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津夫 《求知》2004,(3):6-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对如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一个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按照《决定》指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去提出改革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赵培  回跃 《求知》2020,(5):32-3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集中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全会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作了系统性描绘。以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为统领,从12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作了具体概括,明确提出通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种制度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如果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总目标,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4.
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安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当今社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社会发展模式做出了多种多样的选择。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完善社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与十年前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是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作出的重大决定。两个“决定”一脉相承,相互呼应,都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行动纲领。为配合学习宣传全会精神,本期特约请深圳的理论专家余文烈教授撰写了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体会。 余文烈:《从“建立”到“完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阶梯》——该文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勒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路线图,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新《决定》在完善经济体制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观念和举措,对如何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推动国企改革深入发展,从而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振中 《求知》2004,(2):39-40,4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决定》在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  相似文献   

8.
何伟 《理论视野》2004,(1):12-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看作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这对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在市场经济理论上的伟大成就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已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9.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在新世纪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主要任务。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思路,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0.
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到六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个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核心内容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理论体系,完成了酝  相似文献   

11.
柯芳 《学理论》2013,(21):319-320
学校主要靠办学质量赢得生源,对于独立学院,更是如此,学风状况是衡量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目前独立学院的学风存在很多问题,既有学校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以及社会的因素,那么就应从这些原因入手着力去改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几乎已经穷尽了所有问题,要向前推进,就需要借用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向微观层次进军.微观层次研究是一个崭新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又是主要阵地.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涉及到一个学科群,至少包括马克思学、列宁学、马克思主义学、马克思主义典藏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系列考据解读、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逐步把这些学科建立起来,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群建设,也有助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意识,国民社会责任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频发,严重制约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为对象,分析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进而,从多方面努力,避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德治思想,从汉代儒家逐渐取得独尊地位以后开始影响我国两千余年。在这期间我国自君主以下都十分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执政者也将德治思想运用到具体的治国实践中。在德治思想的影响下,政府在选拔官吏上也特别注重候选者的道德修养。在此思想刺激下,我国曾经出现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士大夫。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德主刑辅的思想也必须随之改变,形成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现代国家制度。让德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从而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才能使德治思想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姜胜影  李广才 《学理论》2010,(10):238-239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冶素质,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罗俊 《学理论》2012,(17):213-214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的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特征的总和,是教师个人整体的精神风貌,它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发挥人格力量的独特魅力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来建构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的。在他看来,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绩效性基础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的需要,意识形态基础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映人民的愿望,法理制度基础必须在民主的基础上体现人民的意志,执政党权威基础必须在维护人民利益的基础上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传统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材料力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9.
公民舆论监督探析--以刘涌案等为背景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舆论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凸显出来。刘涌案件一波三折,但他最终没能逃过法律的严惩;大学生孙志刚惨死,可最终促成了一部实行了21年的国家法规的废止。在这些过程中,正是舆论监督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公民舆论监督中还存在着局限性。舆论监督必须日益走向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推动廉政建设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利益观教育则是从思想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基础,加强利益观教育,有助于增强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反腐败的效果。利益观教育是上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形成合力: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益观教育体制机制,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运用利益激励机制,提高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