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实践》2019,(12)
<正>克什克腾旗地处自治区东部、赤峰市西北部,这里蒙元文化、契丹文化交糅绵延,资源禀赋、地缘区位优势明显。但由于基础条件差、产业底子薄、贫困程度深,被列为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旗,共精准识别贫困嘎查村67个,贫困人口12564户、27740人。为了解决扶贫干部帮扶不走心、贫困群众精神难脱贫的问题,实现扶贫干部融入贫困家庭、贫困群众信赖扶贫干部的目标,形成干部真心帮、群众真心干、干群一家人的氛围,克什克腾旗创新实施"三认三记"精神扶贫工作办法,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9,(12)
<正>脱贫攻坚不仅需要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还需要有能够带他们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扶贫干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驻村干部李陟宇就是众多扶贫干部中的一员,他用真情暖民心、以实干赢信任,留下了坚实脚印的同时,也把当地群众脱贫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白辛嘎查位于兴安盟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镇西北部,有418户、1849人,2011年,贫困户有309户、948人。  相似文献   

3.
正林甸县深刻把握脱贫攻坚进入常态化阶段的要求,按照"思想是先导、精神是动力、群众是主体、干部是关键"的思路,深入推进思想文化扶贫,借助先进文化的力量打破贫困群众落后的思想藩篱,树立起"困则思变、穷则思富"的积极进取精神。一是把握脉搏,抓好思想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鼓励贫困群众精神独立、奋斗自强,开展"激发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主题宣传,利用"讲习所""扶贫课堂"等载体开展宣传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佳木斯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在重视经济扶贫的同时,也高度重视思想文化扶贫,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以思想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一、思想文化扶贫的主要做法抓政策宣传,引导群众"懂脱贫"。把扶贫政策宣传作为思想文化扶贫的切入点,通过组织干部宣讲、媒体宣传、社会宣传等,让党的扶贫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组织开展了"送扶贫政策下基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在革命老区调研时指出,革命老区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就不是完整的全面小康。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员要将脱贫大事当"家事",把贫困农户当"家人",把扶贫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用干部"脱皮"换群众脱贫。李纪恒表示,指导老区脱贫攻坚工作,要采  相似文献   

6.
科学规划是提升产业扶贫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多年的扶贫开发经验证明,产业扶贫是治贫的根本性措施,是走出贫穷的根本出路,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是农民致富的希望所在。产业扶贫是一种"造血型"的扶贫开发模式,能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一、加强产业扶贫的意义(一)产业扶贫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重要措施贫困群众之所以贫困,就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扶贫就是让群众有稳定的收入,产业扶贫是扶贫  相似文献   

7.
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年以来,湖北省黄冈大别山老区的党政班子根据扶贫攻坚面临的新形势,在继续扶持重点乡镇、贫困村的同时,组织各级党政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对子”,把扶贫工作一竿子插到贫困农户家中。截至目前,全市近$万名党政干部结对包扶贫困户$%#万户。实践证明,干部结对帮扶深得民心,既是该市扶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一步,也是新形势下模范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密切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形式之一,值得肯定和推广。一、开展干部结对扶贫的背景!"#年初,黄冈市委、市政府决定组织党政干部开展结对扶贫…  相似文献   

8.
脱贫攻坚需要激发和增强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要确立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体地位,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扶贫先扶志,贫困群众必须树立脱贫的志向和信心;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要让困难群众具备脱贫的智慧和能力;脱贫攻坚要依靠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勤劳致富。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发展内生动力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为推进、提升脱贫攻坚工作,逊克县12支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农村党员和贫困群众共同开展了"五个一"扶贫日主题活动。开展一次政策宣传,宣传党的好政策。各工作队因户因人施策,围绕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进行扶贫政策宣传。召开一次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各工作队组织邀请贫困户代表召开座谈会,聘请  相似文献   

10.
正海兴县在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中,发现农户因病致贫现象很普遍,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经县委、县政府深入调研,在全省率先推行了"3+2"健康扶贫模式,即在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优惠政策基础上,谋划推出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改变了过去很多贫困群众怕看病、怕住院,有了病拖着、忍着的现象,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使贫困群  相似文献   

11.
正沿河自治县以"精准管理、精准帮扶、减贫成效、整改成效和资金使用成效"为重点,掀起脱贫攻坚"大比武"热潮,助力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武陵山片区特困县。目前,全县有贫困村230个,农村贫困人口8.1562万人,贫困发生率13.18%。如何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共奔小康?从最偏远、最贫困、最落后贫困村入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扶贫、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六大精准扶贫"措施和一系列产业扶贫新举措,沿河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群众欢迎的脱贫攻坚路子。  相似文献   

12.
正精准扶贫是当前重要的政治命题,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已不同程度加大了扶贫工作的力度,在资源配置上给予最大的支持。然而,就扶贫本身而言,一方面涉及项目,另一方面涉及资金,项目和资金都是传统的腐败高发区,不排除有人会在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上打主意,在"鸡脚杆上刮油,蚂蚱腿上割肉"。杜绝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腐败,对于保住贫困群众的"救命钱",维护扶贫工作的纯粹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信息扫描     
正泸州市"三级纪委"进村解难题近日,泸州市纪委联合纳溪区和天仙镇"三级纪委"走进农家院落,开展"纪检干部联合下访接访"活动。在"三级纪委"联合医保、扶贫、群工等部门召开的院坝会上,共受理群众关于精准扶贫、村道建设、危房改造、惠农政策等方面的来访和咨询120余人次,现场答疑释惑30多件,受理信访问题6个,发放信访宣传资料1200多份。这种"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的形式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周超文/纳溪区新闻中心  相似文献   

14.
正河北阜城县地处黑龙港流域,2002年被列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12年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阜城县始终坚持"以党建带扶贫、抓党建促脱贫"的思路,着力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建设,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以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把贫困群众领上了致富路。与十年前相比,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近10倍,80%的贫困群众实现了稳定  相似文献   

15.
<正>【能力扶贫】在扶贫先扶智理念下,通过人才培训和免费职业教育,"变输血为造血"是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现实证明,贫困群众不是缺财富,而是缺乏创造财富的能力。在巴中市"3366扶贫开发战略"中,"能力扶贫"作为一个子系统被摆到重要位置。推进"能力扶贫",就是要变输血为造血,授人以渔,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抓好思想扶贫,最终目的是把群众的不良习惯改过来、自力更生的思想强起来、不甘贫困的精神鼓起来,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在贵定县昌明镇打铁村和高坡村,两位村支书高治银和高才友既是叔侄,又是"竞争对手"。他俩卯足了劲"比武",比扶贫产业、比脱贫志气:高治银组织村民用石碑在打铁村口立起"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村训,鼓励村民们自力更生,主动向贫困宣战;高才友也不甘示弱,带领村民在村子最显眼的地方树起"高坡更要志气高"的村训,劝慰村民要人穷志不穷,要有战胜贫困的信心。比武归比武,叔侄俩却拥有同样的愿望:让贫困村庄脱胎换骨。眼下,他们正同心协力,带领两  相似文献   

17.
正正安县通过开展党建扶贫,发挥基层干部智慧,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新路子。4月6日上午,正安县杨兴镇桐梓村张家坝组农民党员何长书,来到技术帮扶户朱开顺家查看蜂房和蜂群,为对方提供养蜂技术帮助,这是何长书每天的必修课。68岁的何长书曾经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正安县经贸局驻村干部的帮扶下,他养殖蜜蜂40群,卖了30000多元,全家已于去年成功脱贫。"脱贫不能忘党恩,致富要靠带头人。"何长书说,贫困群众要致  相似文献   

18.
正贵定县把脱贫攻坚政策送入群众家中、把脱贫的志气和信心送到农户心上,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期,贵定县抓住物质、思想、情感三种"扶贫形态",通过实施物质扶贫"六个山"、思想扶贫"三做到"、情感扶贫"三加强",实现扶贫结果"四个好",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2017年,全县贫困村由2014年的51个下降到35个,贫困人口由5.12万人减少到19666人,贫困发生率由20.67%下降到7.94%。"六个山":产业革命有抓手"虾苗放下去了,要把洒水器打开,让它们透透气。""罗支书放心,我们晓得了。"  相似文献   

19.
岳振 《当代贵州》2017,(28):26-27
<正>只有针对当地要素资源打下的产业根基,才能持续而有效地增加贫困人群收入,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7月7日,贵州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强调要打好产业扶贫硬仗,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加快推进农产品"泉涌"发展,做足做好旅游扶贫大文章,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20.
开篇的话实现全面小康,重点、难点在农村;实现农村小康,关键在"头羊"。当前,我省有1.5万多名"第一书记"活跃在农村扶贫一线,肩负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使命与重担。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基层,在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下,"第一书记"进村后迅速转换角色,他们以村为家,深入农村了解实情、难题,急群众之所需、想群众之所想,一方面找寻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