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和印度都是传统医药大国,在现行的知识产权体系下对传统医药的保护存在一定困难。印度通过传统医药公开化和非专利防御性数据库对传统医药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则通过构建基本法、知识产权特别法、行政法规多层次法律和中医药专利数据库对传统医药进行特别保护。通过对两国相关制度的比较,对中国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闵家慧 《法制与社会》2012,(20):191-192
中国虽然拥有很大的医药市场,但是中国的医药企业却在激烈的竞争中趋于弱势,面临着困境,这不仅仅源自于企业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缺失,同时也是因为中国在医药专利起步较晚,专利保护较为滞后。所以我国应当在《专利法》、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医药数据保护等问题上着重予以改进,使中国的医药企业可以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利润。  相似文献   

3.
在医药技术、医药经济和医药产业倍受关注的今天,药品专利保护所具有的激励研发创新、提升科技竞争力、促进信息技术公开的基本功能已经成为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对药品专利保护与中国医药产业科技发展实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药品专利保护对科技发展实力具有显著影响,其弹性系数为O.557.  相似文献   

4.
中国取得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权以来,各个相关领域的准备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开展,面对我国专利保护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的现状,加强企业专利保护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应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建立在以西方科技为发展基点、西医药为主要保护对象、专利保护为核心手段基础之上的产权保护制度.在应对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时,一味遵循西药的专利保护制度无法适应中医药理论体系,依靠专利制度进行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往往捉襟见肘.相比之下,长期处于专利制度云翳背后的技术秘密保护手段,能够有效弥补传统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足,成为了中医药产权保护的新常态.同时,技术秘密保护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并与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信息公开制度存在冲突.本文致力于主动审视技术秘密保护手段在中医药产权保护领域的独特价值,积极找寻破解中医药技术秘密保护困境的方法,从法律视角提供构建和完善中医药技术秘密保护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赵一芙 《行政与法》2007,(7):128-128,F0003
TRIPS协定将传统的专利保护客体扩大到所有技术领域的任何发明,将医药产品及方法纳入了专利保护的范围,以致受专利保护的药品价格大幅上扬,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产生健康危机。本文试图在分析《多哈宣言》及其《执行决议》中关于强制许可制度规定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可将其作为解决公共健康危机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下简称TRIPS或TRIPS协定)将专利保护扩大到医药产品,它要求WTO所有成员承认并加强对包括医药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这给发展中国家防治传染病计划带来许多困难。然而TRIPS协定同时也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公共健康保护的需求,和其他知识产权一样,对专利保护规定了许多例外或限制。这些知识产权的例外和限制就可以作为发展中国家获得专利药品的选择途径,包括强制许可、平行进口和第TRIPS第30条规定的专利权“有限例外”。本文意图通过对这些选择途径进行分析,对相关条款进行解释,并找出这些条款中需要进一步澄清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我非常高兴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医药与化工知识产权高峰论坛.医药和化工领域是对知识产权制度依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制药工业界更是视专利保护为其生命线.正如我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的那样,在当前形势下,来自政府、产业、中介等各个领域的人士共聚一堂,从不同层面深入探讨医药化工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这对促进知识产权领域的更好合作,提高医药化工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反公地悲剧"理论与实践——以药品专利保护分析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保护医药事业的发展进步,对药品实行专利保护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专利药品涉及多项专利权且难以进行专利授权或交易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医药研发资源闲置,从而陷入专利药品的"反公地悲剧"。本文从"反公地悲剧"的理论视角,通过建立牧场"放牧模型",分析了我国当前条件下所存在的药品专利保护"反公地悲剧"现象,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0.
基因专利保护范围边界的确定是当前生物科技专利领域中争论的焦点之一。专利保护范围决定着专利垄断权的实际价值,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直接影响着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梳理美国、德国、瑞士和日本在基因专利保护范围上的发展变迁趋势,同时初步探讨对我国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界定方面给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TRIPS协议将医药产品纳入专利保护范围以后,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药品专利和公共健康二者利益如何平衡的争执。本文在浅述药品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双方争端由来的基础上,浅谈了争执双方的利益所在,然后从社会价值、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衡平目标等方面分析后,笔者认为,在当前公共健康不断受到AIDS、SARS、禽流感等高发传染性疾病的挑战的情况下,应在保护药品知识产权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公共健康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技术诞生于二十世纪下半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等领域,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技术。但是,发达国家凭借其生物技术优势,特别是透过TRIPs协议框架,采取专利保护方式,对发展中国家遗传资源进行掠夺,这与CBD体系下的基因资源保护背道而驰。发展中国家必须合理利用CBD机制予以积极应对,维护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试图就苹果公司与三星公司之间"专利战"(Apple Inc.v.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探讨现代语境下的知识产权中专利制度的保护界限问题,厘清公共物品与专有领域之间的界限,探讨专利"圈地"的正当性,在就中国现当下手机领域的专利保护制度给出自己的分析和建议的同时探究专利诉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专利复审和无效的行政执法过程中,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对专利申请能否被授予专利权以及专利权能否维持有效起关键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为维护身心健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期望从医药市场得到长期丰厚的回报。近年来,国内外医药企业借助于医药专利权来保护自身利益,或者为防止滥用专利权而维护公众利益的医药专利权纠纷愈来愈多。在涉及医药领域的专利复审和无效案件中,当事人以药品技术标准及其相关文件作为证据的情形相应增多,一些重要案件在业界内外引起了关注,与药品标准有关的一些问题浮出水面,药品标准也成为日趋重要的一类证据。  相似文献   

15.
杨帆 《法制与社会》2013,(13):242-243
医药行业是无形资产集中的重要领域之一,世界各国对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都十分重视。1982年起,我国逐渐建立起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解决了药品专利、商标等问题,却忽略了说明书的著作权保护,作为仿制药生产大国,药品说明书著作权争议频发。本文通过探讨现有规定的缺陷,提出建议,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植物的专利保护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基因植物在解决粮食、环境问题等方面起到重大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一些发达国家认为有必要用专利法来保护转基因植物。本文介绍了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对转基因植物保护的现状,分析了转基因植物的可专利性和用专利保护的可行性。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对转基因植物的专利保护从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为了保护中国的利益,暂时还不应对转基因植物提供专利保护。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法律》2009,(5):61-61
由美国律商联讯公司主办,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协办,《科技与法律》杂志媒体支持的“中国医药法律和合规论坛”于2009年8月27日-28日在上海斯格威铂尔曼大酒店举行。会议围绕中国医药创新政策与法律、药品安全监管现状、医药产业升级、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问题,交流介绍了中美有关药品安全的最新立法,深入剖析了医药行业的法律风险管理和药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8.
同世界各国专利法一样,中国专利法是国内法,也是涉外法。专利法第25条规定,食品、饮料之类不授予专利权,也就是说不能申报专利,这使得一些人为食品、饮料的专利保护“望法兴叹”,大大影响了该技术领域中的专利申请和必要的专利法律保护。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食品、饮料专利保护途径的问题。一、正确理解专利法,积极申报方法专利。大家知道,食品、饮料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为了保护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和我国该技术领域的合法权益,参考大多数国家的经验,专利法第25条中规定了对食品、饮料之类不授予专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举办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研讨会于1998年5月5日~7日在京召开。来自知识产权领域从事专利、商标、版权、司法审判工作的代表,工业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马连元主持会议,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兼专利委员会主任姜颖致开幕词,指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专利法于 1985年 4月 1日正式施行,从开始起就显示了立足中国国情和起点高的特点。 1992年通过的专利法修正案扩大了专利保护的技术领域,延长了三种专利的保护期限,使我国在专利保护水平方面基本达到了 TRIPS协议的规定。面临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 21世纪,随着以国企改革为中心的各项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鉴于“入世”前景已经明朗,为充分发挥专利以及知识产权制度在技术创新、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九届人大常委会第 17次会议于 2000年 8月 25日通过了对专利法的第二次修正。本次修改吸收了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