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出狱人社会保护境域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狱人保护工作在中国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对犯罪预防、平衡社会关系意义重要.出狱人应当被视为被犯罪破坏的对象,同样需要恢复性保护.公众对于出狱人应有宽容和责任感,给予其帮助,这有助于防止再犯罪从而有效保护社会.加强出狱人保护工作,应制定专门的出狱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出狱人的权利、义务,完善出狱人社会保障机制;应构建包括生活保险、待业保险等内容的出狱人社会保险制度,维持出狱人最基本的生活;应修改刑事法,增设前科消灭制度,以消除社会对出狱人的歧视;应实行罪犯劳动报酬制度,激发其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出狱人自食其力的意识;应构建出狱人社会救助体系,在政府督导模式下,促进民间力量积极开展出狱人社会帮教工作,鼓励慈善团体将扶助出狱人纳入慈善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2.
社区矫正工作和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并特别强调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工作中,存在接茬不到位、回归难安置、帮教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为使这项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应切实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管理体制,实行社会化帮教,加强专门工作,强化控制能力,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实现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除好逸恶劳、贪图享乐、自暴自弃和逃避现实等主观原因,还包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部门衔接不紧密、帮教环节薄弱、安置难度大等客观原因,文章提出了社会各部门分工协作,妥善安置和从重处罚重新犯罪,降低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的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5.
真情永远──上海“七一”现象透视本刊记者翟永太人不可能独立生存,需要社会,乃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帮助。这种帮助,对那些刚刚走出大墙的刑释解教人员来说,则显得更为重要。上海市静安区“七一”运输公司,就是一家专门安置教育刑释解教人员的特殊企业。也正因为公司...  相似文献   

6.
《公民导刊》2004,(12):18-22
10月27日上午,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清江渔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正式挂牌成立,据了解,这是该省首家由刑释解教人员自己创办的安置帮教基地。此前,全国各地也陆续传来为了让刑释解教人员立足于社会而全社会积极参与行动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7.
正吴江路近南京西路,一幢并不起眼的白色宿舍楼,上海市人大代表王元洪和好友毕智江共同创建的上海洪智城市小区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洪智中心")就坐落于此。对于不少曾经迷失自我的刑释解教人员而言,这里是他们重返社会后的"中途驿站"。20多年来,王元洪代表和同伴秉持"帮教一个人,挽救一个  相似文献   

8.
实施编制管理实名制就是建立科学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人员调配和财政预算管理,强化对机构编制、人员调配和财政预算工作的社会监督,促进编制工作走上法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一、实行编制管理实名制的重要意义编制管理实名制,是指将编制管理和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紧密结合,严格按照核定的人员编制数和人事管理、经费管理的政策规定,将编制与在编实有人员、工资支付一一对应,将编制和工资支付落实到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每一个具体人,并向社会公开的一种管理方式和制度。实行编制管理实名制,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意…  相似文献   

9.
周红格  ;任孝东 《前沿》2009,(13):80-82
环境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民族地区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要解决民族地区环境问题,必须借鉴国外立法与司法实践,针对自身立法的不足,建立起完整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民族地区公众参与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公安统计报表中没有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统计,对所有刑释解教人员全面调查计算重新犯罪率又不切实际。本文是利用数量统计理论──分层抽样方法计算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03,(8):7-11
一、关于思想认识问题 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我国多年实行的是收容遣送制度.  相似文献   

12.
●无缝对接工程使基层司法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帮教对象,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避免了以往在释放后再去调查对接、不利查找的弊端。●"职业导航"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提升就业谋生能力,促进这些昔日浪子顺利就业,增强社会归属感,从而有效降低重新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创新分类管理的帮教模式,对刑释解教人员开展综合评估,将其分为重点对象、一般对象和表现良好对象三类帮教等级。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以确保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实效。罪犯是心理问题高发的人群之一,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是新形势下深化教育改造工作的又一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我国加入WTO后,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将面临着新的挑战。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以维护和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并制裁侵权行为人为目的,既是侵权行为最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又是知识产权制度得以实现的最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及国外有关立法,探讨了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特点、赔偿的原则、赔偿的数额等问题,建议在我国的知识保护制度中将知识产权侵权认定的要素具体化,并增加知识产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全党全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如何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是一个事关社会治安稳定、和谐社会构建、百姓安居乐业的全局性根本问题。面对当前新时期新形势,查找“病因”,对症“下药”,是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周永康同志提出:“耍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  相似文献   

17.
高静波 《人民公安》2005,(15):58-60
2005年3月6日至3月18日,我随安置帮教工作考察团,赴德国、法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行考察。为期两周的欧洲之行,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空间上的跨越,而且是一次思想认识上的跨越,领略了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的同时,了解到德、法两国社会制度以及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方式和措施,见闻颇多,收获颇丰。中国与德、法两国的安置帮教工作之比较我参观了德国三塔傅监狱,实地走访了法国93省圣丹尼帮教中心和92省塞纳帮教中心,前往德国汉堡市司法局、法国国家就业局以及德国汉堡服刑者服务协会、德国社会融入帮助协会、法国帮教协会,与德、法…  相似文献   

18.
国外反对对妇女家庭暴力理论与制度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暴力,特别是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外已形成了许多较成熟的理论、制度。我国至今没有反家庭暴力的专门立法,现存的有关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比较笼统,导致法律实践中对受暴妇女的保护和救济力度不够。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夫妻共有关系强制中止制度、保护令制度、“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受暴妇女临时庇护机构、社会性别理论,结合我国的国情,完善我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制度,以切实维护妇女的权益。  相似文献   

19.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为保护公共利益而设置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在国外被普遍采用。在我国,由于各种观念上和制度上的原因,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均处于探索阶段,这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极为不利。所以,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至少仍有司法观念、原告资格、受案范围及具体程序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涉外保卫,又称公安涉外管理,它是我国公安机关依靠有关部门、单位和群众对来我国的外国人及其有关的事进行行政管理的一项工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加速发展,来华的外国人将会大幅度增加,涉外保卫的任务将日趋繁重。在涉外保卫工作中,内部单位的涉外保卫尤为突出。因为:1.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一些企业单位与国外的交往日益频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日益增多,而且一般均需外国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前来安装、调试、维修和培训我国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2.随着国际间交往扩大,一些高等院校和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