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子犯错,父母之过”。未满14周岁的男孩奸淫幼女,未充分行使监护职责的父母被告上法庭,从而引爆我国幼女索赔贞操赔偿金第一案——  相似文献   

2.
王丹 《人民调解》2016,(4):46-47
一、死亡赔偿金能否作为遗产继承?2014年,张某因车祸死亡,获死亡赔偿金50多万元。张某弟弟受张某妻儿和父母的委托,代他们领取了该死亡赔偿金。但办理完张某的丧事后,张某弟弟将剩余赔偿金全部据为己有,拒绝分给其他人。张某妻儿和父母认为,该死亡赔偿金应为张某的遗产,应进行法定继承,张某弟弟没有继承权,所以不应获得此赔偿金。双方为此发生纠纷,到调委会进行咨询,死亡赔偿金能  相似文献   

3.
精神损害赔偿是对受害人精神损害的救济和抚慰,是救济人身权利损害的重要办法,是侵权损害赔偿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功能及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金原则的论述,提出要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一、贞操权侵害的精神赔偿;二、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三、配偶权侵害的精神赔偿;四、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五、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06,(8):46-46
问:我和胡某半年前离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胡某到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人身险,在保单受益人一栏,写下了我的名字。1个月前,胡某死于一场交通事故,根据保险合同将获得8万元的赔偿金。按照法律的规定,这笔赔偿金应归我享有。然而,此时胡某的父母出面干涉,称我已与胡某离婚,不再是保险受益人,该笔赔偿金应作为遗产由他们继承。请问:离婚后,我还是前夫人寿保险的受益人吗?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院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支持当事人提出的死亡赔偿金做法不一.有关法院以死亡赔偿金是精神损害赔偿,或认为我国附带民事诉讼不支持死亡赔偿金之间接物质损失,或者以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为由不支持死亡赔偿金的做法,都值得商榷.我国应当在刑事附带民事裁判中统一支持死亡赔偿金的适用,以尽快结束死亡赔偿金在我国附带民事裁判中适用不统一的混乱状况.  相似文献   

6.
刘正祥 《政法学刊》2008,25(1):58-62
贞操,一直是个古老而沉重的道德话语,但在法律语境下讨论贞操及贞操权,整个人类仅有百余年的历史而已。在我国,现行法并无贞操权的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也多对此畏缩不前。去年东莞法院的一纸"贞操权判决",无疑具有强烈的破冰意义。在民法的视域中对贞操权进行系统梳理和辨析,将会完善公民人格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张婷婷 《法制与社会》2012,(13):249-250
整个死亡赔偿金制度都是围绕着死亡赔偿金这一基础概念构建起来的.如何界定死亡赔偿金,将直接影响到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请求权主体、赔偿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然而,纵观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立法层面还是司法实践层面,抑或学理层面,都对这一概念的界定、称谓模糊不清,甚至相互冲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界定,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8.
死亡赔偿金制度是受害人因侵权行为死亡后,法律规定赔偿给死者近亲属的一项法律制度,死亡赔偿金对受害人近亲属的利益关系重大,因此制定完善的死亡赔偿金制度将有利于死者近亲属利益的保护。本文通过明确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和适用范围,提出制定统一的死亡赔偿金标准的建议,以示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9.
冯仑 《法人》2009,(12)
民营企业只有守住贞操,才可能突破增长极限我们民营企业经常是只注意金钱,不注意贞操,守住贞操牵扯到生死存亡,必须要高度重视。贞操是什么呢?就是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首例贞操损害赔偿案的法理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5月,被称为大陆首例的贞操损害赔偿案,由深圳市中院开庭审理。对于强奸犯罪被害人的贞操损害赔偿,我国目前的立法尚属空白。无论是从平抚被害人的伤痛、体现犯罪人与司法体系对被害人人格、价值的尊重,还是鼓励被害人举报犯罪、遏制强奸犯罪等方面考虑,我国都应该明确赋予强奸犯罪被害人贞操损害赔偿请求权。强奸犯罪被害人获得赔偿应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不是个别的案例。贞操损害赔偿诉讼宜采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审理,赔偿范围应包括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两个方面。在贞操损害赔偿中,不能忽略被害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冯仑 《法人》2009,(12):84-84
我们民营企业经常是只注意金钱,不注意“贞操”,守住贞操牵扯到生死存亡,必须要高度重视。贞操是什么呢?就是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法庭内外》2006,(8):59-59
我和胡某半年前离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胡某到保险公司投保了—份人身险,在保险单受益人一栏,写下了我的名字。1个月前,胡某死于一场交通事故,根据保险合同将获得8万元的赔偿金。按照保险法的规定,这笔赔偿佥应归受益人,也就是归我享有。然而,此时胡某的父母出面干涉,称我已与胡某离婚,不再是保险受益人,该笔赔偿金应作为遗产由他们继承。 请问:离婚了,我还是前夫人寿保险的受益人吗?  相似文献   

13.
对死亡赔偿金中“同命不同价”规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起"同命不同价"的案件受到各方的关注和争论,从而引发了笔者对人身损害赔偿金中的死亡赔偿金的若干思考。本文从"同命不同价"这一现象入手,对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和赔偿标准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对现行死亡赔偿金的若干质疑和思考,以期助益于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4.
受害人车祸伤残后因意外发病死亡,其近亲属能否索取残疾赔偿金?依照以往的惯例,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只有受害人活着,才存在劳动能力丧失或减少的基础,如果伤者已经死亡,其计算残疾赔偿金的载体或基础已不复存在,残疾赔偿金的赔偿成为不必要;而且残疾赔偿金请求权具有绝对人身专属权,不具有可继承性,伤者死亡后,伤者的继承人对残疾赔偿金一般不享有请求权.  相似文献   

15.
十五年前,正在上班的儿子被工友刺死,因凶手患有精神病,没有被追究刑事贵任,老夫妻俩只领取了1万5千多元工亡保险金.为了给死去的儿子讨说法,老夫妻俩数次上访,一直未果.十五年后,在律师的援助下,风烛残年的老夫妻俩将凶手及其父母、所在单位告上了法庭,讨要巨额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相似文献   

16.
<侵权责任法>对死亡赔偿金的规定较为模糊,仅第17条规定了特殊情形下以相同数额确立死亡赔偿金,即"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该条规定斧正了死亡赔偿金制度,其积极意义不容置疑,但死亡赔偿金"城乡二元化"(即同命不同价)问题并未完全厘清,[1]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这就使得我们在肯定<侵权...  相似文献   

17.
破产还债程序中人身损害赔偿金清偿顺序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法制与社会》2011,(21):112-113
根据现行((破产法>、<民事诉讼法>以及有关企业破产方面的司法解释,人身损害赔偿金应列入第三顺序进行清偿.在司法实践中,受害人的人身损害赔偿金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从法律彰显正义保障人权的角度来看,应将人身损害赔偿金作为优先的受偿顺序即第一顺序得到清偿.  相似文献   

18.
在罗马法中,夫妻的贞操义务与罗马法上先后经历的两种婚姻形态紧密相连,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有夫权的婚姻下与无夫权的婚姻下夫妻贞操义务的变迁,展现了夫权对夫妻贞操义务的影响和妻子在婚姻中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贞操又叫贞节,是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封建道德。它是男权社会迫害女性的精神工具,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女性却必须严守贞操,甚至以身殉节。在古代男权社会中,贞节观念好似勒在古代妇女脖子上的一条绳索。它既是对女性进行单方面性禁铜的武器,也是长久以来形成的陋习在观念上的表现。因此,古代的女人宁愿饿死,也不愿失去贞操。然而,古代的女人一旦被打人大牢,成为女冈,便等于从此失去了贞操。  相似文献   

20.
一次施工事故,一个家庭顶梁柱的倒下,一笔告慰亲人的赔偿金,一个侵吞赔偿金的罪恶想法……构成了一笔死亡赔偿金失踪之谜的全部要件。为把这笔赔偿金交到两名应得到它的未成年人手中,武隆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不辞辛劳、锲而不舍收集补充证据,最终与县法院通力合作,维护了社会公平和心中那份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