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舒乙 《瞭望》2006,(38)
可以将长城比作一位饱经沧桑的硬汉,那么,运河就是一位坚强的劳动女性问任何一个人,不论大人小孩,长城什么样,几乎没有不能回答的。人人脑子里都装着一个长城,很清晰。长城被宣传了二十年,非常成功,现在连一块长城砖都值钱得要命。可是,问到运河呢,就不是如此,差不多什么也答不上来。真的,大家对运河所知甚少,是的,  相似文献   

2.
无题有感     
莫如 《瞭望》1988,(31)
要说我们的电影、电视没有创造性,是不对的。眼前就有。谓予不信,请打开电视机:吃喝的场面,在相当多的故事片、电视片中出现,观众每晚都能欣赏到一二次,叫作“精神会餐”。而且同一个片中,还不只吃喝一次哩。使人很羡慕那些演员,他们吃喝得多带劲! 不禁使人惊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吃喝风,怎么也刮进电影、电视里去了!用一句时髦的话说,这大概也叫“引进”  相似文献   

3.
灵之渠     
今天的人登上月球,我们感到惊异,但古人建造金字塔、长城之类杰作,我们更惊异,说:“哎呀,那时候的人怎么就能造出这么了不起的东西来呀!”这种赞叹本身就隐藏着对古人的轻视。其实,这些杰作说明,就群体而言,今人比古人要聪明得多,但就个体而言,古人中的杰出者则要远远超过今天的芸芸众生。 看了桂林地区的灵渠之后,我们又一次产生这样的感慨。 这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岭南而开凿的一条运河,宽约两丈,长不过70余里。古人实事求是,称之为渠。规模不算大,却十分的巧,十分的灵,而且时间早,被称为世界运河之母。郭沫若先生给它以极高的评价:“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响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相似文献   

4.
李荣琦,铁道部沈阳机车车辆工厂党委书记、厂长。他相貌堂堂,出语惊人:“我干书记10年,干厂长2年,我体会,政工抓一个‘人’字,行政抓一个‘数’字。‘人’就是人的思想,‘数’就是管理上的数字。”在一个将近两万人的大企业,作为第一把手,思想工作和行政工作之繁重是可想而知的,但李荣琦竟用两个字轻松道来。然而李荣琦的“人”和“数”并不是各自为战的,在书记、厂长一肩挑这两年,他在抓“数”时,注意从抓“人”入手,在抓“人”时,又借用“数”的力量,使车辆厂的宣传思想工作真正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也使行政措施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坚强后盾。这就是李荣琦的“反弹琵琶”。  相似文献   

5.
“长城有窗吗?我真想找到这样一个窗口,看一看万里长城的概貌!”在我准备沿着长城进行一次采访之前,有的青年朋友向我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这可把人难住了。 据报道,美国宇航员由太空回顾地球,中国的万里长城依稀可辨。如果说,这是鸟瞰长城的窗口,它  相似文献   

6.
宋洪斌 《侨园》2012,(7):43
辽宁绥中县西北部山区的明长城,因长城脚下的西沟村而得名为“西沟长城”.西沟村人都知道,追溯起来,他们是明朝戍边将士的后裔,他们的先人是明朝大将戚继光从浙江、山东带来戍边抗倭的.那么,戚继光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又为什么要带浙江兵、山东兵来?后来怎么没把这些人带走、使他们成为辽冀交界这一带许多村落最早的居民?这就引出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程青 《瞭望》1997,(Z1)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可说是开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先河。平民百姓由此可以走上电视,敞开心扉。而这种民问话语又在丰富电视节目的同时也提供了让观众真切了解别人对某一问题看法的机会。正因为有了这一份人与人的沟通,《实话实说》栏目在收视率调查中获“最喜欢”票数最高。一个电视栏目能深得观众喜爱并非易事。而在这个现众笑声不绝的35分钟的节目中,主创人员更看重的是思想性而非娱乐性。这个栏目推出了一位“地标”式的主持人崔永元。不少观众看到崔永无拿着话筒出现便会倍感兴奋。崔永元本人却不敢在这份兴奋中陶醉。  相似文献   

8.
连续多年 ,每逢春节之际 ,电视台几乎都要使出浑身解数 ,想把观众“钉在”春节联欢晚会的电视机旁(这不仅因为春节是中国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喜庆时间 ,同时 ,也是广告商们最聚目凝神的“黄金时段”)。但是 ,观众对春节联欢晚会仍然不满意———大同小异的节目不能尽如人意 ,且观众已不再满足于看电视联欢晚会这种单一的消闲娱乐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大年三十晚上这个每年收视率最高的时段内 ,还包括整个春节的假日期间存在着一个大众心理市场的“真空” :在春节联欢晚会之外 ,观众需要看到其它的娱乐节目。贺岁剧和贺岁片正是在这样一种心理市场…  相似文献   

9.
"人"的词义     
樊升海 《各界》2011,(5):96-96
“人”这个词所指的对象,对当代任何人都是清晰无误的,不会被应用于其它有生命的对象。尽管“人”的定义或者作为概念的内涵,并不容易回答。然而,这种说法已经是……“人”的……历史发展结果。“人”字的内涵也就是人字的词义,比“人”字作为视觉符号在人类历史上使用的时间要早许多。在当初,并不象今天这样,人指的不是每一个芸芸众生,而是针对少数的特殊人群的称谓。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政工干部,我认为,必须写好一个“人”字。做人,要学会做人的道理,作为政治工作者更应学会写好这个“人”字。首先,人字一撇一捺,左右稳稳当当。祖先造字时都考虑到人字怎样写方稳当好看,如今后人做人,尤其是政工干部做人扎实、诚恳待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少儿家庭教育值得反省》与这一篇都是讲少年儿童家庭教育的,可谓姊妹篇。上一篇的调查是一种理性的分析思辨,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这一篇则是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呼喊,震撼人心!每一个做父母的人啊,要认识到“父”、“母”这两个字的份量,切实担当起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来!  相似文献   

12.
东书  林楠 《瞭望》1984,(28)
人们在批评我国内河航运利用率不高时,往往想到欧洲那条跨流数国、综合经济效益很高的莱茵河。其实,中国也有自己的“小莱茵河”,这就是从江苏省江阴闸到浙江省杭州的南北向运河,以及从浙江省湖州到上海的湖申运河。这两条运河形同一个十字架,长度都是二百多公里,去年货运量约达五千万吨,相当于长江现在的年运输量。  相似文献   

13.
张颐武 《民主》2006,(11):33-34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许多地方的政府和民间都意识到了文化产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大的意义。最近的许多经验都让我们感到了“地方性”文化资源的特殊的意义。前些天到天水参加“海峡两岸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研讨会”,会上,台湾政治家饶颖奇先生的一席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谈及北京“798”所产生的影响,已经使得这个地方成为了海外旅行者来北京时必去的地方。旅行者在逛长城、吃烤鸭之后,又多了一个在北京的旅游项目。这让我这个北京人觉得有点自豪。798的长处不是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尽管北京有非常丰厚的古都文…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7,(6)
企业管理跟部队带兵打仗差不多,没有精神就没有军魂,这是葛相校的一句名言。2000年,浙江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革,企业易名,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葛相校对“长城”两字情有独钟。因为他觉得长城那重重叠叠的古砖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笔下描绘出的壮丽图景,更是一道精神的长城,是做企业需要积蓄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15.
章洛 《瞭望》1985,(35)
“旧歌不厌人含笑,抗战新声更展眉”——陈毅 剧场的帷幕拉开,满台是引吭高歌的老人。这个“老战士合唱团”唱的歌感情真挚,撼人心魄。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歌声中最美好的东西,那就是——青春。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6,(Z1)
我的讲座能有这么多观众,我的书能卖这么多册,并不是因为我讲得好、写得好,而是一百年来五代人的需要。从1905年到现在,整整100年,观众里,最小的7 岁,最大的90岁,大约五代人。这一百年来,我们始终不能对清朝历史作出正确评价。 1905年孙中山成立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提出“驱除鞑虏”,那时候能对清朝历史、  相似文献   

17.
扒长城一级政府开会决定的事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未必。有一句成语,叫“毁我长城”,那长城是借代,但也证明长城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山海关长城更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前听说别处有人把长城城砖拆回家里垫猪圈的,那是无知无识的愚民。最近,则有报道说,有一段长城,孟姜女没有哭倒的,让人扒了,这回不是愚民,而是应该由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干部组成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政府行为! 不止一家报刊摘转了《中国青年报》11月18日的报道:山海关区南水关7号敌台南侧20米处长城被扒开一个豁口,经丈量,底部长35米。经秦皇岛市文化部门了解,山海关为修环城路扒长城,是经山海关区区长办公会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附近的燕山公园北侧山坡上,镌刻着一个长10米、宽6米的繁体草书“龙”字。据说,这个“龙”字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石刻大字。 比这个“龙”字更引人注目的是坐落在燕山脚下的另一条现代化“巨龙”——北京燕山石油化学工业公司。经过整整20年的建设,这里已建成49套大型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并形成了以炼油装置为“龙头”、以化工装置为“龙身”、以化纤纺织装置为“龙尾”  相似文献   

19.
平白 《瞭望》1998,(47)
“公”这个字太伟大了。古人说:“兼覆无私谓之公”(《新书·道术》),是几千年来人们推崇的极高的道德标准。后来人们把为官掌权的人所办之事叫“办公”,可见为官者责任的神圣。不过,这“公”真办好了,办得叫老百姓满意,并不容易,有些当官的,天天说“办公”,其...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历来主张批判地继承,并借以创造新文化,服务于革命事业.但是,前几年,一些人一味妄自菲薄,立论偏颇,从批屈原、批李白、直到批鲁迅,进而批龙、批河、批长城,抛出一部《河殇》来.他们将中国的落后尽归咎于数千年“黄河文化”;以“带阴影”的激情,鞭笞祖宗.这就使人失望、反感.难怪生长于中国、受益于传统文化的海外科学巨子杨振宁也表示:“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把这三个传统(龙、长城、黄河)都批评得一无是处”(见《海外河殇大讨论》)此外,李政道博士也深为感慨地写道:“黄帝的儿女们,我们必须团结,发扬民族理想,建立自尊、自信……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但是,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诚然,我们民族有一百年来落后挨打的严酷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