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刑法》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罪”一章中,设立了“侵犯知识产权罪”,从第213条到217条,共设立五个罪名,分别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罪、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罪、侵犯他人专利权罪、侵犯著作权罪。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犯罪刑罚完善论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刑罚设置中存在着刑种配置不当、罪刑设置不均衡等问题.在新一轮的知识产权法律变革中,应当取消管制刑,采用限额或者倍比罚金制,完善单位犯罪中有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降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法定刑.针对不同的商业秘密犯罪行为规定不同的法定刑.  相似文献   

3.
向莉  李新强 《法制与社会》2012,(11):114-115
假冒注册商标犯罪案件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中是属于高发案件,仅以深圳某区为例,2010年共受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319件476人,其中侵犯知识产权案43件65人,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的假冒注册商标案件31件47人,占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总量72%,同比2009年增长29%,同比2008年增长63%。在此类案件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侵权产品的非法经营数额或者违法所得数额(本文统称为"犯罪数额")的认定方面,该数额不仅用于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也用于判断行为人的行为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是否达到了"情节特别严重",是罪与非罪、罪轻罪重的重要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新生  刘津慧 《天津检察》2006,(3):22-23,25
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的一个罪名,是指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行为,日前,我们办理了一起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的案件,在此,笔者就办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谈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内侵犯知识产权罪中的一种。此类案件在我市发生甚少。日前,我院受理了一起此种案件。在缺乏判例和经验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在犯罪情节上应如何认定,成为本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周勇 《法治研究》2006,(3):28-31
2005年5月,由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立案侦查的南通芭蕾米拉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外商独资企业,以下简称芭蕾米拉公司)假冒注册商标案,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山鹰行动”中,被公安部挂牌督办,并列为“全国十大商标侵权”案件之一。随后,公安部、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法制日报》等主流媒体,公开曝光芭蕾米扭公司假冒注册商标的违法经营数额高达200多万美元。这是首例黎巴嫩籍外国人在中国假冒国际知名品牌注册商标的跨国犯罪大案,因而也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关注督办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要案。  相似文献   

7.
2002年至今,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型知识产权纠纷699件,其中2008年受理案件272件,比七年前增长23倍多。据了解,中山中院知识产权案件历年来数量居前5名的依次为:音像销售商销售盗版光盘侵犯著作权案件129件,灯饰行业侵犯专利权及其他权利案件71件,超市侵犯商标权案件66件,房产公司广告侵犯著作权案件30件,网吧非法下载侵犯著作权案件22件。今年,  相似文献   

8.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一切侵犯和损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我国商标法第38条、商标法实施细则第41条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了界定。根据法律规定,商标侵权行为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二是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三是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这种商标标识;四是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具体表现为:(1)经销明知或应知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2)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  相似文献   

9.
严瑾丽  杨睿 《检察风云》2014,(14):40-41
今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前,一批涉嫌假冒国际知名品牌的箱包欲从上海销往非洲,被海关查扣,货值达40余万元。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闻讯后,首次联合公安、法院、被侵权单位提前介入,对涉案赃物的图案标识是否构成侵权进行了现场比对……静安区检察院金融和知识产权科副科长毛文静表示,2013年以来该院办理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90%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隐蔽化、网络化、复杂化"成该类犯罪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案讯点击     
《法律与生活》2012,(13):64
前4个月全国查处侵权假冒案近8万起校长唐世明6月12日,商务部就2012年我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进展情况,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据初步统计,1~4月,全国行政执法机关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7.8773万起、涉案金额18.1亿元、办结4.4371万起、移送司法机关1016起、捣毁窝点4065个。据介绍,在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2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中,要求围绕商标权、版权、专利权等领域,网络零售网站、进出口等环节,药品、  相似文献   

11.
抢劫、抢夺(简称“双抢”)犯罪是广东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刑事犯罪的重头戏。广东“双抢”作案的特点量大质高 2000年广东省共立抢劫案件59952起、抢夺案件66821起,占刑事案件总数的28%。2001年上半年全省立抢劫案件32671起,抢夺案件34304起,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25.6%、34.9%,占刑事案件总数的26.8%。一些社会影响恶劣、损失数额巨大的案件屡见不鲜,如深圳“01·03”持枪抢劫40万元港币案、江门鹤山假冒军警团伙抢劫汽车案、广州花都“04·18”抢劫绑架100万元案、东莞“04·05”持枪抢劫700万元案等特大案件。作案过程中有的还进行强奸、杀人、绑架勒索筹其它暴力犯罪,严重威胁社会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12.
雪洁  李辰 《法庭内外》2011,(2):63-63
随着破碎机的启动,一双双假冒"耐克""阿迪达斯"品牌的运动鞋通过传送带送入破碎机后被轧得粉碎——这是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公开销毁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现场。日前,丰台区法院在小武基大型固废分选转运站对该院刑庭审结的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的赃物即7324双假冒名牌运动鞋进行公开销毁,此次销毁的假冒名牌运动鞋共计7.54吨。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国企经济犯罪的发展趋势 1.立案比例逐年上升。1997年江西某县检察机关查办国企经济犯罪案件15件,占同年立案总数的35%。1998年18件,占同年立案总数的62%;1999年为23件,占立案总数的72%;2000年1—3月份为11件。占同期立案总数的73%。  相似文献   

14.
海关总署4月28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透露.去年我国海关查获侵权知识产权商品近3.34亿件,价值人民币近4.3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3%和116%。  相似文献   

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享有的“NEC”商标在我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使得一些不法小企业纷纷搭便车,制造销售假冒的NEC产品。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侵犯NEC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作出一审判决。深圳、珠海四家公司因制销假NEC键盘、鼠标被法院判决赔偿日本电气株式会社人民币共计115万元。  相似文献   

16.
2000年全国法院审理案件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全国法院共收刑事、民事、经济纠纷、海事海商、行政一审、二审、审判监督案件5918411件,比上年同期下降4.99%。其中,刑事案件上升4.16%,民事案件下降2.38%,经济纠纷案件下降14.23%,行政案件下降8.88%。一审案件和审判监督案件分别下降5.91%和3.52%;二审案件同比增长6.51%。共审结案件5948065件,同比下降4.56%,结案率为94.48%,同比持平。截至12月底,尚有未结案件347355件,下降7.83%。 执行收案2615079件,上升0.7%;执行结案2639066件,下降0.24%;结案率85%,上升0.58个百分点;未执行案件46…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月至9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46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78人,涉案总价值6.95亿元:检察机关共批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909件1554人.起诉1039件1822人。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结案件总量较上年同期略有上升。2006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案件和执行案件8092152件,审结8105007件,分别比2005年上升1.34%和2.07%;其中,当年起诉、上诉、再审(即诉讼案件)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5764435件,比2005年上升0.59%,审结5755591件,同比上升0.90%;受理国家赔偿案件2333件,审结2323件,分别下降23.66%和22.30%;受理申诉、申请再审案件(包括审查行政非诉案件)196675件,审结197468件,分别下降0.82%和上升0.57%。  相似文献   

19.
6月12日,商务部就2012年我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进展情况,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据初步统计,1~4月,全国行政执法机关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7.8773万起、涉案金额18.1亿元、办结4.4371万起、移送司法机关1016起、捣毁窝点4065个。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案件8139299件,同比下降了3.72%。其中,受理刑事、民事、行政一审、二审、审判监督案件5665372件,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57%,占案件总量的69.61%;受理申诉、申请再审案件107322件,占1.31%;受理国家刑事赔偿案件2818件,同比上升了5.39%,占0.04%;受理执行案件2363787件,同比下降了6%,占29.04%。在此期间,共审结案件8106122件,同比下降了4.14%;截止2002年12月底尚有未结案件823476件,上升2.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