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达 《今日浙江》2004,(14):31-32
江南6月,正是瓜果飘香时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海宁试点工作也“瓜熟蒂落“了.……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及时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的通知》,分别召开全省涉灾部门和试点县试点工作推进会,部署云南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双柏、建水、盈江3个试点县均成立了以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拟定工作方案、开展动员培训,在州、县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12月1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京组织召开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国试点推进视频会。会议交流普查试点"大会战"工作经验,听取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单位和部分省份全国普查试点准备情况汇报,全面部署全国普查试点工作。会议强调,全国普查试点工作任务重、  相似文献   

4.
正5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情况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就风险普查主要目标、目前工作进展、试点工作经验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回答了记者提问。本刊特此摘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正国务院普查办召开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总结与经验交流工作视频会5月14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务院普查办)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总结与经验交流工作视频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总结全国普查试点工作情况,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重点工程之一。自2019年8月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全国普查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本文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重大意义出发,从把握普查"调查-评估-区划"的基本技术体系,厘清评估与区划工作中的五对关系,探索普查成果的推广应用等内容进行分析,为全国普查提供权威解读。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前期一系列扎实稳打的准备工作。从组织实施、技术规范、软件建设、数据汇交及成果应用,再到人员资金等多方面保障,风险普查的前期准备与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为风险普查在全国铺开积势蓄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效益状况,为制定“十一五”规划,为优化经济结构,改进宏观调控,开拓新的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全面、翔实、科学的信息,国务院决定在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把原来单独进行的基本单位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合并在一起,并把建筑业纳入其中。我省经济普查是全国经济普查的组成部分,是按全国的统一部署来开展的。2005年底,第一次经济普查圆满结束,我省获得了大量“原汁原味”的第一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的结果显示,我省2004年G D P现价…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8,(2):43-43
今年2月底.国务院农普办和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主要数据.本刊摘登如下。继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后,于2006年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我国所有住在农村的或从事农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调查.涉及4万多个乡级行政单位.22592万个住户,填报普查表近5亿张。  相似文献   

10.
宁夏回族自治区三面环沙、地形复杂、生态脆弱,自然灾害多发易发,灾害防治形势严峻。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全区紧紧抓住关键环节,推进三级联动,编制三层方案,强化三重保障,做好三个结合,查找三项不足,确保组织领导、责任分工、配套支撑、推进落实、有效衔接到位,为当地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全面开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杨波 《中国减灾》2023,(17):58-59
<正>2020年8月,山东省滨州市被确定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6个试点地级市之一,全市7个行政县(市、区)全部纳入试点范围。滨州市及各试点县(市、区)早谋划、早着手,找准“落针点”、磨好“绣花针”、织好“一张网”,多措并举做好普查成果应用试点工作,进一步夯实保障基础,提升灾害防治能力,形成了“滨州经验”,打造出“滨州样板”。  相似文献   

12.
正国务院普查办召开第33次主任办公会6月9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第33次主任办公会。会议听取了第32次主任办公会部署工作落实情况和6月份重点工作安排汇报,讨论了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材料准备、120个试点县数据横向汇交工作进展、省级版数据管理汇交软件开发及地方横向汇交方案、全国普查业务培训材料筹备、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系统建设等重点工作,研究解决存在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8月3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查地方试点工作的通知》,山东省滨州市被确定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地级市之一。随后,滨州市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风险普查工作,破解"综合""质量""应用"三大难点,努力形成市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滨州经验"。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并与国家编制五年计划更好衔接,推进国民经济核算与统计调查体系的综合配套改革,国务院决定,将原定于2003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推迟,与计划在2005年开展的第四次全国工业普查和2006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合并,同时将建筑业纳入普查范围,在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今后全国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逢8的年份实施。因农业普查周期较长(仍按每10年进行一次),且又非常重要,继续单独进行。现将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此次经济普查,主要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建立健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2月25日,在寒风细雨中的南宁民族广场人头攒动,彩球飘舞,丰富多彩的宣传板报摆满周边,广西“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宣传日活动在此举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郭声琨出席并讲话。自治区领导陈光明、潘鸿权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宣传日活动。郭声琨指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调整普查周期、整合普查项目后开展的第一次大型国情国力调查,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搞好经济普查,对摸清我区家底,准确掌握区情,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拓新的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低山丘陵地区,深圳市龙岗区多发台风、暴雨、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影响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2020年年中以来,龙岗区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普查试点工作,其中,普查数据更新共享等做法获国务院普查办调研指导组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日报》近日刊登伍义林的文章说,日前,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显示,产业工人出现新特征,非国有企业中的产业工人已逾5000万,超过全国产业工人的半数。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四川省成都市坚持高位谋划、周密部署,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积极开展普查成果应用等方面的探索。成都市利用普查获取的各项数据,初步建立普查成果运用系统,为当地政府应对地震灾害提供决策依据,指导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助力成都市极端暴雨洪涝巨灾情景构建试点工作开展,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背景情况和重要意义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曾先后于2004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分别开展了四次(第一次因2003年“非典”疫情推迟至2004年开展)。  相似文献   

20.
豫政〔2 0 0 4〕 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 (国发〔2 0 0 3〕 2 9号 ) ,我国将于 2 0 0 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为切实做好我省的经济普查工作 ,特作如下通知 :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本次普查是国务院调整和合并基本单位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工业普查、建筑业普查后进行的第一次综合性普查 ,通过普查将全面掌握我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 ,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 (含编码 )及其数据库系统。认真搞好经济普查 ,对研究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