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伟 《理论视野》2020,(2):84-89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与提高党的意识形态能力相结合,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根本保证;坚持话语体系建设与物质基础建设相协同,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坚持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相协调,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路径遵循;坚持传统阵地建设与网络阵地建设相统一,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空间支撑,构成了党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四项实践经验。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更加具有实效性,获得了更大程度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不仅使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经济物资财富,而且增强了厚重的精神文化财富。改革开放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也增添了动力,注入了活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指导和规范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时代特点,探索现阶段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路径。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是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式。通过总结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分析新形势新情况对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党的理论建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内在统一性.而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迫切需要党围绕这些变化加强理论建设,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时,我们党继承过去优良传统,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深入研究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特点、新途径和新方法,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机制、方法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魏兆萍 《学理论》2012,(13):155-156
在新世纪的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构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执政使命的完成。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意识形态的建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系统工程是以总体的、发展的、联系的视角,探寻复杂问题最优解决方案的管理科学。意识形态管理权是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对意识形态资源进行系统管理的权力。在推进意识形态管理权制度化过程中,我国意识形态资源当前所呈现的广泛化、效力弱化、网状化的问题,可以用系统工程“总体抓总”-“量化分析”-“分级落实”的管理思维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将系统工程应用于意识形态管理实践中,构建意识形态资源立体监管制度、创建意识形态工作量化管理制度、确立意识形态工作分级落实制度,成为系统性推进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历史主动精神是深刻领会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重要精神密码。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在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进程中生动诠释了历史主动精神,不仅在遵循历史规律中把握历史主动,坚持百年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定向、战略定位和实践定标,更在守正创新中赢得历史主动,在把握时代大势的基础上主动求变,以伟大变革性实践对意识形态建设进行战略谋划,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态势。立足新征程,我们应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锚定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方向,在接续奋斗中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向上向好的主动态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提供意识形态力量。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执政党处于核心的地位。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是用以实现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的工具。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具有包容性、建设性、延续性等特点。新时期我们党的意识形态要注重包容性、建设性和延续性的建设,以利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0.
由于政党的历史执政地位仅仅是其执政合法性的来源之一,执政党的绩效基础又具有易变性,所以,扩大与巩固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基础意义尤显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开展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有利于扩大党执政合法性的广泛基础,也是重建与巩固其意识形态基础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打破了封闭、单一、沉闷的状况,呈现出开放、多样、活跃的局面.在思想观念上,西方与东方碰撞激荡,历史与现实传递转化,正确与错误斗争较量.在价值取向上,由封闭式的局限性趋向开放式的广泛性,由传统的一元化趋向现代的多元化.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这种纷繁复杂、多样易变的现状,对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世界动荡引发的世界格局变化,既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注入了新的内容,也向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认真考察研究我国意识形态发展趋势的调控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大的课题.面对我国意识形态发展趋向,我们要顺应趋势,采取有效的调控形式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进行引导,使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得以确立。因此,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增强党的意识形态包容性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党的意识形态包容性主要应体现为理论创新适时性、执政基础广泛性、执政理念务实性。中国梦语境下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包容性建设,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与时俱进推动意识形态调适创新,积极回应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建设廉洁政治以反腐倡廉实效取信于民,理性智慧地处理国际复杂事务,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坚持"两用""双百"方针、努力建设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等。他的这方面思想开拓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崭新局面,当然也带来了一些如意识形态斗争扩大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中央政治局在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学习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考了古代治理思想之后提出治理社会应注重"德主刑辅"的要求。对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行了丰富和深化。转型期的中国尤其要注重社会治理的策略原则和方法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实际上直接呼应了我国转型期追求和谐社会环境的诉求。尤其在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社会能否顺利转型关键在于如何使多元主体共同构建共生关系环境,促进社会治理的内在协调。所以在法治前提下,人们应在包容性的公共理性指导下积极寻求公共治理参与规范建设,实现多元主体共治,保证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相关研究重点关注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性质及其工作内容,立足教育与宣传两大意识形态阵地,围绕新时代的新技术和新手段等开展专题研究。纵观近三年来,相关问题研究呈现出外延广阔、注重实证、结合当下等理论特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与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张明 《学理论》2011,(34):26-28
古田会议上我党从实际出发,运用发展的观点,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党的建设的科学化主张,创造性地解决了党和军队的建设问题,明确了军队思想作风建设的任务。会议精神长期以来对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认清思想作风问题产生的危害,在思想上重视思想作风建设;找出思想作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根源上把握思想作风建设;理清解决思想作风问题的思路,在发展中推进思想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价值原则来对待意识形态建设,不仅使意识形态建设很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且通过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政治思想的建构和具体政策的实施,巩固和增强了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凝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全球化并不是一种超越意识形态的现象。恰恰相反,我们透过文化全球化的景象,发现文化全球化与意识形态之间有着密切关联,这使得我们党在制定意识形态战略时必须高度关注这一条件,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王永贵 《理论探讨》2007,3(5):23-25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开创了新局面,进入了新的发展境界.结合时代特点和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历程,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可概括为,加强领导是核心,把握方向是根本,明确位置是前提,创新理论是动力,改进方法是关键.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遵循这一规律,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就一定能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