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晓星 《理论导刊》2020,(1):102-107
循吏与清流的历史之辩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独特现象,也是我国传统政治理性的一种表现形态。这一问题表面上是两种不同官员形象的对比,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政治理性内在张力的外显,是两种不同政治理性观念的博弈。其发生逻辑在于政治理性自身的价值性,在于价值评价的差异性。它的实质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野,其中循吏是工具理性的表征,清流是对价值理性的彰显。新时代循吏与清流历史之辩的本质启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需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执政党要实现执政能力与执政道德的统一。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廉政为先、勤政为本、善治为要,进而实现执政自觉。  相似文献   

2.
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特点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依靠云计算技术的海量数据储存,可以实现图书资源的数倍扩充,能够完成目前难以达到的各种业务要求。数字图书馆可以依赖于云计算技术将数量庞大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将分布式存储数据库与一站式的检索界面进行有效的整合,为数字图书馆的使用者提供便利和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从而促使云计算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9,(11)
在云计算下,作品时常被云服务商海量获取与传播,这对数字版权的保护带来空前的挑战。对此我国宜立足于本国大数据与云计算下数字产业的发展现状,吸取欧美国家的经验,通过修改现行法来完善数字版权的行使规则、提高云服务商等主体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强化对作者以及作品利用者等权利人的侵权救济力度。为了平衡云时代下数字版权保护与作品合理传播利用的价值诉求,我国除了对云服务商的行为加强司法规制外,还应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相似文献   

4.
华章琳  蔡萍 《理论导刊》2007,4(2):44-45
意识形态一般被认为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应用范畴,意识形态的经济学纬度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了。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中,经济学纬度是意识形态的应有之义,科学的意识形态不但能够解决个体行为的“效用最大化”原则,还能够积极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新时期的意识形态教育必须突出注意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在这场影响全世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而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大数据时代来临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即以数据为核心、运用提前预测、关注问题的相关性和智能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影响并形成了"互联网+法治"思维、共享思维、预警思维和精准思维这些法治新思维。  相似文献   

6.
袁婧 《学理论》2014,(15):251-252
云计算是计算模式的新发展,具有海量数据存储、强大计算能力、高可用性、资源共享等优势。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是联络、凝聚青年的创新平台,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因此,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建设将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重大的变革。对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构建进行了探索研究,分析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网络社区团支部建设的优势,提出了在教育部门协调下的分层管理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7.
刘丽丽  周琳洁 《学理论》2011,(11):303-304
云计算是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它对高校信息资源建设必然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云计算的概念、工作模式和本质,然后分析中国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云计算的应用对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3,(14):53-53
如今,云计算可谓火得一塌糊涂,甚至到了“言必称云”的地步。诚然,云计算被视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IT应用方式变革的核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已经成为当前IT业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那么云计算究竟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劣势呢?  相似文献   

9.
实现政治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治层面的坚实保障已是当代中国的必然抉择。而政治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又离不开意识形态工作的及时跟进和有效扶持,主流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升级是推进政治可持续发展的必需环节。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升级策略选择为:建设更具包容性的主流意识形态,有效促进社会政治整合;推进意识形态现代性转向,重构政治合法性认同。  相似文献   

10.
五四宪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块重要的基石。它承载了近代中国民主建国理想,构建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制度框架,为中国宪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实践经历为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分析和总结五四宪法的民主政治意蕴对于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立林 《学理论》2011,(27):1-4
政治竞争是现代民主政体下实现政治权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途径。适度引入政治竞争,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一是有助于体现社会主义政治的民主性和维系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二是有助于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矛盾,维护政治稳定;三是有助于实现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现代化并永葆党的先进性;四是有助于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与培养提高其民主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转型,科学技术成为了意识形态。科技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在理性基础、特点、运行机制、功能等方面不同。科技意识形态的产生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做出回应。面对冲击和挑战,必须实现对马克思文本从知识论向生存论的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3.
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学说为作为中左派的社会民主党复兴设计了合理可行的政治方案,一度使人耳目一新,但大家却没有注意到中右派的保守党派也在采用类似的方针,所以,不能全面反映当代西方政治的发展趋势。当代西方政治是一种以调和妥协为特征的新现实政治(neo-realpolitik),其社会政治背景是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热点问题多元化以及党派多极化。由于政治体制的差异,新现实政治在美国和欧洲国家表现不同。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灵活的政策和策略并没有使当代西方政治脱离基本政治规律。执政党能否最终得到选民的支持,决定于其解决经济、群体关系和国家安全问题的执政表现。  相似文献   

14.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体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重要文本。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确立了以生产逻辑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构架,这一构架特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为我们反思意识形态、实现社会历史批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二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的走向,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社会走向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三是在生产力发展与世界历史格局的基础上,实现共产主义,这为社会发展确立了方向。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需要展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内在逻辑,还要展现这一文本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深圳云计算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在新成立的远程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人数据中心,体验每秒超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吕文江 《理论视野》2011,(5):26-27,41
本文在介绍有关政治合法性之概念与基本学说的基础上,勾勒了中国自近代以来国家政治合法性的类型转变,以及其中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理性区分为二元对立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阐析了两种理性在政治中的作用和运用.由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具有不同的特征与指向,二者往往呈现由二元对立走向二元对抗的紧张态势.理性在政治中的正确运用,就在于根据中和原则化解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紧张.中和原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不A不B、亦A亦B、A中有B,等等.  相似文献   

18.
网络政治: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对网络政治参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具有直接现实性、平等参与性、快捷时效性三大基本特点;是执政党展示政党形象的新舞台,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新特征,是反映民意,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平台.网络政治参与需要公共理性,加强法制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应把握网络政治参与提供的契机,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理性人乃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有机结合。理性是有限的,既要克服理性的自负,又要防止理性的无知;理性是历史的、演进的。经济理性原则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政治理性原则为追求社会认同最大化。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构成了社会个体行为的两个不同侧面。这一结沦,能够较完整地把握人的本质特征,更好地解释社会生活,指导人们合乎秩序、合乎必然性、目的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算法技术不仅是智能化时代的科技引擎,更是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变量。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地位—角色理论分析算法技术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多元互动和权力关系是一种更为中观和动态的考察范式。从内在逻辑上看,算法技术与主流意识形态互动依循“差位—借位—高位—复位”的复杂机理。算法技术出场的工具隶属地位与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之间的位能差异使两者呈现出一种差位状态。然而,在向数字技术和商业资本的双重借位过程中,算法逐步摆脱“工具”角色,实现“权力”角色的高位进阶。与此同时,逆转的算法权力不断规训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范围和生存空间,全方位挑战其引领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纠偏算法技术场域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负向危机,需要重新审视两者的关系,通过匡正算法的技术理性倾向、构筑技术革新力量、发挥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作用以实现算法技术理性和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理性的融合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