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所有理论发展的脉络一样,执政党认同的主要功能、层次结构、建构逻辑等基础理论是这项理论研究的起点。执政党认同主要具有持续巩固执政合法性、助力提高执政有效性、不断增强政治稳定性等功能。执政党认同分为利益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三个层次。利益认同是执政党认同的起点,制度认同是执政党认同的关键,价值认同是执政党认同的核心。执政党认同的建构逻辑包括认知、情感、评价和行为四个阶段。为提高执政党认同水平,需要从执政党认同的建构逻辑出发,通过加强宣传以增强执政党认同,调查认同倾向以了解执政党认同程度,依据民众评价调整决策以提高执政党认同水平,并最终根据实际行为判断执政党认同层次。  相似文献   

2.
现代国家的分殊性是确保至上性和自足性的前提,借助于机构和程序的权威才是确保现代国家逻辑建构的关键所在。现代国家的想象性建构是一些超越个体狭隘性而去追问理想的现代国家应该何为的思想家思辨的产物,应把应然状态的建构与实然状态的过程区分开来,不然,现代国家就会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国家认同所经历的危机、重塑、强化、巩固的历程,正是近代中国由强到弱又重新实现富强,中华民族由盛而衰又重新走向复兴的社会生活在思想观念中的反映。也正是在近代中国国家民族危机中迸发出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强国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传统社会国家认同的稳定性和简单性,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削弱和消解了个体的国家认同。国家认同的培育和强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需要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础性制度与机制的支撑。发达的社会福利系统、先进的社会文化系统、多维度的社会组织方式是建构持久的国家认同机制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5.
现代国家建构,意味着在对部落、区域、宗教、族群等传统社会共同体逐渐弱化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政治共同体。但在现代国家建构的进程中,各类维系传统社会的纽带会以推进、转化、消解乃至抗拒等种种方式,与建构中的新型共同体互动激荡,使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加速或迟滞。因此,推进公民国家建构,塑造国民共享的文化价值体系,增进国家认同,就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  相似文献   

6.
制度权威是指制度的规则、规范等客体性要素,嵌入到主体的心理结构中,从而实现人们对制度的服从。制度权威的逻辑包括合法性、认同和权力强制三个方面,其中合法性是起点,认同是关键,权力强制是保障,三者构成完整的逻辑链条。现代政治是权利政治,制度的功能是分配社会资源、调节权利义务关系和承载价值规范,这决定了合法性是制度权威建构的逻辑起点。认同是指人们对于制度的规则和规范性要素,形成心理认同感和价值归属感,它是制度权威建构的关键。逻辑由认同走向权力强制,是由制度演化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的,制度由内在制度向外在制度过渡的历史进程,也是认同逐步弱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引入权力强制。  相似文献   

7.
历史记忆既是共同体成员对历史进行回忆、反思和承继的动态过程,也是唤醒共同体成员的集体意识、价值追求与行动意志的积极力量。在国家认同建构的路径中,历史记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三个维度出发,在厘清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互动逻辑的基础之上,探究历史记忆的国家认同价值,为传承历史记忆以建构国家认同发掘具体理路,在历史记忆的长河中为国家认同的建构强基固本。  相似文献   

8.
如何处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是多民族国家无法回避的重大历史课题。在分析此问题之前,对诸如"民族"、"认同"这样使用普及、歧义丛生的词汇进行概念辨析,可以更加精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避免不必要的纷争。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发现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目前主要存在"冲突论"、"和谐共生论"等观点。其中,和谐共生理念更加符合多民族国家的长远目标,而构建现代公民身份就成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共生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世界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由此而带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可能对民族国家社会成员的国家认同感造成威胁。中国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由多元文化引起的国家认同问题不容忽视。爱国主义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联性表明,爱国主义能够成为国家认同建构的核心。爱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具有统摄的作用,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增强社会成员对国家的认同感。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发挥爱国主义精神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旋律,是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梳理了学界有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论述,并对相关观点作了简要的评述,然后采用微观研究的方式,将民族认同进一步细分为民族政治认同、民族经济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并主要集中于民族政治认同、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联性展开了深入的论证,得出了民族政治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与竞争关系,以及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不具有必然联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提高各政党成员的国家认同对实现政党关系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文化的力量增进民主党派的国家认同主要应在增进民主党派对爱国主义传统、国土意识、国家至上理念、国家象征符号及礼仪庆典等的认同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化与全球化的趋势下,理论方面关于中国国家治理的发展走向经历了转型崩溃论与结构适应论的争论。两种争论指向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国家治理能否成功塑造稳定的制度性认同,它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发展趋势。制度性认同主要包含宪法主导下生成混合型的国家认同,政治制度化过程塑造赞成性的国家认同,现代国家福利体系塑造归属性的国家认同三大基本内容。经历了革命年代和改革年代的变迁,中国的国家治理在不同领域内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即依赖经济发展绩效的发展型国家治理模式、有限度地吸纳社会的监管型国家治理方式、有限多元的混合型治理的国家认同模式。当前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已具备制度性认同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即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众化与共识性,公众参与的制度化与有序化,官僚体系的理性化与技术化。从发展条件看,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型发展仍需要构建现代性的维度与相应的支持性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文化认同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基本前提,国家、民族认同则是维系和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同根同源,在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台独分裂势力,台湾民众和大陆的文化认同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进而导致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模糊。因此,海峡两岸必须批驳文化台独,加强文化交流,增进文化认同,进而促进两岸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最终达到两岸和平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我们奠定了增强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整体向心力的坚实基础。但是,要达成这样一种政治上高度认同的向心力,我们仍面对着艰巨、复杂和繁重的任务。实践证明,增强各民族成员一种高度的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增强中华民族各成员强大向心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国家认同”是维护国家稳定和政治统一的重要心理基础,其不仅包括政治认同,还包括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因而其建构过程也是多种认同的复合。国民党到台初期,曾通过多种路径加强民族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台湾同胞的“国家认同”。但是这些路径同时也存在着深层的缺陷,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国民党在台前期的努力,导致了岛内“国家认同”的混乱,深刻地影响了台湾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东亚地区合作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路径及自身特点。从建构主义的视角看,集体认同对于东亚地区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东亚地区集体认同的建构将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只有在超越国家界限建立集体认同的基础上,才能推动东亚地区合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相当复杂的问题,它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的特点。坚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的原则,认清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因素,并在实践中落实对少数民族的全方位的政策,对于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无罪推定原则所持的一元论标准导致其存在证明逻辑矛盾、人权保障法理相悖以及违背实务等问题,无论是学者早先提出的推定,抑或是学者为了修正无罪推定而提出的假定,均未能跳出一元论的逻辑框架,其存在的理论缺陷也是其在司法实务中遭到办案人员抵制,从而未能有效起到保障人权作用的根本原因。应当摒弃一元确定性和一元可能性标准,还原客观现实,建构二元可能性标准,同时,确立罪行待定原则的法律地位,以此,保证人权保障理念在司法实践中有效地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9.
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让·步丹(Jean Bodin)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主权理论.布丹认为,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标志,就在于它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国家的主权具有绝对性、永久性、不可让渡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受侵犯性.从根本上说,布丹的主权理论是为巩固君主的绝对专制权力服务的.完整的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主权概念是在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Westphalian System)的产生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台湾同胞目前的国家认同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大陆在建构台湾同胞国家认同上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