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自己看得“小”一点□王永生不知从何时起,一些人宁愿把自己看得过“大”,而不愿把自己看“小”。诸如:我的技术比别人好,我的学历比别人高,我的能力比别人强,我的贡献比别人大……也许这些不是言过其实,但这样看自己委实不好。鲁迅宁愿把自己看作是一头牛,郭沫...  相似文献   

2.
别国不敢说,在中国,早就有人做出似乎“颠扑不破”的总结,这就是,人生在世,最起码要么有权,要么有钱。而我们这里一个人当他有了大把的钱财之后,往往官瘾大发,还想“弄个团长旅长干干”——大小混个官儿当当。于是,想睡觉,就有人给递枕头。7月16日《中国青年报》刊载了这样一条  相似文献   

3.
三、善于积累积累,包括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积累。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只能说是个基础,从实际工作需要来讲是很不够的,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积累,不断地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一是勇挑重担,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人的潜在力是很大的,可塑性是很强的。我们要坚信自己的潜在力,很好地挖掘和发挥。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敢想敢干,勇于实践,不要怵头。没干过不要紧,要学会在干中学习,通过实践学习。没干过的事情,只要你真想干好,一定会有办法;你想办法干好了,这本身就是很大的进步,就是成功的经验。所以要大胆泼辣地干,千…  相似文献   

4.
正当下,动不动把"老"挂在嘴边,暮气沉沉的党员干部并不鲜见。一些人把"老"作为不想担当、不愿作为的借口;一些人则认为自己过了提拔重用的年纪,再折腾也没啥用了,不如浑浑噩噩熬退休。这样未老先衰的做派实在要不得。因为这样的党员干部往往工作没创新,生活没激情,无所事事、无所作为。莫让"暮气"侵蚀担  相似文献   

5.
把“群众会”还给群众一个时期以来,属于群众的会开得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几年都没开过一次群众会。一些基层干部参加会议后,往往把文件、材料往家里一放,很少向群众宣传,使群众不能及时知道国家有什么新政策,上面有什么新要求,地方有什么新规定,有些事情往往事到...  相似文献   

6.
当今,有的人对“面子”看得特别重,尤其是个别位高权重的人更是如此。他们穿衣要名牌,吃喝要高档,乘车要豪华,外出前呼后拥,到会必做指示。与之相反,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却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轻,他们想问题、办事情,总是考虑大局、考虑事业、考虑别人。在这一方面,彭德怀同志为我们树立起了很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和你在一起。在这条题为《我是谁》的视频下面,网友们留言说,看哭了,看得心都融化了。今天你可能会想,我入党图什么?但是,但凡有所图必定不会长久。你可能也会说,那么多贪官  相似文献   

8.
罗日荣 《前线》2016,(4):94-94
正孔夫子曾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对于帝王而言,大多是一些有权就任性的主儿。不过也有帝王,恪守有权不能任性的底线,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如北魏孝文帝和西汉汉文帝。薛聪就是让孝文帝"惮"的一个人。薛聪是薛辩的曾孙,曾任北魏治书侍御史。他不畏避强横之人,凡是违法乱纪的,都不放过。孝文帝有时候想宽恕那些违犯法令之徒,以昭示自己的恩泽。有一次,大司马、安定王拓跋休逮捕了三名偷盗的士卒,把他们  相似文献   

9.
一、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认识自我是指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既承认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又承认自己的不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时期,往往难以做到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估价自我。他们态度偏激,要么把自己看成是十全十美,对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视而不见,把别人看得是一无是处;要么是痛恨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常常抱怨和自责,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这种对自己认识上的偏差,就会产生不适当的情绪或反应,或自负、自傲,…  相似文献   

10.
抱怨的人往往都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在把自己从一些事情当中解脱出来、优秀的人都不抱怨。心灵励志畅销书《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尔·鲍温如是说。  相似文献   

11.
正说到级别,人们往往更多地想起职务、头衔、官位等,应该说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说到底就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而现实中有一种级别却往往被人们所淡忘和忽视,或几乎不被谈及和提起,那就是人的"精神级别",它是一个人思想境界、格局担当、胸襟情怀和情趣操守的集中体现。毋庸讳言,芸芸众生中重职务级别、轻"精神级别"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一心只为当官,一味追求职务上的"步步高升",一门心思设计自己的"升迁路线图";有的人把职务级别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名字排序错了一点、位置座次乱了一点也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12.
<正>在北京读书期间,常常参加一些学术聚会。朋友们来自五湖四海,难免要相互打听来自何方。当他们知道我是福建人,往往会作出反应:嗯,福建盛产评论家。我的学术圈子主要是从事当代文学研究这个行当的,毫无疑问,他们所谓福建盛产评论家也是针对文学领域而言。那个时候我已初涉文学评论,对一些福建籍评论家也不陌生,却从未想过他们还有一种"福建属性"。起初,我对外省朋友的这种印象式说法表示淡漠,但次数多了,我  相似文献   

13.
"法轮功"既给人带来从众心理,又造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他们分不清真假,会把想象情景当作真实现象。举个例子,如手拿茶杯的动作,真实的与想象的所诱发的脑电波型、肌电波型是一样的。正常人的意识能辨别是真拿,还是想拿而没拿;意识域狭窄的人很容易接受暗示,把想象当真实,手里放下茶杯后,脑子里仍想象着手拿杯子,于是手也不敢松开。"法轮功"修炼者往往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某个虚妄观念,如高度关注自己如何得道成仙。在无数次得道成仙的意念强化后,修炼者分不清是想象还是真实,诱  相似文献   

14.
入党须知     
《新长征》2007,(12)
问:入党申请书能用计算机打印吗?答:可以。写入党申请书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因此,大多数要求入党的人都把写入党申请书看得很郑重,除内容上尽力反映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自己要求入党的愿望外,在形式上也想尽量地美观,这符合入党申请人的心理。另外,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不少单位已实行无纸化办公。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入党的人写入党申请书用电脑打印,应该允许。需要明确的是,打印的  相似文献   

15.
说到级别,人们往往更多地想起职务、头衔、官位等等,应该说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说到底都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而现实中有一种级别却往往被人们所淡忘和忽视,或几乎不被谈及和提起,那就是人的“精神级别”,它是一个人思想境界、格局担当、胸襟情怀和情趣操守的集中体现。毋庸讳言,芸芸众生中重职务级别、轻“精神级别”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一心只为当官,一味追求职务上的“步步高升”,一门心思设计自己的“升迁路线图”;有的把职务级别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名字排序错了一点、位置座次乱了一点也耿耿于怀,“上一格”欢天喜地,“慢一步”愁眉苦脸,“降一级”更是不依不饶;有的把职务级别当成身份地位乃至人生价值的标签和符号,很多都要“照套”或“参比”,甚至出现了“处级和尚”“科级司机”的笑话,等等。相比之下,一些人对自己的“精神级别”到底怎么样既没兴趣没志向,也不在乎不关心,更不追求不渴望,高不高无所谓、好不好没关系,总认为那是虚的空的,看不见摸不着,不管用不受用。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有为方有位,有位才有为。”意思是,一个人,有了作为,才会有位子;有了位子,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应该说,“有为”的人,给予一个适当的位子,这既是对人才的一中尊重和激励,也可给一些人提供更好的施展才能的舞台。但如果把两者的联系看得过于紧密,则难免又会走入误区。如今许多地方的情况是,有人“有为”了,组织就要考虑  相似文献   

17.
一群能人组合在一起,大致有两种结局:彼此能亲近,出于公心,取长补短,同舟共济,可以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彼此猜忌,争名夺利,则只能把“能”耗在无聊的你争我夺上,让各自的“能”变成了“庸”。一群庸人组合在一起肯定办不成事。但是如果庸人“庸而不俗”,无能归无能,彼此不争不抢,而又能逢上大环境安宁,庶几能维持平安。尽管无为也是过,但总比大家都弄得头破血流、一身伤痕要中看一些。才薄的人,未必没有自知之明,懂得“让”,学会谦和,不安于做庸人,那也有可能随着教训的积累,逐渐地摆脱掉身上的庸气,渐渐地“能”起来。  相似文献   

18.
读报纸、看电视,对反腐惩贪类的报道比较感兴趣。看得多了,逐渐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比如,那些被铐住双手、关进深牢大狱的贪官,面对采访者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威风,多是在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忏悔过去,吃“后悔药”。都絮叨些什么呢?许多贪官都讲到一条,就是责怪自己“放松了学习”,“不懂法,是个‘法盲’”。如果让时光倒流,那些贪官还在台上或正加紧跑官要官谋取更高职位时,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是“法盲”的。可东窗事发之后,对这一点又承认得最快。收受贿赂达数百万之巨、长期与一有夫之妇保持不正当关系的贵州省委原书记刘方仁,以他惯用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换位思维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社会角色,对同一件事,不同角色中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从而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领导者以领导者的角色思维,可以得到在群众的角色上思维所得不到的结论,但又得不到在群众的角色上所能得到的结论。因此,要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更完整、更全面、更准确的结论,可以在思维过程中有意识地暂时离开领导者的角色,从其他社会角色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往往会得到一些不同的看法。将各种不同的看法加以比较和综合,取长补短,“看法”的正确性、科学性也就必然地会提高一个档次。中国人历来推崇“推己及人”的处世态度,要求人们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都是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一想。其实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处世态度,也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法。凡事从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可以  相似文献   

20.
干部考察工作是选人用人的基础,是知人识人的重要渠道。要真实、准确地评价一名干部,作为考察者,就如医生看病一样,需要熟练掌握“望、闻、问、切”技术。一要善“听”。有的谈话人往往因某种原因而有所顾虑,不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闪烁其词,另有所指,这时要听出其弦外之音,引导其谈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思想;有的谈话人可能对考察人不信任,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往往欲言又止,“讲半句、留半句”,这时要听出其情绪变化,尽量打消其思想顾虑,使之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有的谈话人可能会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一些看似很小的细节,这时要敏锐地抓住线索进行询问,很可能会“追”出一些重要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