发出了新叶,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为村里大规模养牛做足了准备。"指着远处的山坡,月霞村村支书肖军开心地给记者介绍。种植构树跟养殖牛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7月的兴仁市百德镇硐坪村,漫山遍野一片"薏仁绿"。"以前,硐坪这种边远村平时都没有人来,种点庄稼也没有人收购,好不容易人背马驮运出去也卖不了好价钱,群众可吃够了苦头。"看着眼前满山的薏仁米,省人大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兴仁市委常委、副市长,硐坪村第一书记曾蔚说。在曾蔚眼里,重重大山把硐坪人牢牢困住:"靠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是没有出路的,想要找到适合硐坪的发展路子,必须玩点‘新花样’。"  相似文献   

14.
正地名的变化见证着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建设镇的变迁:解放前,这里人烟稀少,土地荒凉,故称"小荒";1956年,这里改名为"建设",勤劳朴实的建设人立志把一片荒凉的家乡建设得美丽富饶。几十载栉风沐雨,建设镇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大粮仓",全镇21万亩耕地宜农宜牧。然而,依靠种植大田作物仅能维持温饱,全镇2.6万人口,  相似文献   

15.
正眼下正值当归收获季节,走进威宁自治县麻乍镇嘎利村当归种植基地,忙碌的丰收景象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着采挖、交货,药材收购商则在一旁称重、装车、发钱。"往年这片地种的是玉米和土豆,除去农药化肥、人工费,一亩地  相似文献   

16.
正"内参电影",俗称"内参片",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上海电影译制厂(简称"上译厂")从1970年初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都在忙于译制"内参片"。"内参片"说白了就是不公映的内部参考片。上译厂在"文革"前译制过少量的参考片,是供中央少数首长和外事部门的人员观看的,以了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军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6,(10)
正嫩江县联兴乡是全省百强乡镇。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推动乡域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全省百强乡镇再焕新机。一、突出绿色种植产业,重点打造"老"字号品牌。一是围绕打造"老"字号品牌,抓种植基地建设。2016年,按照"扩玉米、稳小麦、优大豆"的原则,重点建设高蛋白大豆、高淀粉玉米、强筋小麦"三大种植基地"。种植大豆29万亩,小  相似文献   

18.
郭红敏 《党史纵横》2014,(4):46-47,50
正1958年8月7日上午,毛泽东视察了全国烟叶种植大县——襄城县。在考察中,他为襄城县当时大面积的烟叶种植规模所触动,感叹地说:"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从此以后,"烟叶王国"成为襄城县的代名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襄城县成为烟叶种植和烟叶收购的全国学习的"两面红旗","全国第一产烟大县"的荣誉一直保持多年。  相似文献   

19.
1994年,在宝清县七星泡镇永丰村当了22年妇联主任的邓淑芳经村民直接选举,以几乎满票当选村委会主任.乡亲们说,淑芳是市、县、镇连续多年的"三八"红旗手,她当带头人,没错!  相似文献   

20.
正下岗女工包下200亩荒山5年前,李芳下岗,没了工作的李芳闷闷不乐。"下岗后也做了点小买卖,但从来没想过要上山种树,要不是丈夫的鼓励和支持,我根本不敢想自己创业。"李芳说,丈夫王忠于上中专时学农学专业,对树木种植有一定了解,而且,王忠于父母所在的俚岛镇沟陈家村正好有一片荒山。最终,在丈夫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李芳筹资承包了村里的200亩荒山。"起初真是遭老罪了,开荒盖房子时,为了看管建材,我丈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