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作为湘西边地的歌者,沈从文凭着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以及身上所流淌的汉、苗、土家族的血液而形成的独特气质,加之夹缝中求创新的文体意识,使其文本《边城》呈现出异样的风格,表现于其超前的叙事策略中。  相似文献   

2.
那剑波 《学理论》2012,(7):155-156
哈尔滨开埠设置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可却积淀了厚重的历史。"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共和国的脊梁"、"冰城夏都"、"音乐之都"等美誉诠释了哈尔滨这座魅力独特的文化名城。在宣传城市历史文化中,哈尔滨《新晚报》的《老哈尔滨》在省城独树一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冰城的老百姓打造了一桌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获得业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3.
艾冬梅 《学理论》2010,(15):142-143
法国作家、诺贝尔奖得主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一部充满荒诞意识的剧作,简单枯燥的反戏剧情节蕴涵着丰富而深邃的哲学内涵,在形象与抽象的和解断章中展示了人类生存境况的图景。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名为《存在与时间》,阐释存在与时间二者的相关命题,受其启发,围绕"存在"与"时间"的关系,来解读《等待戈多》中关照人类生存和体现于时间叙述之中的生命荒诞意识。  相似文献   

4.
孙盛楠 《学理论》2012,(35):174-175
都市类报纸从异军突起到发展壮大,目前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时代,如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是每一位都市报人致力探究的主题。通过《城市晚报》与《新民晚报》比较研究,希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和差距,进而可以加大《城市晚报》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抒情小说经典之作的《呼兰河传》与《边城》,都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小城",但相同的承载主体、大相径庭的叙事策略却使两部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建树和超越时空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6.
《论法的精神》中的实证研究方法为法学研究开启了另一条科学的道路。通过探讨《论法的精神》研究方法产生的背景,深化了对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内容的认识,进一步阐发其对后世的影响。而目前我国城市管理法规陷入纯价值研究的困境,其实证研究方法正是对我国城市管理未来走向的最好回答。  相似文献   

7.
刘磊 《学理论》2013,(6):150-152
《孟子》一书中多处引用《诗经》相关篇目。对于《诗经》的引用和解读,孟子遵循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大基本原则。就《梁惠王》上、下篇中的几处对《诗经》的引述情况做深入的剖析,来探讨孟子如何引用《诗经》以为己用来展开论辩和《诗经》在孟子哲学思想构建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鲁碧华  黄华 《学理论》2013,(7):44-45
"两论"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哲学的总结和概括。《实践论》、《矛盾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它们诞生于现代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同时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9.
黄丹 《学理论》2015,(8):102-103
《觉醒》是一部带有多元化主题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爱情的向往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其中涉及道德和制度、女权和爱情等等。同时,《觉醒》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批判意识,对《觉醒》的多元化主题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得出其多元化主题如下:女权意识的觉醒;女性独立的觉醒;自然主义视角。  相似文献   

10.
金文 《学理论》2013,(10):36-39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表达了"扬弃私有制"这一重要观点。《资本家宣言》承认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分析,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扬弃私有制"的观点,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认识和对待私有制问题上,《共产党宣言》与《资本家宣言》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韩诗外传》的政治想象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立军 《理论探索》2007,3(3):129-131
在儒家学说中,通过“政治想象”提升现实政治水平,是其鲜明特征,这在《韩诗外传》中得到了突出体现。在“道”与“政”的关系上,《韩诗外传》将“道”等同于“政道”,主张“良好政治”。在“教”与“礼教”之间,《韩诗外传》倡导以“教”为本,重仁义尔后施“礼”治。对《韩诗外传》的“政治想象”,应坚持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并植入现代性的大视野,作出理性地分析,使之走出纯“政治想象”,走向现实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2.
汤婧 《学理论》2012,(28):150-151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语》中的君子人格被视为儒家理想人格。本文以另一部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为切入点,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来解读《论语》,进一步了解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养成和理想追求,由修身而化成天下,对现代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健全自己的人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巍巍 《学理论》2014,(23):46-47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中重要的篇章,居内篇之首,而且《逍遥游》也是庄子本人个体生命意识思想的集中体现。人们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对《逍遥游》有浓厚兴趣。从庄子学说的历史发展轨迹上看,"逍遥游"也是历代学者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尤其是在社会动乱、道德沦陷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11)
作为五四的产儿和"觉醒了的一个女性",庐隐以绝对前卫的开放意识与惊世骇俗的叛逆行为,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现代女性自我解放的"辉煌曙色"。源于性别意识的颠覆与反叛,其代表作《海滨故人》以"自叙传"的手法,通过女大学生露莎和四位同窗女友从聚首言欢到风云流散的心路历程,宣泄了现代新女性寻求人生意义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郁闷心情,流露出了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侯文莉 《学理论》2014,(1):158-159
《吕氏春秋》是战国后期一部重要的思想巨著。"公"是《吕氏春秋》治国论中的重要范畴。体现在政治论、认识论以及音乐艺术思想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识。"公"贯穿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环节中,成为决定与指导国家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27)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的言谈逸事。《世说新语两则》表现了诚信的主题。"信"是立世之本,《期行》一文告诉我们:做人要明礼诚信。《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27)
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面纱》因其独特的人物刻画,隐性的东方主义思想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但鲜有研究者以具体人物设置为切入点研究小说所隐藏的东方主义思想。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处处体现着西方人的"超能性"和东方人的"无能性"。试图对小说《面纱》中不同人物的形象设置问题进行深入解析,进而从东方主义理论视角下挖掘出深藏于小说背后的"自我"和"他者"身份。  相似文献   

18.
车晓海  李悦书 《学理论》2012,(33):272-273
《道德经》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结晶,虽未直言教育却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点明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培养"上德之人"的目标,此外,文中闪烁着辩证的教学原则和提高个人修养的智慧,这些思想对当代我国道德教育仍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6)
陈逢衡、吕调阳是咸同时期《山海经》文献研究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山海经》研究在呼应咸同经世致用思想学术风尚的同时,其承上启下的过渡意义有着更为复杂多元的思想文化内涵,体现了传统学术文化现代性转换的具体历程。  相似文献   

20.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繁丰,影响深远,《双城记》尤其值得玩味。《双城记》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形象再现了法国和巴黎两座城市尖锐的阶级对立与斗争冲突,通过对小说人物性格的塑造,揭示了人道主义视野下革命的合理性与复仇的疯狂性,小说提倡用宽恕的精神来化解这些矛盾和仇恨,感化和抚慰那些受伤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