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王铭铭与长效机制联系在一起,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是大有深意。王铭铭是北大教授,30冒头就成了博导,还有英国、美国几所大学的高级职称,应该说他算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然而,学问如斯,居然干出了剽窃他人学术专著的傻事儿,而且,剽窃的方式还相当弱智,一下子就剽了十来万字,让周围的人和媒体着实地过了一把炒作瘾。毫无疑问,王铭铭的事情是个教训。可是如果我们对王铭铭事件的教训仅止于剽窃就会丢人,就要栽面儿,就会声名狼藉,那还肤浅得很,我们应该看到,王铭铭事件是现今浮躁社会中的一贴清醒剂,是对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间,媒体不断报导学术界剽窃、抄袭事件。现仅举两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优秀教师王铭铭在1998年6月出版于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著作《想象的异邦》中,有10万字左右抄袭自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哈维兰的《当代人类学》汉译本。事件曝光后,北京大学对王铭铭迅速做出处理,撤销其包括北大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北大社会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北大人类学教研室主任在内的全部行政职务。合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杨敬安教授,曾在安徽省乃至全国人工智能研究界赫赫有名。2001年9月,中共合…  相似文献   

3.
论剽窃     
视剽窃为一种欺诈,因此它使剽窃作品的读者或其他受众对剽窃作品产生信赖一一剽窃依存于这一信赖的创生。这样的界定,有助于我们在剽窃性复制与非剽窃性复制之间作出区分。它也有助于我们评估不同形式的剽窃的严重性,因此不有助于我们设计出处罚的适当分级标准,尽管剽窃者所引发的信赖的程度和特征并非评判他的罪过严重性的唯一因素。他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侦破可能性,后者最终也与心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教授王铭铭抄袭事件经传媒曝光后,学术界为之哗然和震惊。惊讶之余,人们都在探讨所谓“学术良知”或“道德底线”问题,呼吁学人能为人师表,在道德操守方面率先垂范,守住为人为学的伦  相似文献   

5.
可圈可点     
“污点”学者 据《北京晨报》报道,26位中国青年科学家联名发表公开信,揭露留美归国学者姚某隐瞒其在海外曾因“学术不当”罪名被开除的经历。姚在被解雇后的第二年刚到祖国,在高校找到新的岗位,并获得多项科研资助,成为归国学者中少有的幸运儿。另据《周未》报道,南京大学准备接纳原北京大学博导王铭铭。王铭铭剽窃事件曝光后,被北大解除了一切学术职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东南及西南的田野经验,王铭铭教授提出“中间圈”概念以概括相对于中心区域的边陲文化。关凯教授就这一概念及云南民族研究、中国民族学学科发展相关问题对王铭铭教授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7.
<正> 一、王铭铭事件和刘海洋事件2002年初的三个月,高等教育界可不平静。先有王铭铭事件在学术圈和高校圈内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后有刘海洋事件在社会上传播,而且两事件出自中国最有名望的两所名校,一个是名教授涉嫌抄袭,一个是高材生硫酸伤熊。人们  相似文献   

8.
评价体系是一个社会存在发展的必备条件。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怎样做才会得到荣誉、奖励和经济报酬,是一个社会引导人们前进的方向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对人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也应随之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中国入世后游戏规则的变化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可是当前我国的一些情况却不令人乐观。请看:据报道: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不到40岁的王铭铭是中国新一代人类学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当他剽窃他人著作被揭露以后,多少人为之惋惜。据有关材料介绍,他…  相似文献   

9.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的读者。贵刊2003年7~8期合刊上《学教一得》栏目中“一堂‘插嘴’课的启示”一文,系为剽窃抄袭之作。现我把被抄袭文章的复印件寄来,请你们予以严审,以对读者负责,并维护原作者利益,打击这种剽窃抄袭行为。致意李军编后:经核实李老师来信反映的问题属实,同时,也有其他一些教师来信或打电话反映这篇文章属剽窃抄袭之作。我们将严肃处理此问题。今后,凡属剽窃抄袭之作,一经查出:第一,责令本人检查并退回稿费;第二,通知本单位领导;第三,在杂志上公开曝光。我们欢迎李军等老师的正义之举,我们欢迎读者举报剽…  相似文献   

10.
对评估体系的评估--谈学术评估体系与学术良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铭铭事件发生后,在全国学术界不亚于一场地震,然而,此事件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它留给人们的思考很多,现在不少学者都在反思这件事。笔者认为,此事再一次暴露出中国人文学术的贫困:身为中国最高学府的顶尖学者,其20余万字的专著中竟然有近10万字抄自国外同行的书,这不能不让同为人文学者的我们感到耻辱和荒谬。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王铭铭身上,也并非少数,整个中国人文学术界的贫困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与这种贫困不相称的是,中国人文学术界每年都有大批专著出版和数量可观的名人涌现出来。有大量著作等身的学术名人,却没有…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一本名为《大别山浠水风物传奇》的书,将湖北省浠水县众多官员拖入了一个尴尬的“传奇”——这本署名周锐主编、用香港书号出版的近30万字的书,其汇编文章中的百余篇,大段抄袭他人公开发表的作品,却署了近50名县领导和局、乡镇领导的名字。目前该书已被确认为非法出版物予以查封。领导干部请人捉刀代笔、“搭车”出书现象,如今早已见怪不怪,而如此大规模集体剽窃他人作品,并将剽窃之作汇集成书的“传奇”之举,以前还闻所未闻。这件丑事被曝光以后,该县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却表示,出书完全是周锐的个人行为,他在很多领导不知情的情况下盗用…  相似文献   

12.
剽窃的法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对"剽窃"行为的议论越来越多,然而如果从法经济学角度对"剽窃"概念作一分析,一方面,剽窃行为并不一定构成对所谓知识产权的侵权;另一方面,剽窃行为并不只是涉及道德规范的问题,它还可能触及知识产权法等法律.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一生纵横文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以笔为剑,将无数论敌打于马下,可谓所向无敌。但他也吃过一回大亏,就是陈源诬陷他剽窃一案,几乎让他窝囊了半辈子,这也是他心中的最痛。  相似文献   

14.
曾欣悦  刘正光 《求索》2007,(9):195-197
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多以铮铮铁骨硬汉性格出现,“硬汉性格”是他自身性格的反映。解读他的作品并追寻分析他的传记材料可揭示出海明威性格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兰 《新东方》2004,(9):58-60
巴赫出身于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世家,自18岁起任职于宫廷和教会,他的作品浩如烟海,虽然大部分已散失,但留下的也不少,约有二百部。他的作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形象反映了18世纪初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学术腐败问题正日益引起国人关注。有关大学教授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和论文造假,科技界专家学者科技造假骗取国家资金,新闻和文艺界的作品抄袭……学术腐败似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学术腐败现象可谓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10,(5):99-99
8月18日,记者张轶拍摄的照片《挟尸要价》以全票获第18届新闻摄影作品“金镜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照片说明显示.该照片反映的是去年荆州“10&#183;24”事件(参见本刊2009年第六期)中,长江大学3名大学生因勇救落水儿童遇难后.打捞公司现场索价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12)
<正>每个人都有心中的世界,艺术家的心中世界就在他的作品里。无论是文学还是音乐,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依据他们的作品,读者自会判断出他们的气质、性情、志趣、好恶,乃至作品的风格。就绘画而言,固有画如其人之说,有张扬激励者,有含蓄平和者,有机智灵巧者,有质朴敦厚者,是人品也是画品,都会曲曲折折地反映到画面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仍十分混乱。"反剽窃"软件的应用为学术期刊初审提供了巨大帮助,然而软件不能代替人工,"反剽窃"软件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重合字数"问题、"过度引用"问题、"重复发表"问题等,在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确认时,应加以仔细辨别。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的躲猫猫事件调查由于检察机关的强力介入,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这当然令人欣慰。但是,这一事件所反映出的另一个问题同样值得关注。24岁的李荞明是于今年1月30日羁押到看守所的,而他涉嫌的罪名,是盗伐林木罪。我国刑法规定,犯盗伐林木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