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良 《理论月刊》2015,(2):177-182
美国借助地区不稳定因素高频介入东亚地区,通过强化双边军事同盟体系和主动参与东亚区域内多边组织彰显其主导地位,以达到钳制未来的对手的战略再平衡目标。东亚历来就是大国利益博弈的集合点,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使得该区域的安全环境恶化。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开始出现公开化和对立化,中美关系的变化也对亚太秩序造成了重大冲击。  相似文献   

2.
由于东亚地区战略地位上升,奥巴马政府提出了重返亚洲。美国东亚战略做了新的调整,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在东亚的军事优势、试图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推行积极的东亚参与外交。美国重返亚洲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涉及对华强制性接触、单边压力下的东亚地区主义的影响。尽管美国重返亚洲对中国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是应该理性看待其影响的限度。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行动表现美国重返亚洲之说概始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外长扩大会议时的一次演讲。随即,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返亚洲战略,并出台一系列新政策和新做法。近年来,从天安舰事件到南海问题,从钓鱼岛撞船到延坪岛炮击,亚洲国家之间发生了多项冲突,从中可以发现美国的势力已经通过染指这些事件逐步渗入亚洲事务。同时,俄罗斯也急切加入亚洲博弈,在能源和军事方面尤其引人关注:在高调宣称要建俄朝韩天然  相似文献   

4.
美国重返亚洲,所缔造的发展—秩序模式,不仅使东南亚的政治格局超出了原先的自然生态性,而且还使得美国要做历史的先驱之期待被戏剧性衍生。客观上,尽管美国改变了对东南亚的态度,并酌情使一些外交方式不再粗糙而更富人性。然而,美国并未能真正放弃国家和民族偏见,结果却使得美国那种雄心勃勃的期待陷入僵局。美国所倡导的强制力的规则和规范显然并未能使东南亚进入稳当的过渡中。美国依其强大的权力能力,在东南亚力图塑造的低成本性格局依旧是一种霸权或帝国秩序。  相似文献   

5.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升级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有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美国启动"重返亚洲"战略,有其多方面的战略指向,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战略指向是凭借介入中日钓鱼岛争端,力图遏制中国崛起、驾驭日本,并以此控制亚洲事务主导权;另一方面,钓鱼岛撞船、购岛、申遗等一系列事件,均表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已经拒绝与中国进行外交谈判,转而企图通过加强美日军事合作、增强海上保安厅力量和自卫队海空机动作战能力,以武力和强权达到侵占钓鱼岛的目的。对此,中国应强化对钓鱼岛的主权,逐步通过共同开发、提交东海外大陆架划界案、规范渔业开发等步骤,实现对钓鱼岛的渐进式实际控制。  相似文献   

6.
美国“重返”亚洲意欲何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日前在泰国访问时面对媒体郑重宣布,美国将“重返”亚洲,亚洲事务将在美国议事日程中处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弱国守四境,强国守四邻。意思是:国力弱的国家,只能在自己的边境进行防御;国力强的国家,则能在自己的邻国部署防御。  相似文献   

8.
回顾冷战时期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并对冷战结束之初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考虑与立场转变,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海问题激化时美国对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政策、行为进行分析、阐述,可以对今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介入及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助于理解并预测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战略意图与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9.
自2009年底奥巴马宣布他是美国“第一位太平洋总统”以来,美国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融军事、外交、经济与意识形态等手段于一体的“重返”亚洲战略,尤其是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部署和实施“重返亚洲”战略的步伐明显加快,强化对华战略制衡和防范力度进一步加大,从地区到双边全面加强对华竞争姿态。美国的“重返”给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带来新元素,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出现一些新变化。一、中国面临来自美国的竞争压力加大首先,美国着力打造同盟及伙伴关系网络,对华实施离岸制衡的后果是:亚洲国家在安全上进一步陷入选边站队的处境。尽管无需夸大由此可能给中国安全带来什么样的威胁,但它却是美国削弱中国地区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中国在外交上面临的竞争压力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0.
陪笑脸是前提,握拳头是手段,求发展是目的。三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贯彻这项策略就能化解国际敌对势力咄咄逼人的威胁性行动近来国际形势的演变出现了一个趋势,即美国加快了重返亚洲的步骤,甚至置盛产石油的波斯湾于不顾,将其注意力贯注于中国周边地区,这至少反映了美国对国际政治格局的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国亚太军事战略调整的突出特点是寻求国防开支减少和维持美国绝对军事优势之间、盟友和自身所承担的义务之间等各方面的平衡。在这一再平衡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印度,反映出矛盾复杂的心理,并表现为一方面在防务合作、地区热点等问题上配合美国,牵制中国,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全方位外交,坚持战略自主。  相似文献   

12.
正在美国经常流行着这样一句诗:有好篱笆才有好邻居。如今,连任成功的奥巴马正在试图修补篱笆,一道能够把美国及亚洲盟友与中国分隔开来的篱笆在中国,矮矮的篱笆墙,影子长,记忆也长。邻里间虽以它作为地界之分,却更在意不让它成为阻断彼此间信任的障碍。在美国,却经常流行着这样一句诗:有好篱笆才有好邻居。如今,连任成功的奥巴马正在试图修补篱笆,一道能够把美国及亚洲盟友与中国分隔开来的篱笆。  相似文献   

13.
陆晶 《人民公安》2007,(14):50-51
美国司法部门,在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融入社会这个问题上,采取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他们创造了一种新机制,取名叫“罪犯重返计划”,这是一种依靠社区警务而展开工作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刘石燕  康霖 《新东方》2016,(4):29-3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和南海战略稳步推进,相关国家忧其利益受损,极力介入南海事务,企图搅乱地区局势,致使我海洋资源受掠、南海主权受侵、国家安全屏障受险。如何破解南海问题争端,有效掌控南海局势,是当前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海洋在国家政治博弈、经济发展和军事斗争中占据突出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对海洋的依赖性日渐加深,而海洋问题日渐复杂化和尖锐化,中国的重大利益和重大关切已经转向海洋。中国急迫需要一整套海洋战略策略、政策法律和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以保护自由通航为由逐步介入南海的争端,并将此作为实现其亚太战略的一种手段。美国的介入对中国南海主权权益的维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危及中国战略安全利益,增加中国收回南海主权的难度,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中国政府坚定地表达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并采取了切实措施维护中国的领海主权;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加强与东盟的战略沟通和战略互信:有针对性地应对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7.
傅梦孜 《人民论坛》2012,(19):48-49
与美国军事、政治、外交重返相比,在各方均在深化与亚太经贸关系的同时,美国的经济配套布局可能变得越来越紧迫,越来越具有战略性  相似文献   

18.
胡素萍 《新东方》2010,(5):5-10
2009年3月8日,南海海域发生中美船舰对峙事件,这是继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后发生的又一严重事件。3月10日,菲律宾总统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一时间南海波涛再起、暗流汹涌。7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泰国代表美国政府签署文件,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表示“美国重返东南亚”,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学者认为美国“重返”①亚太的动因主要有促进美国经济复苏、遏制中国、保持经济领导地位、平衡亚太力量对比、履行对盟友责任、在亚太保持主导地位等方面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为维护既得利益与旧的世界秩序,而对新兴国家进行的围堵.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重返”亚太触犯了俄罗斯利益,对俄美关系、中美关系都有损害,加深俄美、俄中之间的“战略互疑”,使亚太局势更加复杂和不稳定.为应对美国攻势,俄罗斯积极调整亚太战略与政策,加强与中国等亚太新兴国家的战略协作,以合作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对南海断续线(或称u形线)的法律地位基本是认同的,即认为是中国南海的"疆域线",或称"岛屿归属线",它表明线内的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皆属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此外,海峡两岸在维护南海主权方面也表现出默契,两岸学者曾多次在有关南海问题的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过相互合作的愿望.近来海峡两岸已从昔日的对立状态逐渐开始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