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黑战争已经持续三年多时间了。三年多来,波黑交战三方曾达成几十个停火协议,但没有一个协议带来一次真正的停火;为调解波黑冲突,有关各方先后提出五六个和平方案,但都由于波黑冲突方面的拒绝而相继流产;联合国在波黑确定了六个安全区和一  相似文献   

2.
高加索地区自古是欧亚交汇之处,也是拜占庭、波斯、阿拉伯、俄罗斯和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之处。苏联解体后,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等主要大国围绕势力范围争夺、能源获取和北约东扩等问题,在高加索地区展开大博弈。但是,大国在高加索除了利益竞争外,还存在利益契合点,在地区反恐、欧洲安全、能源市场等领域,仍维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伊朗核问题的症结在于美国与伊朗的敌对关系,2005年以来,伊朗核僵局反映出美伊两国领导人激进立场间的严重对立.美国的目标是迫使伊朗彻底放弃核燃料生产能力;而伊朗则追于压力,寻求对铀浓缩能力的有限自主权,拒不暂停铀浓缩,更拒不放弃铀浓缩的权利.美伊两国各怀设想,但均为一相情愿,突破僵局需要双方审时度势.由于军事手段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伊朗核计划还难以定性,以及伊朗核问题并非迫在眉睫等原因,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仍将是美国的主要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中美洲局势不断恶化,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中美洲地区局势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有着极其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对于如何解决这一地区的问题,中国人民一贯站在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一边,坚决支持广大拉美国家维护独立主权,反对外来干涉,和平解决中美洲问题的主张,并且希望,孔塔多拉集团的努力能够取得积极成果,使中美洲地区的紧张局势迅速缓和  相似文献   

5.
伊朗核问题的症结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核问题"涉及到美伊的重大利益,双方难以改变各自的原则立场.这一问题牵动着世界主要大国的互动关系,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中东海湾地区局势的发展趋势,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目前,"伊核问题"演变成一场大规模军事冲突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只要该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就不能完全排除出现矛盾激化或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朝鲜核危机的症结及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朝鲜半岛核危机陷于僵局状态。朝鲜核问题长期未能解决 ,再度演变为核危机 ,症结在于朝鲜半岛安全结构转型进程中朝美战略相互冲突。冷战后朝鲜外交战略的核心是缔结朝美“和平协定” ,突破残存的冷战结构 ;而美国的对朝政策取决于其东亚战略的整体设计 ,旨在维持冷战安全结构 ,美日、美韩同盟和美在日韩驻军是其中关键。战略冲突决定朝美之间是零和关系 ,核危机是战略冲突的集中体现。双方力量的非对称性增加了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但战争的残酷性起着关键的制约作用 ,使双方不会轻易放弃达成妥协的微小机会。  相似文献   

7.
王健 《欧亚观察》2001,(3):18-20
自2000年9月巴以之间爆发新一轮大规模暴力冲突以来,双方迄今死亡人数已经高达700多人,其中巴勒斯坦人有500多。其间,虽然在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政府的积极调解下,巴以双方表示接受敦促巴以双方停火的“米切尔报告”和“特尼特文件”,但此后流血冲突并没有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8月9日,巴勒斯坦激进分子在耶路撒冷制造的大爆炸案以及以方随后进行的报复行动,更是震惊世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朝核问题折冲反复,难以解决。要理解进而解决朝核问题,需要抓住其核心逻辑。冷战后东北亚权力结构的失衡是朝核问题的深层动力,战略诉求冲突和利益博弈是朝核问题的症结表现。各方的逻辑相左与政策僵化致使朝核问题久拖不决,多边主义和积极引导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中美两国曾处于相互隔绝甚至是彼此敌对的状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开始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这三年来,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障碍,如果不及时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中美关系有出现倒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阿以民族冲突的实质是阿以两个民族之间的领土之争,利益之争。自昔至今,阿以冲突就夹杂了民族的、宗教的和大国背景等各种因素,加之阿以民族冲突在历史长河中的嬗变,使阿以问题更加错综复杂。综观阿以冲突的历史脉络,主要存在以下四大症结:一、民族主义近代产生的犹太复国主义,又称“锡安主义”,即“一个民族要建立一个国家”,强调2500多年前曾存在过希伯来王国,号召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1897年,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犹太复国运动代表大会)在瑞士巴塞尔举行,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总部设在维也纳,赫茨尔当选为主席,确定…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中美两国曾处于相互隔绝甚至是彼此敌对的状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开始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这三年来,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障碍,如果不及时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中美关系有出现倒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的症结——回顾中美大使级会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采取了遏制、孤立和反对的政策。朝鲜战争的爆发加速和深化了双方的敌对关系。美国以武力霸占台湾,陈兵台湾海峡,积极支持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在外交上发起“不承认”新中国的运动,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经济上对中国进行封锁禁运。由于美国的上述反华政策,从 1949年一直到 1970年,中美两国一直处于隔绝的状态。在这期间,中美之间有过三次接触:一次是朝鲜停战谈判;第二次是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其后就是 1955年开始的中美大使级会谈,而台湾问题就是贯彻会谈始终的最尖锐、最不可调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东亚区域合作极其复杂,涉及经济、政治、安全和社会事务等各个领域。当前推动东亚合作进一步深化的可行之路是:保持东亚合作的开放性,不排斥大国特别是美国的关注与参与;各成员国均不谋求领导权,建立“以事务为基础的主导”机制;各国在确立东来认同感的基础上建立政治互信;在注重经贸合作的同时积极推动各个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4.
俄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引人关注的大国关系之一。在普京总统和布什总统同时在任的七八年期间,两国关系几经反复,一度显示亲密,如今又变得僵冷。人们不禁要问:俄美关系复杂多变的症结何在?  相似文献   

15.
中苏边界问题,是中苏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它一向为研究国际问题的人士所重视,是理所当然的。早在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一开始,中国方面就郑重声明不要求收回沙皇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去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意以这些条约为基础解决中苏边界问题。1969年重开中苏边界谈判时,中国政府又一再重申了这个立场。可是,中苏边界问题却至今也没有解决。这是为什么?苏联政府究竟还要求什么呢?这些年来,苏联方面在中苏边界谈判的会场外面相当繁忙。他们围绕着中苏边界问题出  相似文献   

16.
约、巴协议是阿拉伯方面为和平公正解决中东问题所作的最新努力。中东和平的障碍是在美国和以色列方面。解决阿以争端和巴勒斯坦问题将是一个相当长期的复杂的斗争过程。今后围绕和谈而产生的矛盾和斗争,将是影响中东局势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要实现东亚区域合作,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解决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存在的现实难题,当务之急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美国因素,即美国对东亚区域合作的态度与东亚对美国这一态度的看法;二是领导权,即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推进东亚区域合作;三是互信原则的确立,东亚各国必须建立互信关系,尤其是东亚地区大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四是“低级政治与高级政治并行发展”,经济合作与政治安全合作同步进行。只有正确处理好这四大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联动关系,东亚区域合作才能沿着正常的轨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有关罗兴亚人问题的研究,因对其族群的产生、概念和境遇有不同视角的见解,故形成了缅甸罗兴亚人问题的视差。~①由于视差长期存在并日渐歧异化,罗兴亚人问题的来龙去脉难以真正厘清,并在缅甸转型的背景下形成新的碰撞和冲突。罗兴亚人问题的症结除了缅甸主体大缅族主义和佛教中心主义对罗兴亚人穆斯林群体的偏见与排斥、缅甸转型与政局变动导致的罗兴亚群体日益边缘化、社交媒体发展助长的仇恨蔓延等,还在于视差影响下缅甸国内滋生的"穆斯林恐惧症"情绪以及缅甸主体民族与罗兴亚人及其国际支持者的压力对抗。罗兴亚人问题虽然在缓慢推进,但罗兴亚人孜孜以求的"生存空间"却没有得到相应改善,其前景仍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19.
20.
以色列与梵蒂冈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症结有四 :1 .梵蒂冈长期坚持历史上形成的反犹主义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教皇对希特勒屠杀犹太人保持沉默 ,引起以色列人的不满 ;3.梵蒂冈反对犹太复国主义 ,反对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国家 ;4.梵蒂冈反对以色列将耶路撒冷“犹太化”。从 2 0世纪 60年代起 ,梵蒂冈逐渐改变了对犹太人的态度 ,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 ,但只有梵蒂冈对历史进行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对待 ,未来以梵关系才能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