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海德格尔思想主题的存在贯穿于其艺术之思,并因此使得海德格尔的艺术思想既联系又区分于传统艺术观念。告别形而上学是海德格尔艺术之思的基本出发点,而语词的区分则成为海德格尔告别形而上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杜心源 《求索》2007,(5):185-187
海德格尔从对艺术作品的独特的现象学分析入手,展开其对艺术作品的思考。从器具入手分析长期被忽略的作品的“物性”,提出要摒弃传统哲学对物的形而上学解释,从而以超越主客体二分的体验状态达到对事物的直接把握;同时以器具的统一性为基础,分析艺术作品的本质在于揭示出“存在论-生存论”意义上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张福海 《求索》2012,(1):116-118
本源之思说的是对本源的思考,诗性突围说的是海德格尔用境域生成性的思维来思考本源问题。海德格尔改变了表象性思维的固化模式,而转变为一种非对象化的诗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境域生成性。思与境偕,思归属于境域。而最本源的境域之生成乃是是天地人神源初的相互归属性(化),是作为之间的命运。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的研究将最终通往对命运之诗的思考。命运之诗说的是命运本源的诗性生成,也就是说本源的发生是命运性的,而此一命运性的发生也就是诗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陈金平  牛洪亮 《传承》2011,(28):60-61,77
世界和大地是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起源》一文的核心概念。建立世界和制造大地是作品的两个特征。由于建立一个世界,使存在者的存在敞开展现,在这种敞开的澄明中,一切存在者是其所是,同时作品又制造大地,虽然它是锁闭、遮盖的,但却并非单一、僵固的遮盖,它自身自行展开为质朴方式、形态的无限丰富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与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生存建构的阐释不同,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更注重对遮蔽的探索,指出真理与非真理的相同本质,遮蔽着的神秘(Geheimnis)之处更具有本源性。死亡和作为此在生存背景的“无”是切近神秘本源的关键要素。然而,死亡与无已受到现代科技集—置的威胁。在古典形而上学崩塌和虚无主义时代背景下,危机之下的转机也正是源出于遮蔽着的神秘之处,这一神秘之处的本质乃是自由。建基于自由之下的人的使命赋予其生存论上的尊严。  相似文献   

6.
真理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以往真理问题被定位于认识论范围,"符合"是真理的本质。而海德格尔前后期对真理有不同的理解,由前期此在的真理到后期存在的真理,由解蔽到无蔽。海德格尔为真理奠定了一个存在论基础,并将真理转向了语言和艺术,由此体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诸多超越。海德格尔的真理观不仅实现了对传统真理观的转向和超越,同时也对整个西方哲学的转向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把"商品之谜"的"崭露"与"破解"作为贯穿《资本论》的一条理论线索,不仅为我们"窥探"资本主义社会受抽象统治的人的生存状况提供了一个"视角",而且为人们摆脱这种"奴役"状态提出了一条可能性路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商品之谜"的"崭露"形式"拜物教"入手揭示了物与物的关系中所掩藏的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其二,勾画出以商品价值为基础的"商品——货币——资本"的拜物教理论的内在逻辑,并分析这种"剥削"何以可能;其三,从破解"商品之谜"的"钥匙"社会关系入手,指出只有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革才能摆脱这种"剥削"关系,从而为人的自由解放开辟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8.
王西华 《新东方》2013,(2):20-24
海德格尔对工业革命的后果与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生命的摧残进行哲学总结,考察了欧洲哲学史上自古希腊以来的真理观,借鉴了老子《道德经》的辩证法,把真理论从传统的认识论意义上的符合论转向生存论意义上自由的绽出与意义的澄明,又从对此在个体生存真理的解蔽转向对世界整体多元存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真理的绽出,实现了哲学史上真理观的哥白尼革命和后现代转向,克服了传统真理论主客对立的形而上学,体现了真理的生存论实践意义和辩证发展的过程性。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在论及"哲学的终结"时,表达了他对马克思的看法和态度。他根据形而上学的历史来解读马克思,将马克思哲学视为对形而上学的颠倒。这种判定集中指向马克思与黑格尔观念论的关系以及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解。基于海德格尔的责难,尝试从马克思本人的语境出发,澄清马克思思想中"消灭哲学"、"颠倒"黑格尔、回到"现实的人"的真实涵义与意义,以此来回应和反驳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白雪 《理论月刊》2007,(9):53-55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出并确立了艺术真理的问题.艺术真理存在于前科学的意义世界中,与人的存在同时发生,是对科学意识、科学真理的最严重挑战.艺术真理最终将人的存在推进到语言理解的意义世界,人类正是由此走向真正的和谐与幸福.  相似文献   

11.
马立新 《青年论坛》2011,(2):112-116
从全局上审视所有世间存在的艺术品——艺术家或非艺术家创造的用于审美需要的物质文化实体产品,会发现人们对艺术品的解读只有两种方式——有些艺术品以运动的形式被解读,另一些艺术品则以静态的形式被解读;或者说,前一种艺术品具有固定的先后解读秩序,必须严格按照时间序列遵从艺术品的先后构成秩序方可被解读,这些艺术品有文学、电影、电视、戏剧、音乐、舞蹈等;而后一种艺术品则以纯粹的静态形式被直观,这些艺术品有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依据艺术品的构成秩序和解读秩序而将艺术品划分为动、静两大类,标准清晰,容易被一般艺术接受者所掌握,同时这一标准也比较能够揭示各种艺术品的本体特征,涵盖力和统摄性强,所以我们倾向于按照这一分类标准构建新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12.
张一兵 《思想战线》2012,38(5):48-53
青年海德格尔认为,在动荡不居的生活中,我们其实是在追逐财富和新奇之物中失去自己,因为我们所欲求的生活的物性之有的本质其实为无。生命本身的毁灭不再是抽象性的关涉,而在操持性的时间——适时性和操持性的空间——虚无之中。被加重了的关涉更深地陷入物欲之操持,诱惑、异化和生存自身的连根拔除,构成了实际性生活的真相。  相似文献   

13.
白雪 《理论月刊》2007,(9):53-55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出并确立了艺术真理的问题。艺术真理存在于前科学的意义世界中,与人的存在同时发生,是对科学意识、科学真理的最严重挑战。艺术真理最终将人的存在推进到语言理解的意义世界,人类正是由此走向真正的和谐与幸福。  相似文献   

14.
《花花传奇》向读者揭示了传统思维模式导向下的动物被异化与人的异化的社会状况。一方面,人道主义所奉行的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导致人与事物主客分离;另一方面,由于对物促逼必将使人置于一种广义上的劳动状态当中,因此现代人遭遇了与物相同的命运——异化为一种人力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人也成为劳动生产的对象,失去了本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历史之谜"的探究和解读,终于找到了揭开"历史之谜"的钥匙,这就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进行的探索和论证,无论在科学共产主义和人类历史上,还是对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可玉 《新东方》2008,(12):30-33
当弥达斯国王最终寻到了酒神的伴护——聪明的西勒若斯,并逼问他对人类来说什么是最好最妙的东西时,西勒若斯起先木然呆立,一声不吭,最后才发出刺耳的笑声,说道:“可怜的浮生啊,无常与苦难之子,你为什么逼我说出你最好不要听到的话呢?那最好的东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为虚无。不过对你还有次好的东西——立刻就死。”  相似文献   

17.
审美经验在艺术教育与批评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艺术教育与批评普遍存在审美经验维度缺失的情况,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与批评强调审美感悟和体验的诗意化传达传统,推进中国特色的艺术审美经验教育与批评:在具体的批评过程中,既从特定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艺术文本进行分析、阐释和评价,又要努力传达源自文本鲜活的美感体验和审美肌质,实现艺术教育与批评的体验性、审美性和思辨性、学术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张洁夫 《人民论坛》2010,(9):246-247
在人们的艺术审美中,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常常相携展现产生互动效应,赋予艺术视觉与听觉双重盛宴双重审美。音乐剧的代表性巨作《猫》,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给观众强烈的视听冲击力,体现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互动的效应和特点,为其两者的结合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任恒磊 《传承》2009,(24):42-4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历史之谜"的探究和解读,终于找到了揭开"历史之谜"的钥匙,这就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进行的探索和论证,无论在科学共产主义和人类历史上,还是对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死亡”是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在其早年作品《存在与时间》中,他将死亡界说为一种“我的死”。“我的死”并非海德格尔的文学性发挥,而是奠基于坚固的逻辑性基石。本文在深耕《存在与时间》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四个环节的展开,还原呈现了海德格尔对“我的死”的逻辑建构。第一,对“死亡”进行语言学澄清,以将死亡从日常性中抽离出来;第二,论证“死亡”的必然性,从而突出了死亡问题的紧迫性与不可逃避性;第三,论证“死亡”的“向来我属性”(Jemeinlichkeit),从而标画出死亡的主体性;第四,指明死亡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从而揭示出死亡的生存论内蕴。至此,“我的死”最终呈现为:此在(Dasein)唯有在本己的死亡可能性中“先行(vorlaufen)到死”,才能本真的开展自己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