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康拜英 《新东方》2012,(5):16-21
南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又以油气资源为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周边各国加紧了对南海油气资源的掠夺。目前,中国在南海油气资源开发领域相对落后,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级战略规划以来,将海南建设成为南海资源综合开发与服务基地就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海南省无法有效地参与南海油气资源开发。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中国参与南海搜救区域合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符合南海周边各国和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近年来中国对参与南海搜救区域合作问题高度重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海上搜救区域合作活动。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国参与南海搜救区域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应在总结已往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南海搜救区域合作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搜救效率和成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3.
刘石燕  康霖 《新东方》2016,(4):29-3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和南海战略稳步推进,相关国家忧其利益受损,极力介入南海事务,企图搅乱地区局势,致使我海洋资源受掠、南海主权受侵、国家安全屏障受险。如何破解南海问题争端,有效掌控南海局势,是当前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朱锋  常娜 《探索与争鸣》2020,(7):118-125+159-161
随着美国对华政策从"接触战略"转型为全力打压"近似同等实力大国"崛起进程的"竞争战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深度军事介入与对华军事威慑将不断升级。南海问题已经难以避免地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重点之一。中美两国的南海博弈不仅涉及军事、外交、政治和经济,更涉及话语权竞争。加强中国的南海话语权建设日益成为南海维权与维稳行动的重要环节。话语权的核心要素是政策宣示和主张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强有力的话语权建设是中国南海政策的国际影响力、说服力和感召力的必要来源,也是中美战略竞争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建设"。中国在南海主权声索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法律依据。升级中国的南海话语权建设,更需要直面中国南海战略态势的历史性变化,立足于保障中国南海维权维稳行动与保持中国大国崛起的可持续战略目标之间更加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中国的南海主张赢得更多的国际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近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除了菲律宾与越南表现得越来越强硬外,美国等区域外大国亦不断介入,致使南海问题的发展态势很不乐观,南海问题长期化、复杂化的趋势已成定局。面对这种局势,中国应该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合法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6.
论两岸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合作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南海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议题.两岸是否需要和能否在当前激烈的南海争端中进行战略合作,需要进行全面的考察.马英九执政以来,台湾当局的南海政策重新回到了1994年的政策轨道,重申"中华民国"拥有南海主权,并有意推动两岸合作开发南海资源.但是,两岸的"南海合作"不得不面对内外因素的制约.两岸之间能否搁置争议、构筑互信和建立必要的沟通平台是必须考虑的内部制约因素,而制约两岸合作的外部因素则主要是美国的阻挠和南海周边国家的分化.总体看来,两岸在南海问题上谋求合作,符合两岸的根本利益,既有利于维持中国的海洋权益,也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分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海洋在国家政治博弈、经济发展和军事斗争中占据突出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对海洋的依赖性日渐加深,而海洋问题日渐复杂化和尖锐化,中国的重大利益和重大关切已经转向海洋。中国急迫需要一整套海洋战略策略、政策法律和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9.
南海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的舞台,是世界格局中增强大国地位与政治、外交发言权的重要领域。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抢夺海洋科技“制高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国际海洋权益斗争,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面积。南海是一个半闭海,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是我国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是繁忙的海上通道,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开放与开发攸关我国崛起为海洋强国,也决定着海南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国际旅游岛的成败。鉴此,《新东方》从本期开设《南海瞭望》栏目,希望国内外海洋专家学者关注南海、研究南海,共同将《南海瞭望》打造成为南海学术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王静  王雄 《新东方》2009,(11):F0003-F0003
“南海航道更路经”,是南海航行的知识,是海南渔民千百年来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对南海断续线(或称u形线)的法律地位基本是认同的,即认为是中国南海的"疆域线",或称"岛屿归属线",它表明线内的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皆属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此外,海峡两岸在维护南海主权方面也表现出默契,两岸学者曾多次在有关南海问题的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过相互合作的愿望.近来海峡两岸已从昔日的对立状态逐渐开始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税收区域转移是税收与税源的背离,即出现税收征收地与税源地不一致的问题,此问题在南海油气资源开发中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南省的税收收入,对海南省经济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为进一步发挥税收的特有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应积极探索建立南海油气资源税收创新制度,坚持税收与税源一致性的原则,完善自贸港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杨光海 《新东方》2012,(6):10-16
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政策的最高指南,南海问题的处理也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指导.南海问题涉及的我国国家利益完整地看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即领土主权、资源开发、睦邻关系和战略安全.由于这四方面利益都很重要,而且前两方面利益与后两方面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因此必须把寻求利益平衡作为我国南海政策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为重返亚洲,宣布了“新军事战略”;为应对中国军事发展产生的影响,又打造出“空海一体战”的对华战略。且为确保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亦加强与盟国之间的军事合作。自美国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后,日本、印度等区域外大国也随之介入,使南海问题更趋复杂化,加之美菲军演正朝着着眼于中国的多边合作框架转变,故南海领土争议有可能升级为更严重的对抗。  相似文献   

15.
童伟华 《新东方》2012,(3):14-17
主张和维护南海主权,除了以历史依据维权外,必须同时加强对南海的有效治理。应设置地方政府强化主权,即在南海岛礁设置县乡两级政府和村委会,加强对南海的实际控制。要重视对南海特别是西沙的经济开发,以经济开发凸显主权,推动南海地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同时应以严格执法和司法维护主权,以军事存在保障主权。  相似文献   

16.
杨光海 《新东方》2013,(4):17-22
南海问题主要涉及我国四个方面的利益,保持这些利益之间的兼顾与平衡是我国南海政策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拟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一是摆正利益关系,确保和平发展大局;二是控制争端升级,避免紧张局势再起;三是明确主权及管辖权范围,消除误解和疑虑;四是以加快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谋求资源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回顾冷战时期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并对冷战结束之初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考虑与立场转变,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海问题激化时美国对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政策、行为进行分析、阐述,可以对今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介入及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助于理解并预测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战略意图与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8.
股份合作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种现实选择 ,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产权界定不清、股权设置平衡、经营权受掣肘、封闭运行等问题 ,应该建立股权的可流转化机制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 ,提高股份合作制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9.
王连伟 《台声》2011,(9):70-71
8月初,第一份由海峡两岸南海问题专家合作撰写的《2010年度南海地区形势评估报告》出炉。据介绍,这份由中国南海研究院和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共同策划、组织、编撰的《报告》共分7章,每章分别由两岸各一位学者共同撰写,并经两岸南海问题专家集体讨论定稿。首份南海形势评估报告的出版,表达了两岸学者在南海问题上的共识和合作意愿。  相似文献   

20.
海鸥飞翔,海浪声声,这就是美丽的南中国海,它护卫着中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柔软腹部;它扼守着中国通往马六甲海峡的战略要道,吞吐着中国的石油和商贸产品;它蕴含着“黑色黄金”,怀抱着号称“第二个波斯湾”的石油和天然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