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军胜 《实践》2005,(10):40-41
为了加强对草原文化的研究,我区启动“草原文化研究工 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课题公开招标,并于2005年7月中旬在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召开了“首届中国草原文化研究高层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旨就是引导学术界和理论界对草原文化以及有 关草原文化研究等问题开展更加广泛的交流与探讨。来自中国 社科院、北京大学、内蒙古社科院等部门的上百名专家学者就 草原文化的源流、内涵、价值以及草原文化研究的意义等六个 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专家们一致认为,只有把祖国各民族所拥有的各具特色的 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才是完整的中华文化;只有从总体 上把握中华文化形态的文化观,才是科学的文化观。草原文化 研究是中华文化形态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具有重 要的学术价值和深刻的理论意义。 深入进行草原文化研究,认真总结民族文化产生、发展、繁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0,(19)
<正>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极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一、草原文化的战略地位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近年来大量的考古资料和已有的研究证明,作为草原文化发祥地的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不但分布有  相似文献   

3.
乌兰 《党建》2012,(11):20-20
作为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其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等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系列核心价值和理念,愈来愈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如何认识、把握和弘扬草原文化,已经成为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实现内蒙古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重大时代课题。草原文化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弘扬草原文化,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内蒙古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重要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4.
邹万银 《实践》2006,(9):43-44
草原文化是人类社会重要文化形态。从它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看,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各个重要阶段;从它的分布区域看,它遍布于欧亚大陆。笔者这里所说的是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文化。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世代生息在这里的先民,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创造的文化。我国草原地区通常包括沙丘和森林地带,在  相似文献   

5.
《实践》2006,(5):43-44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同为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整体形象,始终发挥了互为依存、互为影响和互为促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海荣 《实践》2008,(11):54-55
2008年8月29日至31日,"中国·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赤峰第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中华文明曙光升起之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隆重召开.研讨会主题为:"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本次研讨会充分肯定了近几年草原文化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并结合草原文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明确提出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7.
《实践》2008,(Z1)
2008年8月29日至31日."中国·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赤峰第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中华文明曙光升起之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隆重召开。研讨会主题为:"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本次研讨会充分肯定了近几年草原文化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并结合草原文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明确提出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文化。文章从中国共产党近年来一系列纲领性文献以及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就中华文化对于民族复兴的特殊意义的彰显,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建立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传统文化主干的儒释道对于人的关切与关怀等方面,阐述了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之中华文化,对于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文明崛起"的文化支撑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欣平 《求是》2013,(3):38-40
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部署,最重要的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一、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正确答案中华文化向何处去,是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近代以来,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实现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始终是中华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近代的先进知识分子曾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尝试,提出了"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全盘西化"、"复兴儒家文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正确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与新疆多元文化的关系,对于新疆实施"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社会稳定、民族团结、长治久安、跨越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要正确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与新疆多元文化的关系,必须明确新疆多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认同中华文化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纽带。  相似文献   

11.
蔡欣欣 《实践》2014,(5):47-49
<正>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文化是由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各个民族经过不断的开拓、创造、积蓄、创新、发展而形成的以"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为核心理念的地域性文化,其独特的地域民族特色、丰厚的文化积淀贯穿于蒙古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草原文化在草原儿女的血脉中发展传承,不仅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精神指引和前进动力,并成为推动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驱动。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5,(8)
<正>丰富的草原文化为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北方草原是亚洲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早在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时代,北方草原先民就已经开始与西方交往;4000多年前,横跨欧亚大陆的北部草原地带还形成了绵延万里的细石器文化带……纵观历史,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独特的草原文化空间为最早向西开启草原丝绸之路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汉武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09,(8):52-53
近几年来,草原文化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异军突起,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十分需要进一步挖掘和阐述草原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建构草原文化的观念与范畴体系。提出和探讨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就是这种有益的探索,也是草原文化研究深化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草原文化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异军突起,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十分需要进一步挖掘和阐述草原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建构草原文化的观念与范畴体系.提出和探讨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就是这种有益的探索,也是草原文化研究深化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5,(8)
<正>在我国全球战略调整与创新的大背景下,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我们把本次论坛主题确定为"草原文化与草原丝绸之路",深入探讨历史上草原文化与草原丝绸之路之间的必然联系,科学揭示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深刻认识和把握内蒙古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和应有的作为,对于提升和拓展草原文化研究、助推自治区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深化草原丝绸之路研究,充分发挥新型智库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剑 《求是》2013,(11):26-27
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与衰落,折射的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辉煌与衰落。复兴中华文化中的"复"是"重新"、"再一次"的意思,是文化的更新,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再造,创造出新的文化,即古老传统的中华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而产生的新的中华文化。一、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文明,通过现代化来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近代以来,多少先哲为中华文化承续和创  相似文献   

17.
潘照东 《实践》2004,(5):43-44
内蒙古地域辽阔,草原文化在不同的地区虽然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但是相互之间也表现出一些不同的地域特点,准确把握草原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具体特点,对于弘扬草原文化,开发文化产业,特别是塑造地方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蔡杨 《前线》2014,(6):32-34
<正>去年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从战略和全局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标志,是中华民族不懈奋斗不断前行的重要精神寄托。在大规模  相似文献   

19.
<正>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018年8月,中山大学詹小美教授、青海大学武永亮教授和青海大学杨玢副教授共同主编的《"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正是着眼于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学术成果。历史记忆是集体记忆中该共同体所认定的"历史",民族交融是复合民族共同体族际互动的现实行为,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文化互动现象,三者密切相关,联结成民族文化认同过程的全景画卷。《"中华文化认同论"研究丛书》由康立芳、杨玢  相似文献   

20.
万鹏 《理论导报》2015,(2):37-38,48
在第六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新闻发布会上,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作了题为"制度为本传统为根价值为魂"的演讲。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对中国特色软实力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可以理解概括为制度为本、传统为根、价值为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