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6,(3):50-51
石永红在2月5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撰文指出: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有5种典型方式,值得引起高度警惕。一、“蛇吞象”:指规模较小的企业,超常规地兼并重组那些规模实力远大于自身的企业,控股方以很小的成本可以掌控大型企业,由于法律法规的疏漏,极有可能出现大股东侵占国有资产行为的发生,如广东科龙事件等。二、“拉郎配”:指地方政府为促进地方经济的迅速崛起,强行进行“拉郎配”式的重组,有可能“引狼入室”。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0多年时间里,对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人们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上,认为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应该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公共财政的建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开始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转移。对此,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如何看待产权交易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是全国人民的“共有”财产,正因为如此,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倍受国人关注。目前,理论界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有的甚至把正常的产权转让当作国有资产流失,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正确认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有利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1国有资产流失的实质与渠道国有资产流失的实质是国有资产价值量的耗损与缩减。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经营亏损性流失。如由于国有企业技术落后,设备老化,…  相似文献   

4.
王玲  神木 《党风建设》2002,(1):10-12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十多年来,由于管理不善,工作失误和认识上的偏颇等诸多原因,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向账外,流向非国有经济实体,流入私人腰包,甚至流向境外。当前,国有企业正在加快进行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突显。究其原因是纷繁复杂的,因而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倘若任其发展必将阻碍国有企业的进程,乃至危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尽快从改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增强社会公众监督等方面来进行国有资产流失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6.
借企业改制之机,将沉重的“包袱” 甩给老厂,又将表面上大面积 “缩水”的国有资产注入民营新厂。这是国有老厂日渐衰退而民营新厂迅速兴旺的怪现象折射出不法分子侵吞国有资产的伎俩。陕西省西安亚西光电仪器厂1500万国有资产流失案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 近日,该厂原厂长郭海生、副厂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上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流失现象。   从管理体制方面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国有资产所有权虚置。国有资产所有权归全民所有,由政府代表全民进行管理。而政府的相关部门都可以干预国有资产的使用,却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国有企业经营者则认为:国有企业只是国有资产的使用者,不能也不可能负起保护国有资产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因国有资产所有权虚置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第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失控。这主要表现在地…  相似文献   

8.
在2月12日召开的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2015年度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王文斌指出,监事会作为政府加强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督的专门力量,代表国家对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实施监督。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勇于担当新时期"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重任。要以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为主线,进一步明确监督职责定  相似文献   

9.
本刊记者 《江淮》2011,(3):42-43
记者从2011年2月24日召开的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2010年,具有百年历史的淮南矿业集团资产总额占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的六分之一,成为全省第一家资产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集团公司的煤炭产量规模、电力权益规模、房地产规模、上缴税费和职工收入均处于全省企业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已经逐步进入了尾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也常常出现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现象,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沈泉涌 《党风建设》2003,(10):37-38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当中,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最为频繁和激烈。一些国有资产使用者往往打着改革的旗号,乘体制转换之机,在国有企业改制、并购和资产重组中,内外勾结,通过暗箱操作,或故意低估国有资产,或化“公”为“私”.或监守自盗,使国有资产受到巨额损失。人们把这种国有资产流失就像“冰棍”  相似文献   

12.
兵团由于特殊体制以及历史等原因造成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存在如何对兵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授权、如何处理好出资人与企业的关系以及责任、如何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规定,让兵团国有企业接受人大监督等三个方面的困难,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出客观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国有资产在经营过程中的流失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的经营过程跨越了改制前和改制后两个阶段。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使得国有资产的流失于改制后仍在继续,且大多与改制前具有相同的形式,结果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时往往无人问津。因此,有必要在找出原因之后,提出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多项办法,以防止国有资产继续流失,使国有资产在健康的环境中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4.
朱海 《奋斗》2009,(10):56-58
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正式实施。经过15年的立法历程,跨越三届全国人大,这部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企业国有资产法》,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国有资产的监管问题终于“有法可依”,国有资产的管理步入了法治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薛正俭 《党建》2009,(2):49-50
前不久,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检察院查处的宁夏大古铁路公司原董事长孙殿华等人贪污825万余元、私分国有资产783万余元、致使8000余万元国有资产流失的案傩二审宣判。该案是近年来宁夏检察机关查办的国有企业领导人职级最高、涉案金额最大的职务犯罪案件,也是宁夏查办的利用国有企业改制大肆侵吞、私分国有资产数额最大的案件。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已于2008年10月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企业国有资产法》破茧而出,使我国数十万亿国有资产的监管问题实现了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7.
洪程吕 《求贤》2006,(7):28-29
在当今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步伐日益加快。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更新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当今乃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国有企业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领导者的管理方法起着决定作用。以笔者所在建筑施工单位的经验论.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领导者应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予以把握。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一把手”处于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是权力运行的中心,掌握着企业人、财、物的调配权和决策权。“一把手”选得好,可以说企业已成功了一半,加上监督制约到位,企业的兴旺发达就有了保证;“一把手”选得不好,独断专横,贪污受贿,必将造成企业管理的混乱,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相似文献   

19.
策划人语     
《纪检与监察》2003,(6):16-16
近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加快,在国有企业转制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岳池县纪委、监察局共受理反映国有资产流失的信访举报14件次,其中集体上访3次。我们感到,要查清个别国有资产管理者在转让国有资产过程中以权谋私的问题,尤其是收受钱物的问题,难度很大,仅仅依靠查处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会同财政、国资等部门,从2000年3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国有资产管理专项执法监察,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整顿,建章立制,收到了明显成效。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