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有力地促进了双边贸易与经济合作,中国—东盟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把这个新阶段叫“后自由贸易区时代”,并不是说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已经完全实现了自由化,已经没有了任何贸易壁垒和障碍,而是指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目标,也就是说,今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应该向更高的目标和方向迈进,而不要停留在自由贸易阶段.随着中国—东盟经济关系的深化,区域一体化的程度也必将得到提升,建立经济共同体是区域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探索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国际会展品牌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发展之运而生,承担着为加速自由贸易区一体化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服务的责任。这是一个有着特殊背景的博览会,面对经济日趋全球化和国际会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中国—东盟博览会从一开始就应积极地探索其国际会展品牌的道路,使它在国际会展的市场上有强大的竞争力和永续的生命力。一、中国—东盟博览会建成国际会展品牌的必要性(一)中国—东盟博览会面向国际市场开放,充分发挥它的潜在价值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虽然是会展业的新生儿,但它天生就打上了国际化的烙…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出和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将产生经济一体化,而经济一体化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国际化,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教育资源在东盟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广西是作为中国与东盟联系的重要枢纽和桥头堡,发展与东盟各国,特别是与马来西亚的教育国际贸易,促进国际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对广西教育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性机遇。一、广西与马来西亚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是指国家之间各种形式教育服务的商业化活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自80年代末起,随着国际贸…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东盟是亚太地区的热点之一,从内部外部双管齐下,扩大各方、各领域合作。东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展顺利,有关国家与东盟间各种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与实施逐步展开。首届东亚峰会举行,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合作步入机制化阶段。作为一个区域性组织,东  相似文献   

5.
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展较为顺利,但客观上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和制约因素。本文旨在对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现实意义、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进而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继2001年正式确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CAFTA”)计划之后,2002年11月4日,出席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  相似文献   

7.
杨玉花 《东南亚》2004,(2):28-33
20 0 3年 1 0月 ,在第二次印度—东盟领导人会议上 ,印度和东盟领导人宣布决定在 1 0年内建成印度—东盟区域贸易投资区 (India -ASEANRegionalTradeandInvestmentArea ,简称India -ASEANRTIA)。印度—东盟区域贸易投资区的建设目标与框架属于自由贸易区。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是印度与东盟经济关系发展的里程碑 ,它将对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一、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产生的背景2 0 0 3年 1 0月 ,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二次印度—东盟领导人会议上 ,印度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双方正式签署了《印…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经老挝境内的古代丝绸之路通道以及作为内陆国家,老挝将如何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东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发挥作用和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9.
2003年的东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东南亚经济复苏、东亚经济增长、世界形势多变的情况下 ,东盟在2003年比较活跃 ,成为亚洲舞台上的一个热点 ,不仅促进了东盟内部在政治、经济、地区安全、社会的一体化进程 ,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亚太国家的合作 ,加强了与美国、欧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顺利 ,它的启动积极地推动了东盟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一、东盟 :扩大合作 ,促进一体化2003年的世界并不宁静 ,美英联军发动对伊拉克战争 ,“SARS”上半年肆虐东北亚和东南亚 ,在这种多变的形势下 ,东盟在各方面加强了内…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自从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就为双方全方位合作带来广阔的前景。广西因其地理位置而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且我国在加入W TO后,教育的对外开放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广西地处西部地区,又有国家给予的相对优惠的政策,因此,广西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而科技又是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为重心的。高等教育是所有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1.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3.
1917年11月7日,斯莫尔尼宫沸腾的欢呼声向全世界宣布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991年12月25日,镰刀锤头国旗的悄然降落宣告了社会主义苏联从地球上的消失.短短74年转瞬即逝,苏联于一夜之间突然崩塌,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和不解,同时也为中外学者研究这一20世纪的"历史之谜"留下了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巴列维国王的白色革命动摇了在伊朗乡村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生产关系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伊朗的发展。伊朗传统的社会结构也因白色革命的成功推进而发生了激烈变革。经济现代化的长足进步客观上要求政治领域进行相应变革。巴列维无视这些变化 ,继续强化君主专制 ,推行独裁统治 ,致使新兴的社会阶层无权分享政治权力 ,传统的社会力量被摧毁。巴列维国王的独裁统治引起伊朗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 ,推翻巴列维王朝成为伊朗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战斗目标。因此 ,白色革命后伊朗经济现代化进步趋向与政治领域滞后状态之间的矛盾构成巴列维王朝覆灭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初俄罗斯经济迅速反弹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来 ,俄罗斯经济走势一改经济转轨以来连续下滑的颓势 ,出现触底反弹并持续增长的积极迹象 ,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增长主要的仍是经济严重危机后的恢复性增长 ,由于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的存在 ,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从俄罗斯转轨以来的经济走势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经济持续好转的原因及经济增长前景 ,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有一定启示的。  相似文献   

18.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9.
南海局势与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南海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菲律宾国会通过了"领海基线法案",把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登上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光星仔礁宣示主权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海洋法的新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就成了捍卫领土主权、维护合法海洋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国际化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在跨境贸易结算等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来看并没有充分发挥预期中的功能,这也引发了各界对人民币国际化模式的进一步讨论。原则上,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离岸市场有助于克服人民币自由流动受限这一障碍。历史经验也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离岸市场能够有效地推进货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应当遵循贸易结算、离岸市场、资本输出、跨国企业四者并举的"中国模式",其中未来的离岸市场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和配套准备才能真正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