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生活当中的一种特殊的病态现象.公安机关治理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对于维护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针对当前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犯罪现状、犯罪特征,公安机关需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予以预防、遏制和打击.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农村黑恶势力滋生蔓延,严重破坏了农村社会秩序,并有损害农村社会基层政权稳定的危险倾向。学界在解读农村黑恶势力滋生原因时,更多是基于黑恶势力犯罪个体本位视角,以致得出的结论仍然停留在表层,而未能触及本质。实践表明,当前农村熟人社会的解组、基层政治结构的转变、突出私有经济方式的席卷以及压力型体制下的乡村关系已经导致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孕育了黑恶势力滋长蔓延的空间,必须从农村社会结构之变迁中来探寻当前农村黑恶势力滋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从各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看,"黑恶势力"已经大量地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之中,对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江西"黑恶势力"犯罪呈现主体人员成分复杂、犯罪手段从公开暴力向隐性暴力转化、控制区域具有明显的特定性与行业性、犯罪组织多方位渗透等特征。其产生原因主要在于经济高速发展而社会管控相对滞后、对暴利行业利益的追逐、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人力资源市场、法制不健全。为此,一是应完善制度、建立"打黑除恶"长效机制;二是依靠党委政府,严查"黑恶势力""关系网",铲除其"保护伞";三是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四是强化情报信息、提高发现控制能力,才能有针对性地打击"黑恶势力"犯罪,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的社会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困境是制约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脆弱、主体力量不足以及农村黑恶势力的干扰破坏等,都将进一步影响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黑恶势力犯罪活动的现状来看,黑恶势力犯罪的猖獗是社会原因、个体原因等原发因素与抑制犯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农村黑恶势力的形成与文化传统中的某些消极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文化传统受历史、地域、民风等影响,对宗族观念、封建帮会习俗、地域环境等也有很强的渗透力。宗族文化、帮会文化、地域文化在自身的传播与传递过程中,将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不良文化作为违法犯罪的客观条件,对黑恶势力的形成起着深层的背景作用、中介作用和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黑恶势力的出现,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生活秩序和基层政权建设造成较大危害,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因而,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农村黑恶势力的形成过程、特点、危害以及案件侦办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云南省黑恶势力犯罪的形式、手段和特点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局部地区黑恶势力犯罪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大突出问题,成为影响和阻碍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毒瘤"。从公安机关的角度出发,结合公安机关的侦查实践,着重研究、发现在侦办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问题和困难,探讨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的一些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发展加速期、转型深化期、矛盾凸显期,特别是从云南省来看,云南省是老少边穷地区,农村社会农民利益受损、信任缺乏、治安形势严峻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从"四群"工作角度出发,要维护云南农村稳定,必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入手,建设农村社会稳定的政治、经济、社会、道德、制度、法制和群众基础,维护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黑恶势力犯罪活动的现状来看,黑恶势力犯罪的猖獗是社会原因、个体原因等原发因素与抑制犯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