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路军失败后,王树声及其部下数十人退到祁连山中,每日里风餐露宿,整整坚持了三个月之久。1937年端午节的前一天,王树声将要走出祁连山时,身边仅剩下10人,即:骑兵师长杜义德、师参谋长李彩云、师作战科长李新国、九军营长谭云保、交通队政治指导员曹丕堂,以及警卫勤务人员饶金才、秦传山、周德九,另外还有两名彩号。为了缩小行动目标,便于及时疏散隐蔽,最后他们把各自骑的十多匹战马,全都抛弃在祁连山中。  相似文献   

2.
马鑫,原名马膺桂,字馨山,号馥昂。1877年(清光绪三年)出生于介休县张良村一个农民之家。马鑫自幼受家庭书香氛围熏陶,好学上进,嗜书如命。连续以优异的成绩取得邑痒生、补廪生的学位,于1906年考入了山西省农林学堂预科学校。两年后又以最好的成绩获得预科毕业证书,顺利升入农林专科继续深造。由~于社会动荡,时势变换,学业中断,肄业返乡,在介休第一高等小学担任了教员。马迁用满腔的爱国热忱,将爱国主义教育融会于教学之中。他经常在课堂上满怀激情,慷慨陈词,列数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行径,教育学生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  相似文献   

3.
五卅运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黄逸峰,原名黄承镜,江苏东台人.参加革命后,曾用过"黄世雄"、"张文彩"、"林敏"等化名,用过笔名"黄澄静","黄逸峰"这个名字,是他在1930年报考暹罗华侨新民学校招收教员时取的,一直沿用下来,没有变过.  相似文献   

4.
马吉甫1902年2月3日生于陕西省朝邑县马家庄一个农民家庭,10岁入私塾,21岁毕业于西安单级师范学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同年发生“四·一二”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转入隐蔽斗争,以教师身份做掩护,积极参加了群众抗粮抗捐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三个年头,马吉甫重新加入党组织,继续从事地下工作。马吉甫生有两男两女,大儿子马勤动,生于1918年,毕业于同州师范,自幼受父亲教育影响,树立起牢固的革命思想。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他便到中共举办的经阳县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学习,并参加中国…  相似文献   

5.
6.
7.
8.
9.
蔡协民是福建早期主要的革命领导人之一。1929年初,他与妻子曾志一起跟随毛泽东踏上福建这块红土地后,就一直战斗在八闽大地上,直至1934年壮烈牺牲。在福建期间,他先后担任过闽西特委委员、组织部长,福建省军委书记,省委秘书长、临时省委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漳州中心县委书记等重要职务,为福建人民革命武装的建立和壮大,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党的白区工作,贡献出了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才华横溢一生坎坷 扬帆,原名石蕴华,曾用名殷扬,出生于江苏常熟一书香门第,幼小即随其父亲学习吟诗作赋。20岁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文学,是一位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高才生。他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担任北京大学学生会执委和纠察队长,在游行示威中,曾和国民党警察英勇搏斗。后来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工作,期间参加南京各界救国会,带领青年学生进行爱国抗敌宣传活动,因被戏校校务委员会主任张道藩发现,欲于以迫害,扬帆被迫逃往上海。在上海,经唐守愚介绍,参加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活动。后在《上海译报》任国际…  相似文献   

11.
12.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再次观看了激动人心的《长征组歌》,又沐浴了一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洗礼。我边看边思考,在那样空前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却能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胜利完成长征,创造了历史奇迹,原因何在,动力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王树声是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的10位大将之一,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他身经百战,视死如归,赤胆忠心,尤其是为了革命不讲情面,克己自责,大公无私,表现出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格风范。大义灭亲王树声,1905年5月生于湖北省麻城县的一个贫苦家庭。  相似文献   

14.
15.
扬帆与潘汉年的相识与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代轰动一时的“潘扬事件”的当事人之一扬帆,于1999年2月20日去世了,享年87岁。潘汉年、扬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已经彻底平反,案件的历史经验教训,报章杂志曾发表过一些文章。而扬帆与潘汉年的相识及其情结,是耐人寻味的。 一、特殊条件下相识 扬帆和潘汉年初次相识,是1943年在淮南根据地。那是在一个十分特殊的条件下相识的。当时扬帆正被用脚镣手铐关押在新四军军部的一个临时监狱里。而潘汉年则作为华中局情报部长,扬帆案件的审查小组成员之一来审查的。 扬帆是怎么被关押起来的呢? 原来扬帆原名石蕴华。19…  相似文献   

16.
还在杨献珍住北平草岚子监狱期间,一天,由两个看守架进来一个年约二十五六岁模样的病号.后经党支部介绍,始知这个年轻人名叫万去非,真名魏文伯.魏文伯原来即有肺结核旧疾,再被敌人严刑拷打,病情当即加重,时常吐血不止,已到生命垂危之时.杨献珍日夜守护在他身旁,给他洗脸洗脚喂水喂饭,并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钱为他买回药品,使魏文伯的病情得到缓解.由此二人结成了忘年之交.1934年狱中党支部发动了绝食斗争,魏文伯带着重病参加了历时七天七夜的绝食斗争,致使肺病再度复发,咯血不止.经狱中同志强烈呼吁和外边托人向狱方当局疏通,方使魏文伯得以保外就医.  相似文献   

17.
《党史天地》2007,(11):71-71
麻城北部乘马岗山林中藏着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垸.叫项家冲。该垸出了个王树声.可是个窗户眼吹喇叭——名声在外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革命漫长的征程中,许多热血青年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结成了终身伴侣。开国大将王树声与杨炬当年的“将军恋”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9.
朱晓萍 《党史文汇》2006,(10):43-45
他有着三过雪山草地的传奇经历,他曾经打入国民党胡宗南部从事地下活动,他是当年中央清查潘汉年历史问题的执行者,他是周总理临终前召见的最后一人.他就是被誉为"秘密战线上的传奇人物"、现年88岁的原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  相似文献   

20.
黄海 《党史天地》2008,(5):30-34
在中国革命漫长的征程中,许多热血青年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和理想,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结成了终身伴侣,留下了一曲曲脍炙人口的红色恋歌。开国大将王树声与杨炬当年的“将军恋”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1944年中秋佳节的晚上,王树声和杨炬在延安的土窑洞里举行了一场既简朴又庄重的婚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