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今年6月17日,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迎来了她的40岁生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为主要任务的这支"文艺轻骑兵",由小到大,以浓郁的生活气息、纯情的艺术,把草原渲染得格外欢乐祥和。4O年的艰难历程在五十年代,国家对群众文化工作非常重视,要求各地建立以阵地文化活动为主的文化馆、站。1957年,自治区文化局组织了工作组,来到苏尼特右旗搞了三个月的试点。试点证明,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大型文艺团体不便下去;旗县文化馆虽然能下去活动。但只限于辅导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也…  相似文献   

2.
<正>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对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内蒙古自治区积极组织开展了"不忘初心、扎根草原—全区乌兰牧骑交流演出月"活动。在交流演出月活动中,为充分发挥乌兰牧骑"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创作、传承"六大职能,全区各地乌兰牧骑认真制定演出活动方案,选拔优秀队员,精心编排精品节目,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边防部队等  相似文献   

3.
邢守谦  杨亚宁  张萍 《实践》2005,(8):44-45
乌兰牧骑是一支活跃在农村牧区的文艺轻骑兵。几十 年来,乌兰牧骑始终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为己任,坚持 “二为”方向,长期活跃在基层,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密 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民族团 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长 期以来,乌兰牧骑形成了讲公益多,讲经营少;讲无偿服  相似文献   

4.
乌兰牧骑是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以上政府设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迁,进行了组织领导、人事、经费、考核评估等管理方式的调整,运行状况呈现蓬勃—低落—有序的变化,社会影响力也随之经历了起伏。乌兰牧骑当前主要面临经费不足、人才短缺、考核评估不尽完善等问题。要更好实现乌兰牧骑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职能,需要各级政府加强管理,提供基本保障,并争取多种社会力量支持,以公正完善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  相似文献   

5.
<正>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以红色文化工作队的形式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广大农牧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与国家文化宣传发展同步,我国很多地区陆续成立了各自的文化活动单位,但依靠文化馆传播文化的形式并不适用于人烟稀少的牧区,所以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便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成立了。在此后几年的时间里,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大批成立并茁壮发展起来。乌兰牧骑不但是政府所属的文化团  相似文献   

6.
自“振兴之歌”、“红诗辽宁”活动开展以来,铁岭市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调查研究,制定符合铁岭实际的群众性“红”文化活动组织实施计划,推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红”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研究文化活动规律,创作文艺作品,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群众艺术馆,怎样用"三严三实"律己,为群众文化大发展汇聚正能量,是关系到今后怎样一心一意谋发展,锐意进取促改革,聚精会神抓党建,用党建促工作,从而把群众文化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首要问题。群艺馆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性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机构,是党的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8.
卫平 《实践》2005,(7):45
乌兰牧骑从上世纪50年代诞生 以来,已成为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 纽带和社会主义文化及文艺团队的 一面旗帜。乌兰牧骑始终坚持党的文 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长期深 入基层为群众演出、服务,以自身队 伍短少精悍,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 型多样等特点和特有的适应性、优越 性以及旺盛的生命力,顺应了农村牧 区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以及文化艺 术工作的特殊规律,丰富了基层文化 生活,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 挥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乌兰牧骑作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一、乌兰牧骑流动文化服务是破解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难问题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差别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难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农村牧区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难点。经过近年  相似文献   

10.
乌兰牧骑是内蒙古独有的综合文化服务队,其用文艺作品向广大农牧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科学知识,为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乌兰牧骑队员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党忠诚、人民至上,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扎根生活沃土、引领先进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谐、推动文艺传承创新的乌兰牧骑优良传统。新时代,学习乌兰牧骑优良传统,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乌兰牧骑对党的事业的高度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于锡林郭 勒盟的苏尼特右旗。35年来,乌兰 牧骑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发展到46 支。并以其全心全意为农牧民群众 服务的奉献精神,艺术上浓郁的民 族和地区特色及独有的队伍建设方 式饮誉艺坛;在新中国的文化艺术 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57年夏,自治区文化局从牧 区人民的生活条件和要求出发,在 原有旗县文化馆的基础上,建立了 一支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 装备轻便、行动灵活的流动文化工 作队。1963年底,内蒙古已经有了30支乌兰牧骑,大多数牧业旗都建立了乌兰牧骑。1964年12月,乌兰牧骑这朵“民族文艺之花”在北京举…  相似文献   

12.
马凤钰 《实践》2008,(3):50-51
基层文化站是党和政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设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长期以来,它被广大群众看成知识的大课堂、思想的加油站、精神的栖居园、孕育和催发文化创新的发祥地以及调适社会关系的文化港湾。建立健全基层文化站,对于构建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享受基本的文化权益,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展农村牧区群众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区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进一步强化了为经济工作服务的意识、改革开放意识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意识,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深化文艺体制改革、开展文化经营活动、促进文化市场发育等方面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初步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区实际的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路子。 一、发挥综合功能优势,多方面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民族文化工作的重点在基层。根据我区地广人稀,特别是广大农村牧区人员分散,单一的文化或艺术需求往往形不成规模的实际,我区乌兰牧骑在实践中创造了集“演出一、宣传、辅导、服务”于一队的优良传统。其他…  相似文献   

14.
《求是》1994,(10)
内蒙古乌兰牧骑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以全心全意为农牧民群众服务为根本宗旨,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被誉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支“草原文化轻骑队”紧紧追随时代的发展,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始终不渝地沿着《讲话》指引的方向开拓前进,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使乌兰牧骑的精神历久弥新。乌兰牧骑事业的不断发展,乌兰牧骑旗帜依然保持鲜红,证明了《讲话》所集中体现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表彰会上,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捧回了服务基层特别贡献奖。乌兰牧骑过去是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今天这面旗帜依然在草原上高高飘扬。A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47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乌兰牧骑最初队员只有10余名,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乐器简单轻便,全队只一辆马车便能拉走,因而被誉为“一辆…  相似文献   

16.
彭益民 《求实》2013,(2):93-96
群众文化活动是当前农村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增进村民沟通,提高农村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文明乡风,完善社会治理手段。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关键在于打造一支过硬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关键在于农民群众是否满意以及这种满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9,(11)
<正>时过境迁,乌兰牧骑下乡的交通工具由马车变成了汽车,他们手中的乐器不再简陋,从草原走向了世界舞台。但是,乌兰牧骑人的初心没有变,服务人民群众的方向没有变。现在,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成为队员们努力的方向。1957年6月17日,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在温都尔庙成立。苏尼特右旗举全旗之力支持这棵破土而出的文艺新苗,为他们配备了1辆  相似文献   

18.
岁末的最后几天,冰天雪地,寒风凛冽,可和林格尔县西沟门乡北倒拉板村村民们却像过年一样高兴。原来,由县委宣传部组织,县文化局、广播电视局、科技局、农业局等单位参加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正在此地拉开帷幕。有关单位立足于解决农民的实际需求,发放了奶牛养殖、蔬菜生产、作物种植等科技材料、书籍,并进行了技术咨询;卫生、计划生育部门送药上门,开展义诊;乌兰牧骑演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晋剧、二人台和轻音乐,村民们拍手称快。他们争抢科技图书、资料,认真参加体检,兴高采烈地观看文艺节目……这是和林格尔县在“…  相似文献   

19.
许又声 《党建》2014,(3):27-27
正2013年3月以来,湖南省开展"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广泛组织和吸引各地民办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和普通群众在活动中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掀起了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热潮。通过开展这一活动,让我们对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繁荣发展群众文化,必须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欢乐潇湘"文化活动,"唱"的是《走进新时代》、《又唱山歌给党听》等展现幸福美好生活、展示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主旋律,"演"的是《蓝天铸梦》、《劳模上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20,(8)
正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于2018年11月被列为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地区,2019年12月被列为全国试点。作为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地,苏尼特右旗积极探索"乌兰牧骑+"模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进草原入牧户,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