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法律图书为例,分析了连续出版特的主要特点,有助于对这类文献的了解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府出版物与政府信息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政府出版物的概念、政府信息与政府出版物的关系,针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分析当前中国政府信息传播的3种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是一个进步,但条例的实施还需要许多制度安排和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3.
政府出版物著作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至今没有建立政府出版物的概念,对政府出版物的著作权就无从谈起。但是现有的著作权法中已经有与政府出版物相关的著作权条款,可以此为依据进行讨论。对政府出版物著作权归属,许多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立法政策,我国台湾省也有较为详细的法律法规。本文对美国、英国及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著作权法对政府出版物归属问题做简要介绍,并对我国政府出版物著作权的归属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政府出版物的范围日本政府出版物的发展已有上百年历史,从1883年创刊《官报》以来,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各种政府出版物不断推出,现在究竟有多少种。已经难以数计。这是因为人们对政府出版物的定义没有统一认识。越来越多的刊物被划入这一范围,以致发展到无论编者、著者、监督以及发行,只要其  相似文献   

5.
政府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进行了多次的政府体制改革 ,但是却陷入了一个“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究其原因 ,改革当中缺乏完善的法制保障为其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 ,要使政府体制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就必须运用法律规范政府的职能、调整改革的运行以及健全相应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继2006年6月在国家图书馆成功举办《政府出版物与政府信息传播利用研讨会》之后,会议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注目。为更深入地探讨与借鉴政府信息在出版、传播、利用中的有关问题与经验;准确把握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热点问题,2007年5月22日,由清华大  相似文献   

7.
美国政府出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美国政府出版物简史、美国政府出版物的管理和收藏体制、网上政府信息传播、美国政府出版物管理体制的特点四个方面介绍美国政府出版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案例启示:对销售盗版出版物行为以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违背立法本意,有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之嫌。打击此类行为,需要对《刑法》第217条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复制发行"、"制作、出售"和第218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中的"销售"作出立法解释,并修改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追刑标准。  相似文献   

9.
论公务员与政府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务员与政府的法律关系 ,在内容上体现为公务员与政府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公务员与政府的法律关系如何将影响到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确定 ,关系到公务员的权利保障体系和责任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存在重大差异 ,因此对公务员与政府法律关系的规定也就不同 ,概括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主仆关系、服务关系、代理关系、雇佣关系。笔者以为雇佣关系下公务员与政府之间的权利义务定位较为明确。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3日,由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主办、北京大学法制信息中心资助协办第四届政府出版物与政府信息传播论坛在西城区图书馆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来自西城区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北京部分区、县公共图书馆、区档案馆和官方出版机构等单位的专家、领导出席了当天的会议。  相似文献   

11.
政府出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文献,无论从国家政治生活的角度,还是从图书馆文献研究的角度,都十分重要。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政府出版物管理机构,政府出版物与普通出版物混在一起,这种状况阻碍了政府出版物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政府出版物本质特征的考察,界定中国政府出版物,并探讨建立中国政府出版物报道体系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法律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守信利民有着坚实的法理基础.地方政府信用缺失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侵蚀着政府的合法性.在影响地方政府信用水平的众多因素中,地方政府信用法律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是造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法律中涉及政府信用的原则主要是人民监督、依法行政、政府赔偿和信息公开,而这些法律制度远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地方政府信用建设.因此,本文在分析政府信用内涵及其法理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法律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即地方政府信用征信法律体系、地方政府信用评估法律体系、地方政府信用监管法律体系和地方政府信用惩罚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方债务规模的剧烈膨胀,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法律风险较大。地方政府面临的债务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短期内的流动风险、违约和信用风险以及财政风险等等。防范地方政府债务法律风险应当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健全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4.
政府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是其首要职责和主要履职方式,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专业补充和理性智识支持。然而,作为衡量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运行状态的标尺,政府法律顾问法律意见的内涵和外延尚未明晰,法律定位和效力判断尚需探究,亟待合法性规制。故通过对政府法律顾问法律意见进行法学释义、属性解析和类型研判,可以明确其法律定位和效力面向。在此基础上,从确定基本原则、完善出具程序、提升内容质量、厘清责任机制等方面着手,逐步探索政府法律顾问法律意见合法性规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征信法律制度中的政府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军 《法学》2005,(9):92-98
政府的角色对于征信法律制度能否成为“良法”以及征信业能否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的角色应该是:征信制度规则的制定者、征信行业的监管者和被监督者、信用信息的依法提供者、征信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征信市场发展的推动者、征信行业自律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16.
卢正涛 《行政与法》2009,(11):35-38
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法治政府建设中,我国面临着政府行使职权缺少法律依据,已有的法律因可操作性不强而不能规范政府的所有行为,行政执法领域存在滥用职权和滥用自由裁量权、对政府监督不力等问题。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在于将政府的所有行为置于法律的规范之下并有效控制之;不仅要为政府行使职权提供法律依据,而且通过法律、决定和决议等规范政府的日常工作特别是决策执行工作,控制政府在工作中发生的每一行为。为此,需要进一步调整政府与人大之间的运行机制,在缺乏法律规范政府的工作中,人大要制定法律,或者通过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的决定、决议来规范政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冯华 《法制与社会》2010,(1):168-169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公共政策的制订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掌握的对社会、社会成员的利益相关的公共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这类政府公共信息管理体制决定了现时代,国家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和目标,规定了信息资源管理开放和共享的范围与程度,决定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与效果。鉴于政府公共信息公开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本文选择了政府公共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为题,对政府公共信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检讨我国现阶段政府公共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和提出了相关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尹姝 《法制与社会》2012,(22):129-130
地方政府间关系包括基于上下级关系的纵向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各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横纵交叉的关系网络。改革开放后,我国地方政府间关系在竞争与合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地方保护主义和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失灵。对地方政府间关系进行法律重构的路径有修改我国宪法、地方组织法,对地方政府间关系作出规定;制定《地方政府关系法》,调整地方政府间关系;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对地方政府间关系作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9.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全兴  管斌 《中国法学》2004,(1):104-119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是以实现政府经济社会职能为目的和内容、以市场行为为形式的政府经济行为,在目的、功能、手段、主体、意思表示、适用范围、法律适用上都有其特征,并在我国已有形态多样的实践,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归类分析。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它是市场弥补政府缺陷的主要形式,是市场与政府共生的典型状态,是经济民主的重要表现。为了协调该行为中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政府公共性与自利性、政府主体利益目标与参与主体利益目标等诸多冲突,需要由多个法律部门对该行为作综合调整,并就其适用范围、主体、审查、合同、标准化、价格、竞争、税收、法律责任、争议处理等制度要素作出立法设计。  相似文献   

20.
李桂平 《法学》2004,(9):92-98
政府或有债务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累积的结果 ,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道德软约束带来的 ,财政法律规范硬约束的缺失是其根本原因。控制、解决政府或有债务道德风险的根本途径在于完善的财政法律制度安排、充分的信息披露与社会道德理性的整体提升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