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从古至今,调解的运用非常普遍,被西方称之为“东方经验”。随着审判方式由调解型向审判型的转变,调解制度也急需改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诉讼调解,亦称法院调解在我国历来被视为一种诉讼活动,是法院结案的一种方式。发挥诉讼调解制度的功能,应当尊重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保障其充分行使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2.
调解制度被赞誉为东方经验,有着一定的法律价值。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将调解与判决规定在一个条文中,没有理顺两者的关系,造成司法实践中重调轻判的现象。应对调解制度进行适当改革,实现“调审分离”,使调解成为预防诉讼的程序。  相似文献   

3.
对既判力的漠视,是缘自司法公信力的丧失,而再审程序本身针对的是生效判决、裁定,直接会与既判力产生冲突,即产生再审程序的"纠错"功能与生效判决的既定效力的矛盾。而目前我国规定的再审程序是基于"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思想,难免会牺牲判决、裁定的效力,产生对既判力忽视的态度。久而久之,司法的公信力和威信也将会丧失。所以,由再审程序对既判力动摇的因素分析入手,进而对再审程序进行限制,解决与既判力的矛盾,以提高司法的权威性,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4.
张琼戈 《世纪桥》2007,(4):38-39
民事判决既判力是现代民事诉讼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民事司法权威的维护和诉讼效益的提高,而且对民事权益关系和司法秩序的稳定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目前民事既判力制度在我国尚未完全确立,本文重点对民事既判力的内涵、价值取向、目前我国的制度缺失以及相应的改革和完善进行了尝试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调解是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最佳方式。但由于立法滞后,调解在法律制度设计上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构建以法院调解为核心,多种调解与法院调解链接运行的大调解制度,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的教化型调解存在的环境是封建社会和计划经济社会这样的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社会对诉讼调解有内在的需求,诉讼调解也依赖一体化社会提供干预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被区分为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相应的诉讼模式也由职权主义转化为当事人主义模式.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审判权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进行干预失去了正当的基础.法理的分析也表明调解与诉讼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多年来,调解与审判关系的摇摆正是这种种矛盾的体现.调解应逐步转化为和解,且应与诉讼进行适当分离,调解不应再成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始于抗战时期陕甘宁根据地的人民调解制度,以其优良的调解传统沿用至今。抗战时期根据地的解纷方式和"调解为主,审判为辅"的理念,仍有许多值得当代司法机关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赵婷  刘瑾 《党史文苑》2008,(8):10-11,14
始于抗战时期陕甘宁根据地的人民调解制度,以其优良的调解传统沿用至今.抗战时期根据地的解纷方式和"调解为主,审判为辅"的理念,仍有许多值得当代司法机关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调解被誉为"东方之花",作为中国本土的纠纷解决方式在民事诉讼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行政诉讼领域却鲜为人知。目前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对调解的规定较少,应从行政诉讼调解程序的原则、立法模式、具体操作程序方面重构一个科学完善的行政诉讼调解程序。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法院存在调审不分的现象,审判员同时就是调解员。近年来,又出现了法院调解实施主体扩大化的趋势,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的问题。应建立我国法院专职调解官制度,建立调解庭,实行调审分离;合理界定专职调解官的基本职责;重视专职调解官的任职资格;注意保持与法官制度的衔接。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调解公约》有助于促进调解在解决国际商事争议方面的广泛运用.目前,我国的商事调解还存在基本立法缺失、调解员的资质和守则规定不统一,以及个人调解的效力未被法律认可等问题,使得相关当事人难以充分利用《新加坡调解公约》框架下的执行机制,也不利于我国商事调解的发展.因此,我国应积极对接《新加坡调解公约》,尽早制定"商事调...  相似文献   

12.
将法院调解确立为诉讼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和一种诉讼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最具特色的制度创设。法院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一度被誉为“东方经验”享誉世界。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法院调解在多年的司法实践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现行的法院调解制度已经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和审判工作需要,急需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法院系统对调解结案率的过分强调导致法官普遍存在基于对政绩的追求而在实体层面强制当事人接受调解的心理倾向,并且基于规避承担职业风险的需要,法官通常不使用明确的强制性语言,而采取较为含蓄但又传达出强制意图的暗示性法院调解用语。正当之规谏型暗示性法院调解用语应当倡导,而其他类型的暗示性法院调解用语则既需要通过调解行为标准加以正面规范,也需要通过根据申请的调审分离原则、固定法院调解过程等方式从侧面加以规范,促进其制度化。  相似文献   

14.
15.
论当前农村基层纠纷的行政调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矛盾纠纷十分复杂,纠纷解决机制呈现多样化特点.本文考察了农村基层纠纷的行政调解,并从基层传统观念、基层司法救济的不足与缺陷、基层政府的法律和行政责任、基层行政调解的优势等方面论述了当前乡镇政府调解基层纠纷的社会条件和必要性,同时也考察了基层政府在行使行政调解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困境,对完善和改革基层行政调解制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诉讼调解作为民事诉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制度,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了诉讼调解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分析诉讼调解面临的困境和诉讼调解的不足,重新审视诉讼调解制度价值基础,完善我国诉讼调解制度,以此树立起法院应有的司法权威,树立起人民群众对法律应有的信仰和对法治建设充分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蒲江涛 《理论导报》2010,(10):35-36
随着司法改革足音的不断切近,人们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注于对司法公正的追求。近年来,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的地方在调解过程中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地方保护主义及其恶果成为司法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太原市群体性事件增多,信访问题突出,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太原市政法委大胆尝试、拓宽思路,提出了解决司法信访难题的新理念、新思路,创建了司法信访调解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创新符合时代的需要,合乎法治精神,具有合理性,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今后要在总结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的改革开放既创造了经济奇迹,也引发了一系列犯罪行为和群体性事件,给政府维护公共秩序的稳定带来严峻挑战。国家回应不稳定的办法很多,其中改革传统的调解制度以便适应日益严峻的维稳压力,是一项引人注目的工作。这项被称作大调解的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把传统的调解形式整合到一起,由党委与政府统一领导,强化司法机关的调解职能,扩大行政机构的调解权限等,旨在提高政府化解矛盾的能力。然而,大调解的改革并非是对传统调解形式的制度超越,仍然保留了传统调解形式的基本功能和本质属性,不同之处在于,它比传统的调解形式更具有强制性,渗透的范围更加广泛。这种制度调适对中国正在推行的市场经济改革、司法改革以及政治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法院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法治观念的增强及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的形势对法院调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视我国现行法院调解,还存在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有必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行的法院调解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