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1,(19):70-70
谁有钱 有3个富人在比谁有钱,一个说:“我家每人一辆宝马!”另一个说:“我家佣人都开宝马!”最后一个说:“我天天扶老奶奶过马路。”其他两个人异口同声:“大哥,还是您有钱呐!”  相似文献   

2.
请客吃饭,来客招待,这是人们在社交中常有的事。但请客也好,招待来客也好,都免不了要有陪客。在公务活动中,究竟怎样陪客是好?时下有许多人将“陪客”当成“陪吃”、“白吃”,于是乎,天天有客来,天天要陪客。为此,曾有人大声疾呼:要煞住公款大吃大喝的歪风,得...  相似文献   

3.
某贫困县的一位新任领导在一次全县宣传工作会议上“豪迈”地提出:“把本县建成新闻大县”,要求每天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影,小报天天有,大报三、六、九。  相似文献   

4.
“湘云咬舌”与“完美无缺”刘绍楹《红楼梦》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中,写到宝玉、黛玉二人正在说话,湘云走了进来,笑着对他们说:“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听了,就和湘云开玩笑说:“偏是咬...  相似文献   

5.
有人诙谐地作了一副对联。上联:上发文,下发文,层层发文:下联:今开会.明开会.天天开会。横批:谁去落实? 为了挖“文山”填“会海”.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指出: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09,(7):68-68
小琴站在镜子前仔细端详,发现自己的脸竟是那样难看,不禁放声大哭。坐在一旁观察已久的小赖说:“偶尔照一次镜子就那么伤心,我们天天看着你,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西华县红花镇田楼行政村广大干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老徐善人、恩人,他做的实事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我们天天见数不清。”老徐名叫徐公仁,一位退休干部、老党员。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3,(18):78-78
练哑铃 下班回到家,见老爸正在房间里练哑铃,累得满头大汗。我心疼地说:“老爸,别练了,你这个岁数不适合练这个。再说了,你练来有啥用啊?”老爸放下哑铃,擦擦汗。叹口气说:“开学了。我天天接送小外孙,给他提书包,要是不练,怎么能提得动?”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09,(6):53-5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  相似文献   

10.
【活动剪影】 江苏省通州小学“小蜜蜂书香行动”全面展开我是小蜜蜂.书是七色花:天天小蜜蜂。津津百花香1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节,江苏省通州小学隆重举行“小蜜蜂书香行动”第五届读书节开幕仪式。  相似文献   

11.
西宁的变化犹如一名丹青高手在不停地点化,城市一天天添色,一日日增景。一年年成画。正如市民们聊天时说的那样:“又有新看头了,你去了没?”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魔术     
语言这东西,大概是世界上最复杂最深奥的一门学问。我们天天说话,也天天都在听人说话,可对“语言的魔术”却懂得很少。往往是不经意间,就被人糊弄过去,有时甚至不明白是自己糊涂、别人糊涂、还是那事情本来糊涂。  比如说,你去买皮鞋,旁边有人对你说:“这皮鞋样式虽然一般,但是皮子好嘛!”你就觉得这皮鞋是可以买的。如果旁边又有人向你说:“这皮鞋皮子虽然好,但样式太一般了!”你就觉得这皮鞋似乎不该买。如果你打不定主意,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两个人的话有啥不同时,你会发现他们说的都是合乎实际的,只不过那“虽然”、“但是…  相似文献   

13.
老师为了让学生不讨厌考试。对考试作生动的比喻:“平时考试是点心,天天吃不厌;单元考试是正餐。要定时定量吃;期末考试是满汉全席,一次吃个够。”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就是服务”理念引领下,我校将“当人民满意的教师”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首要追求。学校在2001年就明确提出并公开承诺“三满意”:让学生天天满意,家长人人满意,社区方方满意。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评教,让教师从中感受教坛人生的成功价值,激发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呢?以下是我们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反对腐败监督是关键刘软香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监督是关键。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来自党委会本身,或者常委会本身。”他还说:“我们要重视党委内部的互相监督作用这个问题,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同级的领导成员之间彼此是最熟...  相似文献   

16.
1978年秋,严宏昌在一张毛纸上写下分田到户“生死状”,改革的奇迹“一夜之间”在小岗村诞生。30年来,创造,在一个国家的坐标上“星星闪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专业户、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农民工、小城镇;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村民自治……农村改革的篇章一页页揭开,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历史一天天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忏悔录     
何雄飞 《廉政瞭望》2010,(21):45-45
“戏霸”丁嘉丽:我做人太差,德行太差 51岁,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女演员,堕胎4次。 我活了50多岁,这50年我干什么?基本上天天在生气。我老是抱怨,不知道症结在哪。学了传统文化才找到症结:我做人太差,德行太差!  相似文献   

18.
刘根生 《唯实》2010,(8):192-192
易中天先生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说:所谓科研过分量化,“就是规定从讲师升为副教授,你要生多少个蛋;从副教授升为教授,又要生多少个蛋。还规定这几个蛋要生在什么地方,比如权威刊物、核心刊物什么的。天天都在那儿数蛋”。故而他同意一种说法:过分量化管理把高校及科研院所变成了“养鸡场”。易中天先生还表示,对这种“数蛋”式考核,我的态度是:滚你的蛋!  相似文献   

19.
洪组 《求贤》2006,(2):30-31
马嘉庆是虹桥区信访办公宣主任.是一位有着29年党龄的老党员。2000年初,当组织决定将在街道办事处工作的他调到区信访办任主任时,一些好心人劝他说:“信访工作一没钱、二没权.却是天天有麻烦,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地方,你可要三思而后行”。他却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他毅然决然地上任了.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求助,老太太的儿子不太争气,天天回家要钱,还明目张胆地放话:“你看李磊杀了他一家人吗?把我逼急了,我也把你们都杀了!”“老太太的儿子明显受到了大兴灭门案的影响,只是没有付诸行动罢了。”李玫瑾说,在某些方面,犯罪也“传染”,会有不良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