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喜欢读书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那时生活在农村,家里穷,陪伴我的是些小人书,《茶花女》、《小兵张嘎》、《渡江侦察记》等,百看不厌。后来接触到一本对我人生最有启迪意义的书——《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初看晦涩难懂,进入初中后,慢慢能读懂很多内容,渐渐地爱不拾手。如《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由浅入深,通俗易懂,这教会我如何做调查研究,为后来我从事宣传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喜欢读书,但并不是什么书都  相似文献   

2.
读了《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领导干部应是一本厚重的书》一文,深有感触。一般情况下,厚重一词多用于赞许人的品质,说的是某人敦厚、持重。此文把厚重的含义扩展开来,颇有新意和启迪。我理解,领导干部应该是一个不仅有较高道德  相似文献   

3.
唐定波 《江淮》2011,(5):48
孩提时代,我就喜欢听说书艺人说大鼓书,爱听老爷爷讲故事,爱看小人书,凡是能借来的长篇小说,都是连天带夜地看完,《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以及《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大部头小说,中学时  相似文献   

4.
正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既需要我们为"工匠精神"的回归创造条件,还应该对一些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激励。我的手头有两本关于"工匠精神"的书,一本是美国人亚力克·福奇写的《工匠精神》,记述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些工匠如何改变美国;另一本是日本根岸康雄写的《工匠精神》,写一群国宝级的日本中小制造企业,如何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5.
8000多万中国共产党党员,如何庆祝第91个党的生日?京华出版社和江苏人民出版社不约而同地出版了两本新书。一本为《做最好的党员》,一本为《做最好的共产党员》。两本书的内容和形式虽然不尽相同,但所阐述的主题,都是号召所有共产党员优中创优,先中争先,以实际行动做个“最好的党员”。  相似文献   

6.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是列宁《在全俄玻璃磁器工人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的一句引语,原文是《Bce ya ag-hozo u ayuh ya Bcex》,中文本《列宁全集》旧版译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新版改译为“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  相似文献   

7.
<正>有一本党刊,创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一本党刊,深受广大党员读者喜爱;有一本党刊,发行量稳居全国地方党刊前茅。她就是《共产党员》,2018年3月将迎来70周岁生日。回首如歌岁月,《共产党员》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进步,多年来一直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地方党刊。为纪念创刊70周年,本刊特面向广大读者举办"我与《共产党员》"征文活动。如果您曾与《共产党员》有过难忘的故事,如果您曾为《共产党员》努力过,如果您曾被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本党刊,创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一本党刊,深受广大党员读者喜爱;有一本党刊,发行量稳居全国地方党刊前茅。她就是《共产党员》,2018年3月将迎来70周岁生日。回首如歌岁月,《共产党员》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进步,多年来一直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地方党刊。为纪念创刊70周年,本刊特面向广大读者举办"我与《共产党员》"征文活动。如果您曾与《共产党员》有过难忘的故事,如果您曾为《共产党员》努力过,如果您曾被  相似文献   

9.
据9月21日的《文摘报》报道:温家宝总理曾五次推荐亚当.斯密的著作《道德情操论》。他说:"大家都知道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一句名言——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但他的另外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却很少有人读过。他在这本书里写道,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  相似文献   

10.
断续书缘     
如今与书有缘,是因为年轻时没书可念。虽说挨饿的时候比没有吃饭饱的时候少,但读书的时间绝对没有搂革的时候多。上小学时学校实行二部制,半天读书,半天搂草,读到四年级了只能看小人书,可小人书也看不起,一分钱一本薄的,二分钱一本厚的,一天若看5分钱,那可是两棵大白菜没了。不是家长诚心让我没文化,而是文化与生存相比,永远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11.
刘绍楹 《前线》2010,(2):54-54
<正>剑桥大学现代史教授诺曼·斯通在一篇文章中介绍说,华尔街的一些有文化修养的金融公司,管理人员手中都有两本规定的必读书,一是中国古典杰作《孙子兵法》,一是英国作家查尔斯.麦凯著的《人类愚昧疯狂趣史》。这后者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竟然受到与"兵家圣典"相同的待遇?读过之后,才知道这样做确实有道理。  相似文献   

12.
<正>有一本党刊,创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一本党刊,深受广大党员读者喜爱;有一本党刊,发行量稳居全国地方党刊前茅。她就是《共产党员》,2018年3月将迎来70周岁生日。回首如歌岁月,《共产党员》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进步,多年来一直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地方党刊。为纪念创刊70周年,本刊特面向广大读者举办"我与《共产党员》"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3.
“九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这些不是三言两语甚至是三本五本刊物就能说清楚的。为此,我们摘发了《经济日报》刊登的一组图表,使读者对一些方面的情况有个直观的了解。这些图表均由吕安妮、刘孝沅制作。  相似文献   

14.
连环画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小时候几乎都是看连环画这样的“小人书”长大的。但你听说过或者看过连环画《少年毛泽东》吗?你知道连环画《少年毛泽东》的作者是谁吗?你知道连环画《少年毛泽东》背后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在北京世纪剧院看了一场大型音乐剧,剧名为《一步登天》。这部剧音乐很优美,舞蹈很漂亮,但让我更感兴趣的,是这部剧的主题:"如何不用努力,就能够在职场上取得成功。"《一步登天》的主要剧情,讲的是一个叫费嘉诚的玻璃外墙清洁工,通过钻研一本叫做《如何不用努力就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职场"秘籍",玩转了职场法则。他一路过关斩将,不仅混到了公司的最高层,而且还收获了漂亮女秘书的爱情。"如何用不到一分钟,就让美女秘书对你一见倾  相似文献   

16.
我是连队搞政工并兼搞工会工作的,经手的各类报纸杂志颇多,近几年发现《兵团工运》刚到手中,就有很多民工指名要借《兵团工运》,他们互相传递,等我收回时,新新的一本杂志已面目全非。而前几年的《兵团工运》杂志也都不翼而飞……  相似文献   

17.
有幸从别人手中获得一本《廉政瞭望》,读完后觉得她比较适合各层次的人阅读,特别是党员干部。读了《廉政瞭望》第5期的《色霸书记沉没欲海》一文,颇多感慨。“色霸”书记吴光华在海南临高县为非作歹那么多年,居然没有人及时告发他,那些党员干部都干什么去了?他们因害怕丢乌纱帽  相似文献   

18.
正"旗号镰刀斧头"不是误写毛泽东1927年写过一首词《西江月·秋收起义》,曰:"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起首两句,写的是秋收起义部队的名称和旗帜,谓部队名叫"工农革命军",军旗图案是"镰刀斧头旗"。对于军旗图案这一句,有注释家认为,这是毛泽东的误写。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一本《毛泽东诗词鉴赏》在注释《西江月·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09,(5):32-33
近来,一本叫《中国不高兴》的书在中国热卖,被称为十多年前《中国可以说不》的升级版。书中激烈的民族主义言词,引发了支持者与反对者的争论。这是本什么样的书?它的背后透露出什么样的信息?它是否就能够代表第二次“中国可以说不”的浪潮?  相似文献   

20.
近日从媒体读到两则关于“新‘官’上任一本书”的新鲜事,一是句容市委书记蒋国星履职不久,给全市干部赠送了一本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由此,激起了一股精神动力,全市干部纷纷去寻找自己的“奶酪”,结果一个基础条件并不起眼的句容市,去年引进新资额居然跃升为全省第8位,令人刮目相看,香港凤凰卫视称之为“句容现象”。二是镇江市京口区委书记冯士超上任伊始,在全委扩大会上,向上至局长、下至村主任的400多名干部每人赠送了一本《致加西亚的信》(据3.24《新华日报》)。这里搁下已有定论的“句容现象”,且说冯士超缘何要给干部赠送这本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