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不作为违法是指行政主体能够履行而不履行或不及时履行,从而使公民、法人或其它社会组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行为.从制度层面完善责任行政机制,是遏制和惩治行政不作为违法现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行政不作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琦 《行政论坛》2003,(5):40-43
行政不作为是违法行政行为的一种,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存在的。在行政行为的理论上,它与行政作为具有同等重要的法律意义;在实践中行政不作为大量存在,给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造成了损害。本文拟从对行政不作为的界定、构成要件、分类等基础理论的分析出发,对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责任和法律救济作一简略阐述。  相似文献   

3.
行政违法现象在我国大量存在 ,程序违法、越权行政、滥用自由裁量权、行政不作为是其几种主要表现。造成行政违法的原因既有法规本身的因素 ,也有执法人员动机、素质的原因。减少违法行政行为 ,必须从加强立法、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负有作出相应行政行为的法定义务,但在法定或合理期限内未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或完全履行的消极行为。从行政不作为的界定、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行政不作为之救济途径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行政不作为现象的思考——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鹿奶粉事件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暴露了我国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的严重问题。它的实质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人民的事业极端不负责任,私利性、隐藏性、模糊性、普遍性是其主要的特点。根据对行政不作为现象产生原因的理性分析,我们需要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政问责机制、健全行政不作为诉讼救济制度、将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和深入开展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探索解决行政不作为问题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6.
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涉及众多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然而,现阶段国家赔偿中对于行政赔偿的规定还不完善。行政机关的违法不作为是否都可以纳入国家赔偿范围,民事行政混合侵权下责任分担问题以及不同行政机关责任大小的确定都是重大安全事故中涉及的复杂问题,只有在立法中对这些问题予以明确,才能真正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帮助其树立危机意识,从根本上保障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行政不作为因其隐蔽性、消极性的特点被称作行政执法中的"幽灵"。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行政不作为案件数量呈现递增趋势,对行政不作为的司法审查已成为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对行政不作为司法审查的强度,直接关乎行政权与司法权的配置问题,直接决定司法权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保护的广度与深度。只有确立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并重的原则,重构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审查强度,结合裁判时机成熟理论,才能逐步加强我国行政不作为司法审查强度。  相似文献   

8.
在实践中,抽象行政不作为大量存在。但是,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它的限制,以及它固有的消极性、隐蔽性等属性使得这种行为常被人们忽视,且危害较大。在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对于抽象行政不作为不服不能直接对其提起行政诉讼,抽象行政不作为的现有救济只有立法救济和行政权力的内部监督。应对抽象行政不作为的策略是:基于有权利(力)就有救济的法治理念,抽象行政不作为应纳入到诉讼救济范围。具体采取的方式是行政公益诉讼和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家赔偿法》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行政职责是否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出台之前对违法的行政不作为未明确规定国家赔偿。但是《批复》中的解释暗含了过错原则的适用。这实际上使国家赔偿范围有所缩小。文章主张引入"必要条件"来解决这一缩小国家赔偿范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不作为的地位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仅在有关条文中规定了某些行政不作为的具体表现形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27、56条.则首次将行政不作为以专门的法律术语形式予以规定。对行政不作为概念和性质的正确掌握,是探讨救济理论的共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忠国 《行政论坛》2010,17(3):40-43
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说明我国行政不作为存在于执法、监管等各个环节,暴露了我国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的严重问题。行政不作为的危害表现为:影响社会稳定,降低政府威信,制约政府职能运行和干扰责任政府作用发挥。其成因是:行政体制上——行政执法等部门利益驱动;干部制度上——选人用人机制不完善;问责机制上——行政问责制不规范;社会监督上——人民群众与新闻媒体参与度不够。治理行政不作为的路径: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干部选人用人机制,规范行政问责制和加大人民群众与新闻媒体参与监督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立法的相关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诉讼起源于罗马法,而现代公益诉讼的创始国是美国。行政公益诉讼理论是随着新的宪政观与行政法治思想内涵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我国现实的需要与法律的规定凸显矛盾。已颁布实施的《行政诉讼法》,其制度安排难以完全适应今天的现实需要,需要进一步加以修改与完善。而现实中的种种诉讼实践呼唤行政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公共利益受到违法的行政作为或不作为情形下,由特定机关提起的行政诉讼。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建构行政公益诉讼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司法救济目前主要是针对行政诉讼救济而言,然而行政不作为案件在司法救济程序方面仍然有很多不完善之处,理论上的缺失导致实践的不足。综观我国的行政不作为司法救济现状,完善不作为的司法救济制度是本文核心目的所在。为了解决行政不作为的司法救济面临的困境,从理论上建立可供实践操作的救济措施来维护相对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现代行政职能和任务的日益深入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步提高,作为国家赔偿核心的行政赔偿范围日益具体和细化,并逐步扩大。我国《国家赔偿法》虽对行政赔偿范围进行了规定,但赔偿范围仍然较小。对于实践中存在的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等行为,《国家赔偿法》皆未有系统明确的规定。从实践中看,行政不作为作为最严重的行政侵权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因此国家赔偿法将行政不作为明确纳入赔偿范围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不作为的存在不仅严重危害政府公信力,更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行政不作为产生的原因不仅与传统文化因素息息相关,也与法律制度、社会环境、公务员素质、体制机制和行政技术方法有很强的关联。因此,有效防范和遏制行政不作为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公务人员素质;加强相关立法,完善行政法制体系;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问责制度,健全行政救济机制;加快政府信息公开,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16.
崔冬 《行政论坛》2011,18(1):64-68
行政违法与犯罪分属不同的法律部门,其法律后果分别是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二者属于社会危害程度不同的违法行为。行政违法与犯罪的衔接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以罚代刑现象严重,多次行政违法与犯罪的衔接缺乏理论依据,行政违法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缺少相应的程序规定等。针对上述问题,应当从行政违法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行政处罚与刑法的折抵、多次行政违法向犯罪转化、增加刑法罪名等方面完善现有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7.
行政不作为的根源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不作为” ,是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现象 ,产生这种不正常现象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从深层次概括了六个面的根源 ,旨在探求克服行政不作为现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行政法学研究领域,行政不作为的救济问题研究,是个极为薄弱的环节。然而,在当今的给付行政时代,这一问题既是行政法制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课题,又是行政法学研究面临的难题。行政不作为不仅存在责任,而且具有违法性,理应予以救济。在我国实施救济的途径主要有两种:行政诉讼及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19.
行政不作为分为依申请的不作为和依职权的不作为,对明示拒绝行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判断其性质。在实际审判工作中正确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更好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在科层制背景中,公务员履责的实质就是实施符合行政要求和行政规范的行政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其道德风险就是没有达到他应该达到的委托人要求的高度,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具体表现为消极不作为、积极作为不当和积极不当作为三类:消极不作为表现为人浮于事、相互推诿、得过且过;积极作为不当表现为独断专行、任人唯亲、滥收滥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