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 芳 高 中 毕 业 后 在 镇 上 开 了 家 照 相 馆 ,生意 一直 不 错。自 从1999年本 镇 新开 了两 家 照相馆 ,客 源 就 被 分 流 了 ,加 上 许 多 家 庭 买 了 傻 瓜相 机 ,到 照 相 馆 照 相 的 人 越 来 越 少 ,林 芳 的 生意 到 了 惨 淡 经 营 的 地 步 。 要 走 出 困  相似文献   

2.
1970年出生的陆绍波,是辽宁省沈阳人。1992年,陆绍波和好友冯立平一起到深圳打工。头脑灵活的陆绍波发现海鲜产品利润诱人,便辞职做起了倒卖海鲜的生意,后来又开了一家海鲜酒楼。随着酒楼生意越做越红火,他又趁热打铁,开了4家海鲜批发公司,总资产高达1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3.
2007年11月20日,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徐庄村小杂粮加工车间里,十几位师傅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在本次村两委换届中新当选的村支书徐成立告诉我们:“村民们信任我,选举我为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我就要发挥做十多年生意有门路的优势,把村里的小杂粮生意做大.让村民们富起来。这几个月,我们新开了徐庄小杂粮专卖店8家,今年的小杂粮生意能做到1500万元。”  相似文献   

4.
雨岚  刘庭远  朱涛 《党员文摘》2006,(10):16-17
四川省有这样一个人称“瓜娃子”(傻小子)的年轻人:他拿着借来的钱,开了一家家政公司,却“瓜”得先后给500多家客户免费做了一个月的清洁;生意刚开始好转.他手下的一个员工打破了顾客家的一个古董花瓶。顾客张口便要赔4200元.他竟连价也未还,立即照价赔偿……这样的“瓜娃子”,谁能相信他会成功呢?  相似文献   

5.
金月 《党员文摘》2009,(10):16-17
以货易货是人类最原始的交易方式。想不到的是,在今天.一个打工青年在深圳做起了以货易货生意。而且还发了财。受骗后寻思出的赚钱门路2000年,王业安高中毕业来到深圳打工。2005年4月.王业安用积蓄在泥岗村盘下一家餐厅。餐厅的生意很好.基本上天天爆满,王业安特别高兴。可就在餐厅开张后的第二个月,施工单位的大铲车、推土机浩浩荡荡地开了过来。原来这个小区要全部拆迁.  相似文献   

6.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1,(18):62-63
自从某企业收购食用瘦肉精的肉猪一事被曝光以后,做肉类加工销售生意越来越难了。张飞三年以来励精图治,建立了稳定的供货渠道,在老家涿郡开了家“飞哥猪肉超市”,年年净利润好几百两雪花银,眼看今年就能还清房贷,娶上媳妇.  相似文献   

7.
四川成都的她现年61岁,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一家工艺美术厂工作。几年后,生产效益不好的工厂濒临倒闭。她看到娱乐业的生意最为吃香,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她离开工厂,和丈夫一起白手起家,开了一家歌舞厅,做起了娱乐业的生意。由于她吃苦耐...  相似文献   

8.
佚名 《廉政瞭望》2010,(16):50-50
东欧一座城市,在城东和城西各修筑了一条新马路。犹太人在西边,中国人在东边,各开了一家修车店。他们的价格都很公道,服务非常好,两家店的生意都很红火。  相似文献   

9.
这里记录的是兴安盟下岗职工中的几位佼佼者。他们在下岗后积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寻找新座标,从而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苦心经营热心公益的辛葆春辛葆春,曾是扎赉特旗饮食服务公司国营照相馆职工。1985年8月,由于企业不景气,一夜之间成了下岗职工,那年他才34岁。下岗后的辛葆春曾一度陷入不安、烦躁、失眠,经过长时间的思考酝酿,1987年1月,他靠朋友筹措的3000元钱,干起了个体照相。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辛葆春积攒了一些资金,于1990年建立了照相馆营业室。照相馆开业后他在门牌上写下“将心比心,诚实待人,微笑服务,靠信求存…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杜月笙在重庆开办多家银行,兼做进口贸易生意。杜是个在重庆军政两界、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名人。“七七事变”后,因主张抗战,参与抗敌后援,杜月笙捐出车辆和飞机,一时赢得“抗战”、“爱国”的好名声。杜月笙为了在重庆扩展他抗日的威望和影响,乐于结交有名望的文艺界人士.  相似文献   

11.
1 你知道什么是洗钱吗? 洗钱一词最初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据说,美国芝加哥黑手党一个从事黑道生意的人购买了一台投币式洗衣机,开了家洗衣店.  相似文献   

12.
催债妙招     
一年前,朋友老孙开了一家饭店。老孙性格豪爽,为人仗义,捧场的朋友很多,饭店生意十分红火。  相似文献   

13.
孙燕杰 《党建》2009,(12):40-40
今年46岁的王俊岗原在乡下务农。1988年搬到河北青县县城,开个小作坊,承揽印刷的生意。  相似文献   

14.
生日的纪念     
每个星期天都是盘县县城赶场的日子,那一天盘县县城里热闹非凡,我们几个外乡人在乡下呆得久了,便结伴去盘县赶场。因为要冲洗照片,我离开同伴,独自到县城中心的一间照相馆去。没想到一直等到下午,照片还没有冲洗出来,照相馆老板歉意地赔着笑脸,端茶倒水极为殷勤,反让我觉得给他添了许多麻烦。就在这个时候,那个乡下女人和她的两个孪生儿子走进照相馆。女人很年轻,脸色黧黑,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上衣,背后背着一只大竹篓,里面装看花花绿绿的日用品,显然她是卖完菜又买了乐西,预备回乡下去的。那一对孪生男孩只有四、五岁的年…  相似文献   

15.
贾诚先 《奋斗》2006,(8):16-18
朱文的澳神公司是做对俄罗斯贸易生意的。我国对俄过境贸易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曾经着实红火一阵,但不久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便不那么景气了。很多大的公司铩羽而归,亏得血本全无。于是一些外贸企业把对俄贸易视为畏途.纷纷撤资退股,由趋之若鹜到噤若寒蝉。而朱文的澳神公司这里却别有洞天,对俄边境贸易由热变冷.朱文的生意却由小到大,实力也由弱变强。  相似文献   

16.
张峻 《党史纵横》2009,(11):22-22
雷锋爱照相,是我初次接触他时留下的第一个印象。少年在家乡望城,青年来到鞍钢,应征入伍到部队,所到之处,他都想方设法找机会照张相。我和部队其他同志为他拍的新闻照片不算.仅在地方照相馆他照的单人相、合影,我在他牺牲后,先后收藏的就有五十多张。其中,就有雷锋在天安门前拍摄的两张珍贵照片。  相似文献   

17.
孙振会  孙小杰 《实践》2014,(5):35-35
皮鞋、衣服、结婚相册、礼物、旅游……你“私人订制”过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个性化、品质化的生活.一家网上订制礼品的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公司已经开了近7年了,生意一直很好,尤其节假日或生礼物卖得最多。  相似文献   

18.
一名香港的流动小贩,在街边卖雪糕,为了多做点生意,附带卖起了棒棒糖。小贩原本开一家小店做小生意,只不过租金年年涨,生意再也做不下去了。他和太太都是伤残人士,找工作难,但是又不愿意拿政府失业援助金,想自食其力,于是申请了小贩牌,每个月能赚上六千多元,维持生计。  相似文献   

19.
龙志 《党建文汇》2006,(10):38-38
两年前的一天.上海市青浦区耀光村老年人茶馆的张老板家来了两个熟人。他们对张老板说,有一桩无本生意能发财:只要将村民们的身份证收集起来,借给车行老板办理。摩托车行驶证,每张身份证给50元。  相似文献   

20.
余成普 《学习月刊》2009,(17):24-26
河南省新密市工人张海超.自2004年6月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多个工种。工作3年多后,他的身体变得很差,被郑州、北京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得到被鉴定的机会,但职业病的法定诊断机构——郑州职业病防治所却为其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