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沿河县思渠镇一口刀村是典型的省级一类贫困村,有11个村民组385户1460人,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322人。2017年以来,该村通过"四强四增"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脱贫困、三年奔小康"的发展目标。截至目前,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24.18%下降到13.4%。一、强帮扶,增脱贫带动力  相似文献   

2.
正截至2017年末,安顺市西秀区9个贫困乡镇全部实现减贫摘帽,121个贫困村出列,减少贫困人口12966户51010人,贫困发生率从9.12%下降至1.45%。2017年,西秀被列入全省14个拟贫困退出县之一。西部之秀,奋起若飞。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安顺市西秀区深入贯彻实施"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基本方略,全面  相似文献   

3.
<正>经过多年来举全旗之力奋力攻坚,2014年以来,苏尼特左旗累计建档立卡贫困户424户1278人,脱贫376户1145人,10个贫困嘎查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5.6%下降到0.67%,群众对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满意度和综合满意度均为100%。2018年7月27日,苏尼特左旗顺利通过退出贫困旗县的验收,成为全盟首批"摘帽"的区贫旗。全旗上下精神振奋,牧  相似文献   

4.
正普安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部署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7年,普安县取得实现16个贫困村出列、1966户8069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9.53%下降至7.19%,  相似文献   

5.
正铜仁市碧江区现有贫困村24个(一类17个、二类4个、三类3个,其中深度贫困村8个),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25户13652人。2017年计划脱贫10080人、15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内。2017年以来,碧江区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出台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意见和"1+10"等政策文件,实行基础设施"项目供给制"、住房扶贫"社会帮建制"、产业扶贫"大户帮带制"、劳务扶贫"定向牵线制"、教育扶贫"全面保障制"、健康扶贫"药品供给制"、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8,(12)
正近年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扶贫开发战略,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下足"绣花"功夫,用心用情用力,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累计脱贫5108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6.6%下降到0.56%;脱贫人口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3332元增加到7803元,增长234%; 31个重点贫困嘎查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基本达到"人脱  相似文献   

7.
正贵定县把脱贫攻坚政策送入群众家中、把脱贫的志气和信心送到农户心上,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期,贵定县抓住物质、思想、情感三种"扶贫形态",通过实施物质扶贫"六个山"、思想扶贫"三做到"、情感扶贫"三加强",实现扶贫结果"四个好",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2017年,全县贫困村由2014年的51个下降到35个,贫困人口由5.12万人减少到19666人,贫困发生率由20.67%下降到7.94%。"六个山":产业革命有抓手"虾苗放下去了,要把洒水器打开,让它们透透气。""罗支书放心,我们晓得了。"  相似文献   

8.
正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隆化县自觉提高政治站位,调高工作标尺,确定了锻造"五大力量"整体工作思路,着力将强化党的领导、强化组织功能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全面锻造基层组织力、优化组合力、政策执行力、一线战斗力、示范引领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扶贫脱贫。截至2020年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47519户、111645人,下降到530户、1419人,贫困发生率由30.67%降至0.39%,15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20,(6):54-55
原州区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区),地处六盘山东麓。辖1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759平方公里,总人口46.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17万人,占总人口的62.3%。全区有贫困村11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701户104667人,2014年以前,贫困发生率为33.2%。目前,实现所有贫困村脱贫出列,24833户9515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68%。  相似文献   

10.
正易县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处)、469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16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081户40523人。2011年被国家列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2年被河北省列入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2017年底,全县162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1%,达到了脱贫摘帽标准。2018年7月,顺利通过了国务院第三方评估验收,评估组给予"无错退、无漏评、高质量退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丹寨县减少贫困人口1.08万人,完成省州下达丹寨县减贫任务数0.56万人的192.9%,1个贫困乡镇摘帽、23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5.59%,曾经的贫困县正一步步嬗变为"脱贫样本"。近年来,丹寨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精准方略,贯穿从严要求,下好"绣花"功夫,不断推进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17年,丹寨县减少贫困人口1.08万人,完成省州下达丹寨县减贫任务数0.56万人的192.9%,1个贫困乡镇摘帽、23个贫困村出列,贫  相似文献   

12.
<正>化隆回族自治县属于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4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641户36326人。近年来,该县全面落实脱贫攻坚"12348"总体安排和"两攻势一保障"脱贫攻坚工作方案,脱贫攻坚有序推进,成效显著。截至目前,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初的15%降至3%,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基础保障、公共服务、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已经具备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大方县21个贫困乡镇全部"减贫摘帽",224个贫困村已出列189个,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8326户225130人,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21.94%下降至1.85%。属乌蒙山片区贫困县的大方,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036户245104人。2018年,围绕减贫摘帽目标,大方县采取有力措施,下足"绣花"功夫,举全县之力尽锐出战、发起总攻,脱贫攻坚战成效明显。截至2018年末,大方县21个贫困乡镇全部"减贫摘帽",224个贫困村已出列189个,累计减少贫困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2至2017年间,贵州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923万人减少到280万人,累计减贫670.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8%以下,减贫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创造了脱贫攻坚"省级样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未来3年,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答案是产业革命。产业扶贫是夺取脱贫攻坚最终胜利、长远胜利的砝码,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治农之策,是推动贫困村可  相似文献   

15.
正赤水市是一片孕育着红色基因的神奇土地,步入21世纪,赤水市的干部群众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团结奋斗,攻坚克难,谱写了一曲决胜贫困的壮丽凯歌,树立了贵州精准脱贫的典型样板。2014年赤水市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尚有2.8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4.6%。经过三年艰苦奋斗,2017年赤水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0.5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134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1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成为贵州第一个脱贫摘帽的片  相似文献   

16.
在决战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固原市原州区依靠党建引领,综合施策,多向发力,大力发展蔬菜、养殖业、光伏等特色产业,打出了一套脱贫富民的“组合拳”。2019年减贫4615户13241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3.2%下降到0.68%.  相似文献   

17.
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普定县累计脱贫29439户114155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7.09%下降到目前的1.66%,成绩喜人。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产业调优,农特产品走出本地市场;美了乡村,富了百姓……普定县以开展"春风行动""夏秋攻势""秋后喜算丰收账""冬季充电"等脱贫攻坚系列行动为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安顺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63.08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18.6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25.66%下降到2017年的7.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5008元增加到2017年的8956元。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成效显著。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关岭  相似文献   

19.
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荔波县以党建统筹,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和明确责任主体。截至目前,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27%,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3.8%。荔波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荔波以党建统筹,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和明确责任主体。截至目前,全县实现脱贫2576户9824人,贫困发生率从21.09%下降到17.27%,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3.8%,在全省县域第三方阵10个乙类县市增比进位综合考核中连续3年排位第一。  相似文献   

20.
<正>核心提示赤峰市喀喇沁旗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1706户27359人,截至2018年底,已脱贫10371户24333人,全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7%降为0.98%,88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通过党建融合凝聚脱贫攻坚合力、"菜单式"服务助推精准扶贫、资产收益扩大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