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中国大陆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以及一些流氓恶势力犯罪团伙(本文简称“黑恶势力犯罪”),对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司法工作人员的腐蚀、渗透直至与其相互勾结,是其显著特点之一。其主要手段是贿赂、收买国家工作人员,作为后台或靠山,故意包庇、纵容、保护黑恶组织成员及其犯罪活动,有的甚至由黑恶势力中的成员直接充任国家工作人员,形成黑恶势力犯罪“保护伞”。致使某一地区的黑恶势力,胆大妄为,为非作歹,称霸一方,残害无辜,危害社会。  相似文献   

2.
胡艺 《小康》2009,(12):6-6
薄熙来坦言,“打黑不是我们要主动而为,而是黑恶势力逼得我们没办法”“并非主动而为”,这句话表明,在黑恶势力的嚣张面前,民众与政府都已被逼至墙角。重庆的黑恶势力有多强大,从打黑的阶段性成果可知一二:到目前为止被捕的约2000人中,若干是政府高级官员,  相似文献   

3.
国外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措施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几年我国公安机关打掉的黑恶势力看,一些地方黑恶势力之所以能够发展坐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些地方党政司法干部包庇、纵容甚至直接参与黑恶势力的犯罪活动;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不愿或不敢承认本地存在黑恶势力,群众也慑于黑恶势力的淫威不敢配合公安机关的打击行动。本文通过介绍国外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成功经验,希望对我国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能有所借鉴。   有组织犯罪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高犯罪形态,被联合国大会称之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美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德国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4.
转型时期的中国处于黑恶势力犯罪的高发期和危险期。一些通过暴力能获取垄断利润的行业为黑恶势力滋生提供了土壤,无业和社会闲散人员构成黑恶势力成员的基本来源,黑社会亚文化是黑恶势力犯罪的催化剂,社会管理缺陷为黑恶势力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防范黑恶势力犯罪风险,要提高认识,打防结合,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秩序,着力消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社会文化建设,切实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5.
黑恶势力是我国与犯罪所进行的斗争中连年打击的重点对象。文章从黑恶势力概念与特征入手,运用比较的方法,探讨了黑恶势力与黑社会犯罪的共性与差异,特别是分析了黑恶势力的主要表现,研究了治理黑恶势力的基本经验与对策。显然,这对于治理黑恶势力犯罪,应对我国严峻社会治安形势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金新德 《公安研究》2002,(8):20-21,25
黑恶势力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无休止攫取非法经济利益的过程。遏制黑恶势力的滋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彻底铲除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文章从分析黑恶势力攫取非法经济利益的深层原因入手,提出了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如何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重点部位、场所和行业在打击整治后不失时机地推进长效管控机制建设 ,是当前公安机关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针对宁波市黑恶势力犯罪的特点和产生原因 ,应采取的对策有 :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对黑恶势力犯罪的打击防范力度 ;建立统一高效的公安指挥系统 ,提高公安领导的决策能力和指挥水平 ;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 ,形成对黑恶势力的管控合力 ;突出重点 ,有效防范、控制黑恶势力的滋生。  相似文献   

8.
江苏黑恶势力犯罪处于高发期,已经具备黑社会组织的初级性特征。江苏在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中积累的经验说明,对于黑恶势力犯罪,公安机关必须保持高压态势,加强侦查队伍建设,贯彻依靠群众的方针,强化刑侦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黑恶势力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本文概要阐述了黑恶势力的犯罪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农村地区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涣散的影响,地方黑恶势力不断向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渗透,并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其存在和滋长造成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弱化,阻碍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严重危害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并极易诱发出现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要从黑恶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渗透...  相似文献   

11.
2000年间月 11日,是一个令全国黑恶势力胆战心惊的日子。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务必给各种黑恶势力以毁灭性的打击。从这一天起,一场扫荡黑恶势力的狂飙席卷全国。中国黑社会犯罪现象日趋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受社会负面效应影响和海外黑社会犯罪侵蚀,我国逐渐出现了一些从事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犯罪集团,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经济、交通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并向周边呈放射状蔓延。犯罪集团规模逐渐扩大,活动日益猖獗,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并已经形成犯罪的链条,使它们从一般…  相似文献   

12.
沈飞 《淮海论坛》2011,(2):26-27,22
徐州地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交通运输发达,人员密集。流动量大。同时,受历史上“尚武重义”的影响,民风强悍,暴力型犯罪一直较为突出。其中,以黑恶势力犯罪为主的有组织犯罪比较活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受利益驱动,滋生黑恶势力犯罪的土壤和因素不同程度存在.逐渐产生了地域称霸型、农村宗族型、  相似文献   

13.
葛辉 《人民公安》2007,(6):14-17
战病魔。除害群之马,斗黑恶势力,他仿佛有无尽的能量,在人生的各个乐章总能奏出最强音。  相似文献   

14.
黑恶势力犯罪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一般的恶势力犯罪的总称。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是滋生黑恶势力犯罪的温床,且黑恶势力犯罪的产生、发展和蔓延符合刑事犯罪由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黑恶势力犯罪严重侵蚀了社会肌体,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严打”斗争中,执法机关必须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战略方针,采取不同手段,利用不同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5.
黑恶势力及其违法犯罪的产生是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对黑恶势力的长效治理机制,需要在正确认识有着共同政治、经济、社会等基础条件的市域领域黑恶势力生成机理的前提下,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创新形式剥离黑恶势力生成因素,构建良性社会生态.X市黑恶势力尚处于组织发展初级形态,其暴力性、显像性、求财性等特征明显,但是也出现了头目幕后化、软暴力化、公司化等高级组织形态雏形,可以通过完善统一刑事防控体系、夯实基层政权、发展地区经济、促进社会公平等一系列路径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预防遏制黑恶势力长效性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有组织犯罪主要表现为黑恶势力犯罪,本文对黑恶势力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在打黑除恶中必须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控制和打击黑恶势力的工作机制,实施网上追逃的责任机制,坚持治安控制综合治理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7.
《时代潮》2001,(7)
2000年12月11日,公安部召开了全国公安机关"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会上指示:务必给各种黑恶势力以毁灭性打击。一场扫荡黑恶势力的狂飙正在席卷神州大地。专家分析,一些地方的黑恶势力已  相似文献   

18.
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实现社会治安两年内明显好转的首要手段 ,预防和控制黑恶势力的滋生与蔓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要建立预防和控制黑恶势力滋生与蔓延的长效机制 ,就当前来说 ,关键是要做好“五个坚持”。一、坚持严打、连打、露头就打 ,保持高压态势 ,决不让黑恶势力形成气候黑恶势力滋生和发展的过程 ,是个体恶霸向恶势力团伙、黑社会性质组织演变的过程 ,因此 ,对黑恶势力要抓早、抓小、抓苗头 ,严打、连打、露头就打。基层公安机关要有敏感性 ,将此项工作作为常规工作经常抓、反复抓、连续抓 ,做到集中打击和经常打击相结合。县…  相似文献   

19.
黑恶势力"保护伞"使黑恶势力犯罪得不到及时打击甚至长时间持续存在。当前,黑恶势力"保护伞"职务犯罪呈现出基层化、隐蔽化、性质模糊的特点,其犯罪方式相对较为固定。造成黑恶势力"保护伞"职务犯罪的原因,既有犯罪人主体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西方犯罪学理论中的心理分析理论、补偿理论、从众心理等,可以较好地解释黑恶势力"保护伞"职务犯罪的犯罪心理。而运用紧张理论、学习理论、控制理论等理论工具,可以从社会学角度探寻黑恶势力"保护伞"职务犯罪的形成原因。预防"保护伞"职务犯罪应强化廉政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改进公职人员的评价系统,提升公职人员的价值感;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加大打击力度,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20.
黑恶势力与当代中国的基层政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黑恶势力与基层政权之间主要有三种关系类型 :对抗、渗透、重合。黑恶组织与基层政权关系的演进为其势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随着两者关系的不断整合 ,黑恶势力从基层政权中所分割、共享和独占的资源日益增多 ,其对基层政权的侵害不断深入 ,即从蚕食基层政权的社会基础到最后对基层政权的完全取代。基层政权是整个国家权力大厦的基石 ,应当清醒认识到当前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权的危害 ,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的同时 ,必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