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展示的高科技军事手段,有助于美国推进其军事、政治、国际三大战略。但高科技军事手段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伊拉克战争没有根本改变国际政治关系。高科技军事手段不是单边主义的通行证,美国面临着国际关系(与盟友、与联合国、自我定位)的重大抉择。伊拉克战争没有终止伊拉克民族国家的历史,而是提供了一个民族主义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联合国体制基本上是“二战”的产物,反映了1945年战胜国主导下的世界格局,其目的是防止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希望联合国能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更民主,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国际格局和安全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联合国面对来自各领域的安全挑战,经常显得软弱无力,有时甚至是束手无策,未能阻止布隆迪和卢旺达的内乱和种族大屠杀已经成为联合国在维持和平、保障人权方面的污点。在促进…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所体现出的单边主义使有些人对联合国的前途产生了怀疑.然而从当前的国际格局和联合国自身作用的角度来看,联合国的作用目前虽然可能会弱化,但它不会走向消亡,其作用在未来将会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发展新动向及中国的外交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风 《外交评论》2004,(2):90-95
伊拉克战争对联合国和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法体系及其维护的国际秩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形势的发展表明,联合国并未被边际化,现行国际法及国际秩序并未从根本上受到动摇,伊拉克战争反而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联合国和多边主义,更加重视国际法规则的制定和运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法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在2003年,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并签署了有关的国际条约,较好地维护了国家的根本利益,为推动国际关系的法制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联合国体制基本上是"二战"的产物,反映了1945年战胜国主导下的世界格局,其目的是防止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希望联合国能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更民主,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国际格局和安全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联合国面对来自各领域的安全挑战,经常显得软弱无力,有时甚至是束手无策,未能阻止布隆迪和卢旺达的内乱和种族大屠杀已经成为联合国在维持和平、保障人权方面的污点.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缩小穷国与富国差距方面,联合国也行动迟缓.对此安南曾评价说,在各国利益的角逐下,如今的联合国正被文山会海所淹没,很多会议的议题是重复和没有意义的,那些经过反复讨价还价才通过的决议往往也只停留在纸面上,而许多真正重要的问题却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增强其代表性,加强民主化,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致呼声.但是,由于它只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联合体,在许多问题上不得不体现大国的利益和精神,尤其是美国强权政治的制约和主导,使联合国改革的路程变得格外艰辛和困难.基于这种现实,通过对联合国性质和美国霸权主义的分析,笔者对联合国的改革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挑战与机遇     
挑战与机遇袁士槟联合国已经走过了整整半个世纪的路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50年仅仅是瞬间。但对联合国这样一个国际组织来说,半个世纪的世事变迁使它历经磨难,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国际组织了。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它议论纷纷。褒者有之,贬者亦有之。现在,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使中东和欧洲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强烈动荡,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联合国的本来面目,冲击了现存国际法和国际秩序,同时对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能源格局也产生一定影响.不过总的来看,伊战毕竟是一场规模有限的局部战争,可能会产生某些潜在的变革作用,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基本趋势和发展方向不会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伊拉克战争后,我国面临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仍然成立,我们仍应紧紧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自身实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入变化,联合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应对各种新问题的能力,如何应对其他国际组织和国际多边对话机制的竞争。联合国为应对这些新的挑战,需要以全球治理为价值取向,改革内部结构,加强与相关国际行为体的合作,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联合国面临的挑战李铁城一联合国是当今世界的一面镜子,它集中反映了国际风云的变幻,是世界现实的活生生的写照。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给联合国提供了自1945年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冷战终结给世界带来的希望与问题,无不突出了...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各个民族、国家、地区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到这一时代潮流之中。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扩展的产物。它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产生和发展,也必定被打上资本的烙印。从根本上讲,它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和推动的,其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展。因此,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是不均衡的。全球化的两重性就在于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空前的压力与挑战。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建设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实现“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二战结束后,日本为争取成为"普通国家",一直试图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以拥有对外战争的权力,努力删除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摘掉"战败国"的帽子,并力图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日本能否成为"普通国家",关键在于日本能否反省侵略历史以取得亚洲邻国的信任。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终结后,世界力量对比变化与中美复杂互动、全球化加速和经济危机交织、互联网发展及多元文化融合,使"中国特色"、"中国制造"、"中国声音"格外醒目,并在客观上导致我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稳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压力。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化是某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与历史传统长期积淀而成的政治观念方面的综合体系,表现出一个政治系统的基本政治倾向。美欧的政治文化既表现在双方对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认知上,也贯穿于各自的历史进程中。美欧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表现出来的针锋相对的态势,显示出双方迥然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美国的霸权倾向与欧洲的制衡传统产生剧烈的摩擦和碰撞。伊拉克战争既为双方政治文化冲突提供了导火索,也为两者弘扬各自外交理念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基本散去 ,美英联军取得了军事上的成功 ,但伊拉克危机远未结束。各国应对伊拉克危机的态度各一。中国从“9·11”后的国际政治现实出发 ,高举维护世界和平和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旗帜 ,在联合国框架内充分发挥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独特作用 ,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 ,努力推进国际政治多元化 ,同时又谋求维护自身的最大利益 ,发展对美关系。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在特定的国际背景下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而新兴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及美国将高新技术产业化 ,进一步增强了其超级大国的经济与军事的实力地位。美国对伊动武 ,是实现其构建帝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 ;具体到伊拉克 ,则旨在那里用枪杆子输出美式民主制度 ,争夺石油仅为其次要目的。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将严重动摇联合国的地位 ,已经并有可能进一步在联合国内形成欧洲大陆轴心和大洋轴心之争  相似文献   

16.
国际军事法是调整世界各国、国家集团以及国际组织之间在一切与战争准备和战争实施有关领域相互关系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的总称。国际军事法是在《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对国际关系中武力的使用实行法律管制并以联合国集体安全强制机制为后盾,所保障的是普遍的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17.
黄琪轩 《外交评论》2020,(3):94-120,I0004
世界政治领导国的对外技术政策很大程度上源于应对大国战略竞争的需要。当美国面临直接、迫切的大国战略竞争压力时,更愿意通过放宽技术进口和出口限制来争取合作者、应对竞争者,即"利用强者打败更强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技术政策经历了从逐步放松再到加强限制这一过程。苏联的安全竞争压力迫使美国在加强对苏技术出口限制的同时,放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日本的经济竞争压力促使美国在加强对日技术进口限制的同时,放宽对华技术进口限制。应对直接、迫切的大国战略竞争压力,会促使世界政治的领导国更重视当期利益,同时也为潜在竞争者的成长提供机会。而当苏联和日本对美国构成的大国战略竞争压力逐渐褪去时,美国对华技术政策再度面临调整压力,以致于今为甚,通过发起对华贸易战,打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收紧了对华高技术进出口限制。美国的技术竞争将是今后很长时间中国技术进步难以绕过的阻碍。  相似文献   

18.
国际恐怖主义是当前国际安全的主要威胁。从宏观地域分布角度来看,冷战后主要集中于“破碎地带”,其中伊拉克成为国际恐怖活动的中心。从微观地缘特征来看,国际恐怖活动的一些环节往往有较强的环境选择倾向。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对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和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世界地缘战略格局方面,恐怖主义虽然没有改变总体战略格局,但改变了美国的安全战略,促进了大国关系的调整。恐怖主义活动和国际反恐斗争也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政治正重回“大国竞争时代”的背景下,美国已将中国视为全球、全方位、首要战略竞争对手。特朗普政府对华军事战略包括军事战略目标、地缘战略重点、军力资源配置、作战思想、军事装备技术竞争等多方面内容,在美国对华战略判断日益消极的前提下,中国军力的发展、战略空间的拓展以及中美战略竞争将受到深远影响。针对中美实力对比、管控中美战略竞争、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中美军事冲突等,我们应当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自主回应“大国竞争”,军、政、经等多领域配合,“拆解”美国对华军事战略、努力寻找和扩大中美共同利益,缓解美国对华敌意。  相似文献   

20.
美国台海政策随着美全球战略与对华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当前美国台海政策新变化,即从战略模糊到战略清晰,美台军事安全合作大幅提升,正进入新的高度,美国台海政策主要出于美霸权利益考量,美国通过曲解“一个中国”原则与维持台海所谓“现状”企图达到两岸长期的“不统”、“不独”与“不战”状态,以便美国长期操控两岸、从中渔利进而防范延缓中国的崛起。然而,随着两岸各自的变化,美国左右逢源、平衡两岸的台海政策越来越暴露出其内在矛盾与巨大风险,并将因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而难以为继、濒于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