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宇 《前沿》2012,(7):8-10
在传媒对理论传播的影响日益加大的前提下,媒体时代理论传播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理论需求满足的个体性、理论传播覆盖的全时空性、理论传播界面的可互动性三个方面,理论品牌的概念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经济学品牌理论的借鉴和思考,借鉴品牌战略开发的规律,加强媒体时代的理论品牌建设应该树立三个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品牌意识、科学传播意识、理论传播的成本和效益意识。  相似文献   

2.
张明海 《求索》2013,(3):267-268,26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时代课题,新闻传媒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和舆论阵地,应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肩负重要责任。一是要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二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信息传播权威地位;三是要创新传播理念,丰富信息载体,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和斗争性,大众传媒天然地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物质载体。在意识形态斗争发展实践与媒介深度联姻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经典传播学理论能够阐释媒介在迭代更新中不断演进其功能属性:从工具到阵地、从客体到本体、从环境到生存。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我国主流媒体应充分把握意识形态的传媒属性,旗帜鲜明地抢占网络意识形态主战场。  相似文献   

4.
于淼 《青年论坛》2007,(3):76-77
手机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正确认识手机媒体的传播特征以及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影响,主动占领这一信息传播和理论宣传的阵地,运用手机这一现代传媒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走上健康的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5.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效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效果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向传播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传播者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公正性和公信力,能够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平等真诚地进行对话和交流;二是把内在需要和外部动力结合起来调动接受对象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三是利用人际传播、大众传媒、网络平台等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四是创设接受环境,扩大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6.
传播是民俗的重要运动方式、特征和存在方式,没有传播,民俗的生命力会大大减弱。在媒介化社会中民俗传承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传媒为民俗传承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手段,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融合和演化,传媒本身也造就了新民俗。现代传媒自身的局限性及媒介商业化等趋势也给民俗传承带来了负面影响。民俗与传播的沟通是减少民俗传承负面影响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龙国存 《人民论坛》2014,(11):188-19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给广大民众,为广大民众所认知、接受并指导其实践的过程.文章从传播机制角度讨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从传播者、受众、传播讯息和媒介等要素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云 《前沿》2014,(15):59-61
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理论创新成果传播普及少数民族大众的活动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普及需要一定的介体来实现,少数民族意见领袖无疑担当着这个介体的角色,发挥着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普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祝平 《求索》2014,(7):4-7
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的探讨不能离开“话语权”概念。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被削弱的挑战,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要;面临外来意识形态的冲击;我国传统文化未能实现现代转换等。重建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着力为政治稳定提供合法性论证,坚持与时俱进和中国特包。我们应该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建设更具包容性和亲和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给广大民众,为广大民众所认知、接受并指导其实践的过程。文章从传播机制角度讨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从传播者、受众、传播讯息和媒介等要素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马克思主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理论自觉促进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提升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检验,为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程度所衡量。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10)
大革命早期国共合作在广西的实现为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后期"新桂系"残酷地实施"清党"和"清乡"活动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广西传播的途径包括举办农民和工人运动讲习所,通过进步书刊、演讲比赛、广西省立宣传员养成所、学校传播等。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理论、青年运动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进一步传播,为广西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与理论支持,也推动了广西革命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出现。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传媒载体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诞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的基本形态也由此演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印刷传媒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现代电子传媒载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媒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拓展,日益促成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十大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振峰  杨茜 《前沿》2009,(5):35-3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实现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改变了中国现代史当代史,决定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结并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喻跃龙  石小娇 《求索》2013,(6):225-227,177
尽管传统媒体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核心和主流.但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基本方式和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催生了大量的新兴媒体,引发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大变革。主要表现为: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从“理论权威”到“意见领袖”、从“话语权垄断”到“话语对接”、从“理论灌输”到“网络营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观、大众媒介观和政治传播观蕴含了丰富的传播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中的重要范畴。在网络时代,这些观点不仅没有过时,反而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的传播提供了哲学依据、理论借鉴和传播策略。因此,在网络时代,用马克思主义传播观来指导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的传播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为中国妇女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使妇女解放面临许多新问题,产生了许多新矛盾,加之西方女性主义的传播和研究,激发了国内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争论;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向人民群众传播和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前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主要问题是其路径尚未系统建构,渠道尚未畅通。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概念、性质、功能、载体及实现途径,对于我们寻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给予了重要启示:一是以隐性教育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二是通过创建传播和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仪式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是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渠道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当代传媒的发展,直接促使和推动了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以往"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使少数民族音乐逐渐在向社会化、大众化的现代传播模式转化.然而.当代传媒在传播的空间、时间、速度上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变革,也为其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发展带来新的思考和提供了一系列新的课题.本文分三部分:一、口传模式、二、当代遇境、三、整合发展,分别论述了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模式的形式、特征;以及在当代的遇境,并提出重新解构的发展看法.传播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弘扬.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不仅需要国家文化政策、法规的倾斜,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及观念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在传播方式上要善于利用现代传媒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传播,才能给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张梦珂 《传承》2014,(4):96-97
在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面临机遇也迎来挑战。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需要构建科学的传播管理机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培育综合型理论传播人才,同时大众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要善用议程设置理论和"培养"理论,才能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