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筑英、罗健夫的事迹在报纸上发表以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赞颂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和骄傲,称誉他们是祖国的优秀儿女。他们都是风华正茂,却在祖国的四化事业需要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因病去世了。  相似文献   

2.
《学习导报》2013,(9):33-33
罗健夫,湖南湘乡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生前系原航天工业部77l所工程师。 1950年距初中毕业尚差一学期,罗健夫就带头报名参军。在部队,他利用业余时间,学完初中三年二期及高中三年全部课程。1956年考入西北大学原子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学业成绩优异,工作积极。1959年4月1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先后在母校及西安电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所、骊山微电子公司工作。  相似文献   

3.
不懈的人生追求山西省公安厅马继刚1984年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虽然我仍然没有入党,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愿望,一直是我不懈的人生追求。写第一份入党申请书时,我正在中国刑警学院读书。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给祖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深深教...  相似文献   

4.
他,没有惊涛骇浪般的拼杀搏斗;他,也没有千古奇闻的丰功伟绩;他,更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他,有的只是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他就是今年“五·一”前夕被省人民政府表彰的“先进工作者”、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的全省“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庭庭长、优秀共产党员张伟。 1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总会留下深浅不一的足迹。张伟以他坚实的步履,在执着追求事业的征  相似文献   

5.
抗日政权中的华侨参议员李介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期间,大批的海外华侨纷纷回国参战,为祖国的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李介夫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李介夫,1908年生于广东省梅县,1928年,他离开老家到南洋谋生,在新加坡、马来亚等地从事华侨教育工作。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满怀救国热  相似文献   

6.
公页 《党史文汇》2009,(6):4-11
30年前,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媒体深入宣传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团结和激励广大知识分子投身现代化建设方面,推出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拨乱反正、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报道,突出宣传了一大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如华罗庚、彭加木、栾茀、蒋筑英、罗健夫、陈景润、邓稼先等.  相似文献   

7.
正放弃已经取得成功的事业和优厚的待遇,回国。在长达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隐姓埋名,不为人知,为祖国的核武器事业奋斗,这就是"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的人生轨迹。许身为国最难忘,陈老的一生和祖国紧紧相连。2016年5月27日12时,陈能宽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崭露头角学成归国1923年5月13日,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一个中产之家。1947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1950年获得物理冶金博士学位。他先后在约翰·霍普  相似文献   

8.
硬汉王华     
保尔·柯察金,一个经战火锻铸,生死锤炼而成的钢铁般的英雄,以其直面生死、珍爱生命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新中国几代人,激励出张海迪、朱彦夫等一个又一个“中国的、当代的保尔”。共产党员王华,19岁在老山前线曾与死神擦肩而过,33岁又遭遇病魔的疯狂袭扰。面对人生的坎坷,他没有低头,没有退却,没有冷却对生活的热爱,没有淡漠对事业的追求,以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地搏击人生。从他艰难而铿锵的步点中,我们或许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相似文献   

9.
生命铸丰碑     
杨东付校长就这样走了,走得这样匆忙,他才41岁啊,正是如日中天的黄金时期,他带着对师生无比的牵挂,带着对事业强烈的热爱,带着对人生无限的眷恋,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他奋斗了22年的讲台上。“为祖国为人民茹苦含辛半世功劳培后代,爱学生爱教育鞠躬尽瘁满门桃李写千秋”,这副挽联写尽他敬业的一生,奉献的一生,自律的一生。3月9日,中共长沙县委追授杨东付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县共产党员向他学习。湖南省副省长许云昭批示:“东付同志走了,这是农村教育的一个损失,但他无限忠于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  相似文献   

10.
韩景春  杨壮 《新长征》2009,(12):30-31
他是一个地道乡下农民,在稻田里整整耕耘了30年,历经风霜雪雨,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追求;他是一位省级高级专家。舍小家为大家,没有停下研究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的脚步;他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带着满腔热忱。带领群众走上发家致富路。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06,(8)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科学不带成见,但科学家有自己的信念。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中,钱学森把一名科学家的理性、良知和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科学成就,达到了超常的人生境界。如今已95岁的钱老,青年在国外学习时就立志:学有成就,报效祖国,使祖国不再受列强的欺凌,使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那时他就曾参加过加州理工学院马列主义学习小组的学习。他在成为世界知名学者后,历尽磨难回国。51年来,他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上世纪60年代初,在国家遭遇3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他毫不犹豫地把自  相似文献   

12.
<正>91岁高龄的黄旭华老先生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这位老共产党员,当国家需要与家庭需要同时摆在面前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国家需要,隐姓埋名30年,倾心竭力于核潜艇事业。他说,"忠孝不能两全,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还说,"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孔繁森同志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祖国,献给了西藏人民。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壮丽的一生。孔繁森同志是90年代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也是在藏工作干部的优秀代表。他是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忘  相似文献   

14.
宁夏同心县豫旺镇广播电视站站长金占林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40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从事着自己钟爱的广播电视事业,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送到千家万户,实现了“公家人就要好好干公家事“的人生诺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金占林精神是党的宗旨和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再现,是雷锋精神的延伸。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然而他却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壮丽的人生画卷。1999年12月1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追授金占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发出通知,号召自治区全体党员干部向金占林同志学习。为了使英雄的精神发扬光大,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本刊从第九期起,连载张鸿智的长篇纪实文学《金占林的故事》,欢迎读者来信来稿畅谈读后感。  相似文献   

15.
在翱翔天际的战鹰里,看不到他的身影;在飞行员的队伍里,没有他的名字。但在鲜为人知的角落里,他将人生最宝贵的25年全都献给了心爱的机务维护事业。  相似文献   

16.
“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这是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发言时的一句话,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体现着一名优秀共产党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政治本色。朱治国同志心中装着工作,装着事业,装着人民,却唯独没有装着自己。他把所有精力放在组织工作上,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与为人、为官之“实”紧紧融合在一起,深刻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朱治国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深沉挚爱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书写了一名优秀组工干部的无愧人生,彰显出震撼人心的精神伟力。广大组工干部要深入学习朱治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崇尚先进、争当先进,不断汲取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榜样力量。  相似文献   

17.
他很普通,从质朴的工人到勤恳的基层领导干部,曾在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工作近三十年;他很执着,在坎坷的道路上呕心沥血、顽强拼搏,踏出了不平凡的足迹。他的事迹被载入《内蒙古英模录》,他就是呼市玉泉区优秀共产党员王岫。他在民族大厦当副总经理时,没有在自己分管的部门买过一件商品,没有任何通讯工具,也从不拿一分职务补贴。1992年他和两位业务员去杭州出差,深夜下车找不到旅店,业务员给他包了一个400多元的宾馆单人间,他坚决反对,坚持和业务员同住在浴池。出差返回时,只买到一张卧铺票,他硬让业务员坐卧铺自己坐硬座返回。在监察局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朱彦夫,一生只干了三件事:从军、务农、写书,但每一件事都做到了极致。所谓"极致",是因为很少有人能比他的人生更富有极限意义。面对极端困境,他以坚如磐石的意志力,最大限度地释放着自己的光和热,成就了一种敢于不断挑战极限的生命之美。肢体献于祖国。朱彦夫14岁参军,经历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可谓身经百战,战功累累。在朝鲜战场的一次战斗中,朱彦夫和战友们在零下30度的恶劣条件下,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经过3天3夜的浴血奋战,战友们全部牺牲,仅剩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5)
<正>他,工作生活在祖国的边境线上,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他,从事着最辛苦、最危险的工作,历尽苦难痴心不改——他,在那遥远的地方诠释着人生的意义王慧成,男,汉族,1981年2月出生,2004年6月入伍,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少校警衔,现任武警内蒙古总队阿拉善盟支队副参谋长、代理额济纳旗中队中队长,曾经当选过全军优秀基层干部、武警部队优秀中队主官、优秀基层带兵干部、武警部队十大青年标兵、内蒙古十佳法治人物。2013——  相似文献   

20.
吴少平教授的“人生发展轨迹”本刊记者胡素娟泰戈尔有句名言:人在他的历史中表现不出他自己,他在历史的奋斗中露出头角。为祖国改革开放的建设事业执着奋斗,正是吴少平教授所以能在首都经济管理理论界崭露头角的源泉。年方42岁的首都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少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