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指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在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方面要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脱贫摘帽,减少"存量";另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返贫、致贫发生,遏制"增量"。魏县探索创新精准防贫机制,从源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8,(2)
正赤峰市松山区现有贫困人口5563户、13455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例高达40%以上,是第一致贫因素。为破解这道现实而紧迫的扶贫难题,拔掉因病致贫的"穷根",松山区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一环,为困难群众的健康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为了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住得起院,松山区创新构筑了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大病救治、爱心基金4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6,(35):17-18
正贵州省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阻碍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原因。如今,贵州通过大力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多重医疗保障救助资源,提高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水平,促进医疗事业精准扶贫全面覆盖,达到切实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目的。多措并举实现精准医疗救助"如果没有国家这么多的补助报销,我恐怕早都不在人世了。"赫章县六曲河镇大田村村民袁顺勇说起自己治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较严峻,解决农民“看病难”是政府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揭阳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市,更加迫切需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文章提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加强领导、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卫生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难点。2017年,西畴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率达32.83%,而到2020年,这个数字下降了14个百分点。这是西畴县实行健康扶贫的求实精神与“西畴精神”相互交织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不久前,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镇三合村杨盛兵的家人发生交通事故,治疗花了7万余元。本已脱贫的一家,又笼罩在返贫阴影下。详细了解情况后,县里启动了预警处置。拿到村干部送来的一万元临界贫困预警基金,杨盛兵满心感激。为减小致贫返贫风险,绵阳市县两级财政共同出资,成立总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致贫返贫预警处置基金,主要用于解决致贫返贫预警对象医疗、教育、住房和产业发展的周转难题,帮助脱贫的群众巩固发展成果,为他们多撑一把"安全伞"。  相似文献   

7.
杨刚 《共产党人》2017,(8):37-3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在精准扶贫方略的实施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因灾因意外致贫返贫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自治区扶贫办、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不断深化健康扶贫举措,创新健康扶贫模式,拓展健康扶贫渠道,救助标准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2017年,商都县完成全县10个乡镇19411名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其中因病致贫3701人,占建卡人口的19%。针对这个实际,商都县启动了健康扶贫工程,在对贫困人口实施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狠抓"三个一批"工作。  相似文献   

9.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建立稳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引导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相似文献   

10.
王芳 《共产党人》2007,(12):I0011-I00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启动。目前,已有6.2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坚定落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建立稳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引导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贵州作为我国贫困面积最大且程度最深的省份,近年来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因灾、因病、因学致贫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精准扶贫是基于对以往扶贫工作的反思,是指导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针。一、精准扶贫模式提出的背景(一)以马克思贫困理论为理论  相似文献   

13.
"看病难、看病贵",已是当前一个很受社会关注的问题.由于受经济、地域等条件的制约,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更为严重.在农村,曾流行这样的说法:农民有"两怕",一是怕生大病,二是怕孩子考上大学.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前,农民不是"小病拖、大病扛",就是一人生病,一个家庭陷入困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随处可见.农民怕生病,怕的是"脱贫十来年,一病又回到从前".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特别是在边远的农村,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省委、省政府决定,于2003年上半年在都江堰、彭山、叙永、武胜和金阳5个县(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到目前为止,全省试点县达到73个,覆盖了全省农业人口的51%.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21,(4)
正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直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内蒙古地广人稀,农牧民生活居住比较分散,生态环境脆弱,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上难度大、挑战多,要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受固有的地理区位特征以及长期自身发展不足的影响,内蒙古农村牧区在发展层次上与其他地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当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农村牧区乡村振兴,是解决内蒙古"三农三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在《光明日报》刊发的文章《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认为,虽然我们已基本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但返贫致贫的风险和压力依旧存在。一方面,仍有近200万脱贫群众存在返贫可能,近300万人口存在致贫风险,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还需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另一方面,个别地区扶贫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等现象有  相似文献   

17.
杨克勤 《当代贵州》2004,(21):28-29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有效提高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加快农民致富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是实现全面精准脱贫的决胜之年,昌吉市已经实现了年人均2800元现行识别标准的全面精准脱贫任务,同时为完成自行确定的年人均8000元相对贫困线识别标准不懈努力。虽然已经全部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脱贫,但是因病、因学、因工导致的致贫现象仍有发生,由致贫所衍生出来的"等、靠、要"思想仍旧存在。要巩固精准"帮扶"工作,就必须要充分凝聚帮扶合力、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帮扶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让人民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19.
正剑河县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救助,遏住贫困人口治疗慢性病消耗无底洞的关键口,为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在中财办定点帮扶下,剑河县今年在全省首推贫困人口慢性病建档立卡救助试点,把贫困户慢性病兜底救助作为医疗扶贫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资金保障体系、健全报销审批机制、创新服务监管机制,积极探索建档立卡贫困户慢性病兜底救助机制体制,致力于解决慢性病贫困户因病致贫、因  相似文献   

20.
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事关全局和广大农民群众切实利益.当前,从总体上看,农村卫生工作薄弱,体制改革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合作医疗面临很多困难,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