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科尔奈为代表的改革经济学家,面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普遍遇到的矛盾和困境,抛弃了原来坚持的经济改革学说,转而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不可改革性,否定过去所持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可改革性的命题。(“不可改革性”在科尔奈新作《通向自由经济的道路》一书中作了说明,参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1年第1期)这种理论思潮是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和实践的一种反动,值得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中国人民深思。  相似文献   

2.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某些传统理论的突破,也是对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长期的改革实践,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创立了系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他们的经济改革思想作一比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学好用好邓小平理论,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真务实精神,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将我国社会主义带入了改革、开放、建设、发展的新时代。 (一)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 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我国所进行的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的全面改革。在邓小平理…  相似文献   

4.
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就是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方针。在排除错误思潮干扰的同时,澄清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政治和经济的根本关系中,政治是手段,经济才是目的。三、改革是社会的全面改革,改革必须配套进行,某一环节的滞后,必然会影响整个改革的进程。四、只有深入改革,坚持发展,才能建立动态的持久稳定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兼容?如何兼容?对这个问题的科学回答,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因而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6.
加快改革步伐,是党的十四大的重大决策。所谓改革,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特别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和超越。因此,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代经济改革发生、发展的历史渊源,加深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事业的理解,增强加快改革步伐的自觉性,积极投身改革大潮,有必要深入剖析毛泽东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关系,搞清他对这种模式的突破和趋同,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始于“一五”末期,经过“大跃进”的曲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他的经济改革思想至“文革”发生前夕已初具轮廓:在改革的依据、性质和目的上,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在改革的指导原则和总体构想上,坚持实事求是和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在改革的具体探索中,有过包括经营管理方式、流通体制、劳动制度、分配体制等多方面改革的设想和尝试。这些都是刘少奇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实践仍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子亮 《桂海论丛》2006,22(6):41-4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因素。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全方位社会主义改革的意义上说,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协调发展,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改革中这两个中心环节的有机结合与配套。 然而,从我国和世界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发展的实践,其中特别是七十年代末以来改革发展的实践来说,由于不同社会历史条件和其它种种因素的制约,改革在初期发展以及整个发展的某些阶段,客观上呈现出的是政治体制改革抑或经济体制改革先行一步的状况。中国、匈牙利等国改革最初起步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农村经济改革为全面改革的先期试点,在取得经验,找到突破口的基础上推进其它领域改革的发展。苏联等国改革的注意力首先放在了诸如开放言论自由,要求社会生活公开性,以及推动民主化进程等政治体制改革方面。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我国十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对我们进一步明确改革的方向,加快改革的步伐,把发展与改革统一起来,从而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经济体制。如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快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1.
20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过程曲折起伏,历尽艰辛,改革理论的发展同样步履维艰。 70年代末市场经济目标初露端倪中国对改革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早在5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但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前,改革的方向并不明确。“文化大革命”的深重灾难使人们重新思考经济的发展道路问题。于是,不少经济界和学术界人士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如何估价市场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是发扬优势、革除弊端、大胆创新的过程。改革的性质决定了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决定了改革的目的、原则和方法。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改革,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过程中,处在由计划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充分认识和发挥法治在深化农村改革中的作用,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法治在深化农村改革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黄刚 《理论月刊》2012,(2):88-90
坚持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就是要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互动、同步、协调进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深入总结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互动发展的历史进程并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懂得:要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教育学生初步掌握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形势的基本方法,既要认识改革的巨大成就,又要看到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正确对待改革中存在的困难,从而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教材分析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这是非常正确的决策。因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家知道,国有企业在公有制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终都会涉及国有企业,只有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两个根本性转变才能落到实处,中国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以巩固。按照党的十五大精…  相似文献   

17.
机构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最近召开了改革工作会议,在总结前五年改革的基础上,启动了新一轮的机关后勤改革。这个局新一轮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地...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若干问题苏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教授)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一改革目标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深化的结果,也是十多年来改革实践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前一段时间,报刊上曾就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还是"法制经济"的提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近期的一些报刊文章看,两种提法都在使用。笔者以为这两种提法都不妥当,两者都把问题过于简单化、表面化了。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相应推进其他领域全面而又系统的改革,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它规定着具体制度的性质。但是,在具体制度即体制难以反映根本制度本质和目的的情况下,就必须改革具体制度,从整体上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另一方面,从改革的层次结构划分,以经济体制为重点的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与之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其中的一个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