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恩江  丁兆明 《人民论坛》2012,(20):162-163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大学生在政治领域的社会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特征和重要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段志坚 《人民论坛》2010,(5):264-265
大学阶段是个人政治观念、意识形态及政治情感趋向成熟的阶段,在政治社会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应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社会实践、发挥大众媒介的作用以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来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张安强 《前沿》2010,(3):130-132
大学生如何政治社会化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和兴衰存亡。因此,要不断深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路径,促使大学生顺利完成政治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蔡锋 《前沿》2006,(12):172-174
转型期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既有“社会化不足”的现象,也有“过度社会化”之征兆;大学生社会化教育包括政治社会化、知识技能的社会化以及道德社会化,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调整学科和课程结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他们和社会的良性互动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就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高等学校有目的影响,促使大学生掌握社会主义的政治规范,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形成良好的政治行为习惯。政治社会是每个人都面临的一个人生课题,它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和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方向。纵观建国以来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每当这种政治社会化进展顺利的时候,大学生就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而努力学习,拼搏进取,受到党和社会  相似文献   

6.
解冰冰 《传承》2009,(8):96-97
加强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需要,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一项迫切并且长期的工程,要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渠道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加强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需要,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一项迫切并且长期的工程,要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渠道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吴洁 《前沿》2008,(8):145-147
政治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实现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集中实现形式。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偏差,本文因此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举措。加强主体价值观教育,明确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革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丰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手段;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现实与功利之间:论大学生社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的任务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 :学会适应社会和积极进入社会。人与社会和谐 ,人与社会互动。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的历史阶段 ,其社会化水平相比于过去的大学生是大大地提高了。同时 ,大学生的社会化也具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和功利色彩。高校的学生管理应该研究和适应大学生社会化的新特点 ,在教学管理、活动管理和生活管理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会化,是大学生由"自然人"进一步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它既是大学生成才的要求,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目的.就是说,高校培养"四有"人才,归根到底,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服务,它要求高校和大学生本身自觉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科学和道德的进程.一、大学生社会化和青年社会化的比较大学生社会化是青年社会化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同青年社会化没什么不同,只是社会化的程度和社会教化主体的差异.1.对一般社会青年来说(指非学生),从形式上,  相似文献   

11.
王梅 《青年论坛》2008,1(2):36-38
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深入研究其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涵义及变化趋向,实现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调适与引导,使其政治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达到某种一致性,有利于高校稳定与国家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2.
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是近年来政治学研究的新热点。作为微博最为庞大的使用群体,青年的微博政治参与问题更加值得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面向大学生搜集实证资料,对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现状、价值判断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程度仍然较低,但是存在参与高涨的可能性;除了微博自身因素外,政治环境、社会心理和个体特征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地冲击着社会政治生活,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是柄“双刃剑”,它不仅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政治训练、加速其政治社会化进程,也会因为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而影响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建设.因此,党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学校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因势利导,引导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加速其政治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韩李云 《中国发展》2008,8(3):29-34
政治社会化的代际特征既有其普遍性也有特定的变化,自觉认识和处理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化代际特征的影响,是既定共同体坚定人们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信心、以及维持相应制度的合法性支持和运作实效的必需。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当前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政治价值取向的功利化、政治认同的模糊化、以及政治参与的冷漠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未来。大学生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是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延续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促进政府和学校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需要;是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金万成  郭刚 《人民论坛》2011,(7):178-179
大学生网络政治社会化表现出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的特征。政府要加快制定相关法规,加大对网络违法与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政治信息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大学生网络与现实相结合的政治参与行为;大学生应该加强对网络规范及相关法律的学习,多参加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金林南 《求索》2007,(12):55-57
政治社会化理论是对政治社会化现象的理性认知,它源于古代希腊的政治理论,构成了西方经验主义政治学的理论渊源。与现代政治社会化理论相比,传统政治社会化理论还不具备自觉的理论基础和学科要素。社会学与政治学的独立使现代政治社会化理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治社会学的诞生表明政治社会化理论不仅具备了专属的学科名称,而且在学科制度、研究成果、方法论及研究对象等方面都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现代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给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带来了积极的效应而且也带来了消极效应.如何应对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带来的双重效应,引导大学生成长为健康的"政治人"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浙江省7所高校近2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上网频率的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此,要加强我国主流网络媒体建设,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政治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网络政治信息是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发展的一种新兴载体,因其覆盖面广、时效性强、自主选择等特征,为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培养政治认知、政治责任感发挥极大的正能量作用。同时,网络政治信息传播也是一把双刃剑,不良、消极的一面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带来一定的负能量。因此,通过探索网络政治信息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调控,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政治信息传播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正能量,调节网络政治信息对青少年的负能量作用,从而促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