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民事诉讼司法解释之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民事诉讼司法解释的历史演进大体可分成两个阶段。在前30年,民事诉讼司法解释的目的直接而明确,在立法缺位的情况下,出于审判工作的需要,法院不得不自行颁布相关规定,民事诉讼司法解释起到了创制法律的作用。80年代以后,民事诉讼司法解释的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弥补立法不足和解释法律之外,司法解释已经成为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推动司法改革最主要的手段,司法解释与司法改革紧密相关。在历史演进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由一种立法替代技术逐步演变为一种法院推动司法改革的权力技术,每个阶段都具有造法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举证责任制度又直接决定着民事诉讼机制的科学构筑和合理运行.人民法院自80年代后叶起即大力推行的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也大抵从举证责任制度的重构入手.1991年民事诉讼法对改革的成果以基本法形式作出充分肯定,确立了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举证为主,人民法院必要查证为辅的诉讼模式.这一模式体现了现代民事诉讼立法的公正与效益的价值取向,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必将是积极而深远的.但是,我们知道,良好的法制愿望和形式完备的法律制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民事诉讼制度研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大利对传统的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内容涉及面广,但主要目的在于克服诉讼迟延,改革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存在局部性和零散性等不足,致使诉讼迟延问题仍将困扰意大利的民事审判法官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模式理论自199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其所倡导的向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转型的改革进路由于精当描述并批判了当时中国司法实践的现实状态和准确指明并预测了未来中国司法改革的方向,在学科内外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但进入21世纪以后,民事诉讼模式理论也面临着空心化和空谈化的批评,理论界提出了协同主义等概念试图挑战当事人主义的地位,而实务界所倡导的司法能动等理念和相关制度改革也与当事人主义构成悖反.从方法论的角度观察,民事诉讼模式理论发挥着范式革命的效果,而当事人主义则在可证伪性和确定性的意义上是具有科学性.因而,民事诉讼模式理论目前的危机并非因为其不够科学,而是由于过于宏观,无法直接指导具体的制度设计和操作,有必要加大中层概念的研究,根据民事诉讼模式的原理,形成关于诉讼行为、诉讼标的等中层概念的通说,民事诉讼模式理论当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刑事侦查制度的改革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1988年刑事诉讼法典的制定与颁布标志着该国由审问式侦查模式向对抗式侦查模式的根本转变,如此激进的改革备受世人瞩目,考察意大利刑事侦查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其运作实践,从中探索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规律,对我国刑事侦查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就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意图与其他法律制度同样,民事诉讼制度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这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在世界范围内,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在布什执政时代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民事司法改革,日本也几乎在同时期开始了对具有100年历史、古老的《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历经五载有余终得以于1996年完成。我国也在90年代初完成了新《民事诉讼法》的制定,并以新《民事诉讼法》的制定为契机,在90年代中期掀起了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热潮,迄今正沸腾不已。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最初确立于2002牟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之中.该制度的建立,不仅以证据适时提出主义取代了证据随时提出主义,而且在维护程序公正、提高诉讼效率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1998)》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树洁  冷根源 《法学家》2001,(2):112-1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掀起了民事司法改革的热潮,英国作为普通法系的代表性国家也不例外.自11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民事诉讼制度历经数世纪的发展演变,已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1982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试行)第1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条原则性的规定为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奠定了法律基础。随着改革和开放、搞活的不断深入,各种民事、经济关系日趋复杂,其中涉及国家、集体和公民重大利益的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愈来愈多,这也在客观上对检察机关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参加民事诉讼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但是,民事诉讼法(试行)中对检察机关如何参加民事诉讼的程序未作具体规定,致使检察机  相似文献   

10.
李嘉建 《中国司法》2012,(11):67-69
2012年8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经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1991年《民事诉讼法》颁布以来的第二次修正。作为调整民事诉讼活动,确定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民事诉讼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公证制度的价值之一,就是预防纠纷,减少诉讼或简化诉讼,因此公证工作与《民事诉讼法》的内容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