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12月20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食品安全地方立法研讨会在三亚召开。会议重点研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贩管理的地方立法问题,交流地方立法中的经验和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地方立法进程。会议认为食品安全地方立法应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健全管理、赏罚分明。  相似文献   

2.
伴随正月的鞭炮声,笔者考察了东北地区最大的清真香油生产基地——沈阳古玉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坐落在沈阳市东陵区英达镇公家村工业区,该企业厂区面积为6000余平方米,拥有240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加工的香油系列产品远销省内外.  相似文献   

3.
湖南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清真饮食生产供应的服务管理,把尊重少数民族饮食习惯作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需要我们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清真饮食服务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做好清真饮食服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可追溯体系是加强食品质量管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武器。西方发达国家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起步较早,并在健全食品监管体制、强化食品安全立法、规制食品企业实施可追溯体系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今后我国应对食品安全危机,也必须建立起食品可追溯体系,同时建立统一的食品监管体制、完善食品法规、细化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支撑、提升消费者和企业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5.
食品监管渎职行为从众多的公职人员渎职行为中分离出来,彰显了国家应对食品安全社会风险的决心;对食品监管渎职罪进行分类,有利于研究食品监管渎职罪的本质与特征;公共选择理论、监督过失理论和治吏从严的刑法理念从不同的纬度支撑着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理论基底。食品监管渎职罪由于简单沿袭普通渎职罪的立法模式,存在法条设计过于简单,立法技术落后等诸多缺陷,因此有必要从立法技术、立法理念及法定刑设计等方面对该罪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食品物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手段。不健全的立法体系,使得食品物流行为难以得到有效规范,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我国当前的食品物流安全立法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使得重构一个完善的具有现代性和适度超前性的立法体系成为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在对现况进行批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我国食品物流安全立法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7.
国家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治理思维开始转向了重典治吏和从严治吏的层面,这种转变的成效尚待司法实践的实证考察。而从刑法文本来对食品监管渎职罪进行规范分析,无疑会裨益于食品监管渎职罪现在的司法运用和未来的立法完善。食品监管渎职罪在罪名拟定上存在着忽视罪责要素、忽视主观恶性、忽视刑罚个别化、容易与渎职罪章的章罪名混淆的弊病,应当拆分为食品监管玩忽职守罪和食品监管滥用职权罪;在立法体例上存在着特殊性彰显不足、法条适用错综复杂、违背平等适用刑法的嫌疑和浪费立法资源的缺陷,值得在以后的立法工作中予以借鉴。食品安全的保障单纯依靠刑法是无能为力的,须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制度并使之体系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清真水”、“清真纸”等的出现, “清真泛化”现象已成为一个愈演愈热的社会问题. “清真”实质是一种地方性知识,以“清真”为核心的地方性知识已成为回族族群认同的基础.“清真泛化”现象的实质是地方性知识的扩散.“清真”知识体系的扩散从机制上看是基于主体逻辑下的传播机制,从维度上看是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扩散的. “清真”知识体系扩散的主要原因是政治上大国治理逻辑下的放大效应和经济上商业资本盛行下的逐利行为.对“清真泛化”现象进行控制,应明确“清真”知识体系的边界性,保持“清真”知识体系的纯洁性,坚持“清真”知识体系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召回制度是食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着政府不重视、立法不完善、检验效率低等缺陷.只有加强监督、完善立法、建立体系,才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食品国际法律冲突表现为欧美间立法差异,以及由此延伸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和WTO体制间的分歧,矛盾在短期内难以调和。联合国专门机构在统一转基因食品立法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出台了相关"软法"标准,虽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但在缓和各方矛盾方面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部分软法以间接方式为国际协定所认可从而产生真正法律拘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