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上月儿圆,手中月饼香.转眼又到中秋佳节,超市里琳琅满目、独具匠心的月饼早已纷纷登场亮相,令人目不暇接,各式各样的月饼十分惹眼.买月饼、送月饼,满街弥漫着月饼的香味,那香味总是让我回忆起童年. 中秋佳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记不起来,我只知道中秋节就意味着有月饼吃,儿时的我认为,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就是月饼,所以我总是巴望着中秋节的来临.  相似文献   

2.
我所能忆起的最早一次吃月饼,是在小学时候。那时,中秋节前,我和小伙伴提上半篮子白面,去县城一家月饼加工厂做月饼。当时没有个体加工月饼的。那时企业管理很松,我得以进入车间欣赏,高大的生产车间似乎有点多余。不料,却很惊奇地看到一个工人师傅在用脚和面,在一个大盆里,上下左右踩来踩去,一不小心,一块面被带飞出来,落在地上,师傅很利索地扯起来扔进大盆里,继续他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过八月十五     
谢斌 《共产党人》2013,(Z1):109
八月十五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会让人产生许多美好的感受。八月十五又叫丰收节,老百姓通过一年的辛勤劳作,这个时候到了收获的季节,庄稼都颗粒归仓,大自然对人类进行了慷慨地馈赠,忙碌一年的人们该歇息下来享受丰收的快乐。这一天大家一定要吃月饼,圆圆的月饼意味着圆满的意思。农家的月饼做法比较简单,就是在平时吃的饼子里加上红糖烙成的,咬一口酥软香甜。晚上,皓月当空,大家把瓜果摆满一桌来敬献天地,品尝着甜美的果实,感受着收获的快乐。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买的月饼都是现成的,八  相似文献   

4.
正1951年的中秋节,我是和战友们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度过的。我们志愿军对节日不太注重,但团领导认为,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传统佳节,战士们一定会想家,虽然不能回去,但月饼一定得吃上。于是,中秋节前几天,团领导就命令司务长带车回安东(今辽宁丹东)拉月饼,还特别嘱咐他,一定要买好一些的月饼,别怕价高。三天后,司务长拉回来一大车月饼。然而,虽然拉回来的月饼足有两吨多,但全团有上千名官兵,每人只分到4块月饼。大家都舍不得吃,有的吃了一块,有的只咬了  相似文献   

5.
正虽然离中秋节还有一段时间,但超市、商场的食品区早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传统的、广式的、西式的……让人一不小心就挑花了眼。那天,就在我犹豫买哪一种时,一家糕点店推出的"怀旧馅"月饼吸引了我的目光,那略显粗糙的包装和熟悉的香味,勾起我对儿时吃月饼的回忆。我出生在1967年,打记事起,一日三餐只有苞米面粥、高粱米饭和大子三个选项。按人口定量供应的  相似文献   

6.
近期,全国人大常委在分组讨论中央决算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和财经委员会的审查报告的过程中,转移支付问题再次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贺铿委员苦笑着说:“大量资金掌握在中央部门手中,又是分散掌握,出现重复交叉、资金浪费,出现‘跑部钱进’等现象是很自然的。”成思危副委员长笑言:“我曾经说过,中秋节前北京堵车很严重,都是送月饼的,什么时候中秋节前北京不堵车了,我们的政府可能就好多了。”很显然,这些送月饼的,很有一部分是给“财神爷们”进贡的,此现象折射出我国财政工作某些机制的病痛,应该引起决策者和监管审计部门的…  相似文献   

7.
安详     
我很喜欢、很向往的一种状态,叫做——安详。活着是件麻烦的事情,焦灼、急躁、忿忿不平的时候多,而安宁、平静、沉着有定的时候少。常常抱怨旁人不理解自己的人糊涂了,人人都渴望理解,这正说明理解并不容易,被理解就更难,用无止无休的抱怨、解释、辩论、大喊大叫去求得理解,更是只会把人吓跑的了。  相似文献   

8.
中秋小感     
正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有人特别想家吧!眼见着地上有了落叶,眼见着飞虫一天天地少了。默默拿出秋装,告别短暂的夏天。秋天的风雨,总有那么一点凄风苦雨的味道。有很多人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吧!不管远近,早晨一醒来,院子里的车猛然少了大半。今天是团圆的日子啊!儿时对节日的记忆就是放假和美食,因为特殊的食物只有在特殊的节日才能吃到一回,比如汤圆、粽子、月饼。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爷爷在老家院子里朝着月亮的方向摆上一方炕桌,焚香点蜡,奶奶把月饼、水果等放上桌,全家人都盼着月亮出来,我和小伙伴们却想着不要出月亮,这样就可以借着黑夜去邻居家"偷"些好吃的来,虽然一爬上墙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11,(1):70-71
叶子同志: 你好! 看了编辑部转来的信.我对你的困惑深表理解。干工作觉得累,表明你是一个想干事的干部,但同时也说明你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当然,我也为你敢说真话的勇气叫好,因为你道出了当下许多基层干部的心声.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14,(3):55-56
正陈道明在1月18日的《广州日报》上撰文说:我说过我不爱交朋友,其实不然,只是交往方式不同。我觉得人真到掏心窝子的时候,就离分开不远了。有时候有朋友跟我说太多他自己的东西,我会制止他。都说对于男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责任,我理解的责任首先是"不欠"。于国——祖国培育了我,所以要努力做到遵纪守法,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要尽义务和责任;于家——父母养育了我,我要尽孝,让老  相似文献   

11.
燕山新话     
《前线》1999,(1)
堕落的﹃包装上市﹄任炳两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包装的蜕变”的杂文,讲的主要是近几年来商品包装“反客为主”,类似月饼的某些包装,其价值大大高于月饼本身,再现了古人“买椟还珠”的笑话,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浪费,助长了追求表面形式而忽视内在美的形式主义虚假作...  相似文献   

12.
正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那么,中秋节为何要吃月饼呢?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  相似文献   

13.
中秋节对生产月饼的企业来说是个好机遇。为赶上这个大好商机,2007年8月,某食品公司从某机械公司订购月饼包馅机和月饼自动成型机各一台。  相似文献   

14.
中秋佳节前夕,月饼生意特火。纵观全国,今年月饼市场的突出特点是高档豪华月饼出奇的多、出奇的贵、出奇的美。从包装上看,有锦缎礼盒、红木盒、水晶玻璃盒;从月饼馅里看,有鲍鱼、鱼翅;从配饰上看,有高档洋酒、有金项链、钻石、金首镯,……令人们看得目瞪口呆:这哪里是卖月饼,简直就是豪华、高档、大件买卖。“醉翁之意不在饼”。谁都清楚,几百上千元乃至上万元一盒的月饼,真正的卖点是这盒月饼价值多少?是礼品盒里那些值钱的、被看作“配饰品”的黄金白银、名酒珠宝,销售月饼只不过是个幌子。请看摆在眼前的事实:南京某商场出售的“荣城开…  相似文献   

15.
正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是一个容易使人产生怀念的日子。一到中秋,我就会更加怀念远在天国的父母,免不了心里又生出淡淡的哀伤;同时,也怀念父亲为我们兄妹制作的"爱心牌"月饼。虽然父亲离开我已有19个年头了,但他自制的那种至今想起满口生津的月饼,让人回味无穷。小时候,我家人多劳力少,一家7口人,只有父亲一人工作,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做家务,还一直吃药,再加上父亲还要给老家的奶奶寄生活费。那  相似文献   

16.
近日,月饼税加名税等等在社会上吵得沸沸扬扬,表面上看,似乎是多征一点税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民众对税收的焦虑。一、月饼税加名税都不是新税,征收是有法可  相似文献   

17.
中秋节临近时,一种价格为1000元的"黄金月饼"亮相河北石家庄。这种月饼用黄金打造而成,其实是一件工艺品。售货员说,现在有人会担心月饼脂肪含量太高、糖分太多而不爱吃,送上一盒"黄金月饼",可以收藏留作纪念。一些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1,(18):40-41
中秋节前夕,月饼成为最受追捧的食品,众多单位也开始向员工发放月饼或月饼券。“月饼税”这一概念横空出世,一石激起千层浪,单位发放月饼到底该不该征税,一时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中秋节快到了,陈连长的手机又响个不停。每年到这个时候,陈连长就有些犯难,特别是那些"关系小商""关系小贩"更是把连长找个没完。这个说:中秋节到了,你买些月饼发给职工吧,我给你回扣……那个说:要过节了,你买些苹果给拾花工吧,我给你送两箱最好的……又一个说:你要点葡萄给职工搞福利吧,我不会亏待你的……另一个说:你买几头猪给拾花工改善伙食吧,看在老邻居份上,你就帮帮忙吧……陈连长看看这个,望望那个,哪个都说得很在理,可哪一个都不敢答  相似文献   

20.
<正>还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爷爷总是对我说:"那些年,没有饭吃,野菜、树皮甚至是皮带,我们都照样煮着吃!你还嫌饭不好吃……"虽然不明白,但我眼中的爷爷不管什么时候碗里的饭都吃得干干净净。还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奶奶总是对我说:那些年,过年能有件没有补丁的衣服穿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啊,你还嫌衣服不好看……"虽然不理解,但我眼中奶奶的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哪怕到现在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