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家勋 《当代贵州》2013,(16):34-35
数千年来,彝族人以歌通神祭祖,祈福消灾;以歌相识相交,谈情说爱;以歌述史训世,传授知识;以歌鞭挞丑恶,哭诉悲苦。彝族几千年的沧桑变迁、悲欢离合,都在民歌中储存着;族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都在民歌里昭示着。歌中诉尽千般事情爱歌。黔西北彝族恋爱自由,青年男女常在在歌声中表达情意。情爱歌又分为"曲谷"、"走谷"、"洒叉"三种。"曲谷",直译为玩声音,意为唱歌。按彝族的传统礼规,这种歌不  相似文献   

2.
激情弦子舞     
<正>"弦子"藏语称"嘎谐",又称为"谐""叶""巴叶"等,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弦子舞,是在乐器弦子的伴奏下,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它分布于西藏东部及云南、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区,以四川巴塘弦子最为有名,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娱性歌舞。在巴塘,每逢节日,男女聚集翩翩歌舞。一般是男操"白旺"(牛角胡)站立排头,拉起胡琴带领人群拂袖起舞,时而圆集,时而散开,歌词为  相似文献   

3.
王存琴 《共产党人》2009,(11):48-49
"花儿"是世界上唯一用"花"作名的歌种,也是世界上唯一跨省区、跨民族,流传地域最广,传唱民族最多的歌种之一。世界各国的民歌一般都在一个地区或民族中流传。像"花儿"这  相似文献   

4.
民歌     
我区素有“歌乡”的美称。浩如烟海的蒙古民歌更是充分体现了北疆草原各族人民豪放豁达、热情开朗的性格,名全国。 蒙古民歌主要分长调和短调民歌。长调民歌一般用蒙语演唱,多流行于广大牧区,人们对它十分熟悉,《赞歌》当年曾风糜一时,而今仍具魅力的《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等都是以长调民歌为基础而创作的。 蒙古族的长调民歌有极浓厚的民族特点,它的节奏舒缓自由,节拍字少腔长,曲调高亢悠远。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高亢辽远,行腔自由,阿拉善盟的长调民歌则节奏缓慢,察哈尔的民歌是一种长调与小调混合的民歌,鄂尔多斯高原…  相似文献   

5.
依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具体功能,黔东土家族民歌可分为仪式歌、劳动歌、时政歌、情歌、习俗歌等。土家族仪式歌表现为对各种神秘和万能的自然力量的敬畏。黔东土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族源与古代巴人有关。黔东土家族闭塞的交通阻碍了土家人与外界的交流,形成了黔东土家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生存环境的高度封闭性和山地农耕渔猎生产生活方式,使大量古老的土家族民歌得以较好地保存和流传。依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具体功能,黔东土家族民歌可分为仪式歌、劳动歌、时政歌、情歌、习俗歌等。仪式歌是土家族民众在民俗活动中吟唱的歌谣。可以分为诀术歌(用于法术伴唱的歌诀和咒语)、节令歌(用以庆祝节日或节令的歌)、祭祀  相似文献   

6.
土家民歌产生于土家人漫长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之中,蕴涵着久远的民族记忆和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因此,从土家民歌中可窥见土家传统文化的概貌和本质。土家情歌、土家哭嫁歌和土家丧歌等三种土家民歌蕴涵着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土家民歌产生予土家人漫长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之中,蕴涵着久远的民族记忆和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因此,从土家民歌中可窥见土家传统文化的概貌和本质.土家情歌、土家哭嫁歌和土家丧歌等三种土家民歌蕴涵着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洪鹏  ;陈玲  ;谢玉华 《世纪桥》2008,(12):152-153
土家民歌产生于土家人漫长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之中,蕴涵着久远的民族记忆和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因此。从土家民歌中可窥见土家传统文化的概貌和本质。土家情歌、土家哭嫁歌和土家丧歌等三种土家民歌蕴涵着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六月的时光,是花花草草最美的季节,神奇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多么的优雅,沙漠里长满了绿色的小草和沙生植被,各种野花在阳光的宠爱下竞相绽放。沙丘上,一片片梭梭傲然挺拔,站立在沙漠的风口浪尖上,它们就是沙漠中的坚强卫士,固守在沙漠的周围。沙丘下,一丛丛红柳迎着初升的朝霞,绽  相似文献   

10.
杨毅 《理论与当代》2014,(10):39-40
正"侗族大歌"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早在宋代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卷四中就有"男女聚而踏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的记述。侗族大歌作为侗族文化"三宝"(大歌、鼓楼、风雨桥)之首,在当今已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被国内外音乐界公认为保存最完好的"天籁之音"。其独特的复调和声,无伴奏的自然音质,悠扬婉转的旋律,凝结着侗族人民追求幸福的生活愿景,彰  相似文献   

11.
1970年夏初,皮定均来到驻扎在沙丘边缘、河套地区的六十二师,对师长马学俊说:"不能只往好处想.这里的大沙漠到底能不能通过,要试验!"这里的沙漠人称死海.  相似文献   

12.
3.21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其南缘高为5~10米的新月形沙丘链,多年来,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盐池北部一带重重地挤压过来,而柳杨堡乡首当其冲,狂风推移的明沙丘在逐渐蔓延南移的过程中,一步步淹没了该乡东部古老的戈壁滩,形成了明沙边沿,人们把这里称为"沙边子"。沙边子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植被覆盖率不足20%,土地沙化程度达75%以上。这里亘古无人居住,唯有黄沙驻足,唯有狂风经过。斗转星移,光阴荏苒,这里的人们经过多年与大  相似文献   

13.
正"夏至入伏,冬至数九"。我国古代把冬至后的81天分为9个阶段,每9天为一段,依次为"一九""二九""三九"……"九九"。人们用它来计算冬季由渐冷到最冷,而后又转暖的气候变化,并把这种记节法叫"数九"。在我国,"数九"的习俗源远流长,形式多样,生动有趣。"九九歌""九九图""九九句""红军数九歌"等便是常见的几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歌",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自己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编成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打造现实版变形金刚 可自我修复组装 据美国《生活科学》杂志报道,美国字航局研究人员正在制造一种能自行决定在何时以及何地变身以适应所处环境的机器人,它兼具自我修复和自我组装的能力。最初的时候,这种机器人不过是一架飞机投放到沙漠的100个积木式模块组件,降落之后,这些模块会组装成一个“漫游者机器人”。机器人首先朝一个沙丘行进。抵达沙丘之后摇身一变。长出机械腿进而爬上沙丘。  相似文献   

15.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歌中的一朵奇葩,是侗族人民的瑰宝和智慧的结晶,因此,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每个侗族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工程,我们一定要树立主人翁意识来保护侗族大歌,让侗族大歌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是歌舞的海洋,贵州17个世居民族创造了众多优美的民歌。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布依族八音坐唱、土家族高歌等构成了贵州原生态民族音乐的优秀画卷。而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次会议批准来自贵州的侗族大歌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侗族大歌这一人类天才的杰作,终于获得了世界的认同。这是贵州的第一个世界人文遗产,扩大了贵州民歌代表之一侗族大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9,(10)
<正>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三大沙漠,横亘内蒙古西陲。它的北缘,有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完整的西夏古城遗址——黑城。在当地,有"沙起额济纳"的说法,多年前,沙丘一度以每年20米的速度向城镇逼近。2004年,一位厅级干部带着老伴儿来到黑城,在沙窝窝里安了家。他叫苏和,是额济纳土生土长的干部,从阿拉善盟政协主席任上提前退休,特意回到家乡种梭梭  相似文献   

18.
民歌、民俗与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民族有一首古老的民歌,歌名叫做“黑骏马”,歌中吟唱的主题,是一个蒙古骑手寻找他妹妹的过程。这是一个古朴而苍凉的故事。作家张承志以这首民歌作为引子,写下了一篇同题小说《黑骏马》(载《十月》1982年第6期)。在这篇小说里,张承志对蒙古民歌的起源进行了深深的思索,并作出了他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正黄平确立以产业带动地方的发展思路,以发展中药材、稻田养鱼、精品水果、草地畜牧业等特色产业为群众脱贫"输血""造血"。位于贵州东南部的黄平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贵州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县份之一,现有贫困人口8.21万人。面对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任务重的难题,黄平县以产业发展为引领,依托合作社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用产业带动激发了发展的"一池春水"。  相似文献   

20.
在先秦儒家看来"勇"也是一种道德德目,与"仁""义""礼""知"等道德德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受其制约。勇德是以"仁"为根源、以"义"为约束、以"礼"为标准、以"知"为判断、以"中庸"为旨归的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